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939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创新设计》鲁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人为,非工程,考点一 洪涝的成因,核 心 知 识 再 现,1.自然灾害概况 (1)概念:在_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界,干旱,滑坡,洪水,2.洪水和洪灾 (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_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溢流,房屋,农田,瘟疫和传染病,交通,商业,3.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气象因素:_、大量冰雪_。,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_,植被覆盖率越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_越大,河道排

2、水的速度越大。,强降雨,快速融化,堵塞河道,堤坝,高,低,纵向坡度,(2)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_、河床坡度_。 _: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_的速度。,加快,升高,减小,围湖造田,河道排水,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5全国文综,43)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自然灾害多发区成因的分

3、析思路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水旱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2016新课标全国,43,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10分),解析 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

4、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考向二 地质灾害的危害及成因 2.(2016新课标全国,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解析 古乡沟上游地区沟谷

5、堆积物数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该地冰川量大,夏季消融,同时夏季降水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高了动力条件。中游地区狭窄的河谷,坡度大,更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3.(2014新课标,4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

6、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6月份最多。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6月份最多,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地质灾害较少,而8月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台风,所以8月较7月多。 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1.工程措施 (1)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_,防止洪水漫溢。 (3)_,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_,开挖_,降低

7、洪水水位。,考点二 洪涝的防御措施 核 心 知 识 再 现,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分洪区,分洪道,2.非工程措施,防灾减灾,滥砍乱伐,土地,水利建设,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3新课标,4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解析 洪灾的成因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系特征、居民点位置等方面分析。针对该区域出现洪涝的原因,措施应从居民点转移和修建水库、大坝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

8、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洪涝灾害的防治 1.(2016新课标全国,43,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10分),解析 主要从工程措施

9、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预报、管理、保险、宣传教育等。 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2014福建文综,40B,15分)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

10、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第(1)题,当鄱阳湖的水位低于与之相连的长江水位时,长江水倒灌进入鄱阳湖,鄱阳湖的水难以流入长江,因此滨湖地区会积水成涝,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时间为69月。其原因包括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此季节降水多,河水水位高于湖水水位等。第(2)题,防治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退田还湖、调整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灾害的预报等)。,答案 (1)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

11、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考向二 风暴潮的成因及防御 3.(2015福建文综,40B,15分)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 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时间主要是7、8、9、10月,属于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此外风暴潮的形成还与河流流量的大小、天文大潮的叠加有关。第(2)题,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可以从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