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487732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医院感染防控问题2(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护理活动中应关注的 医院感染防控问题,续桂俊 车莉萍,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目 录,01,02,03,无菌技术操作,职业防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特殊患者的隔离,04,医疗废物管理,05,标本的运送,06,一、无菌技术操作与 无菌物品管理,1、目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用治疗巾,或治疗巾、止血带做不到一人一用一更换,操作前后不进行手卫生,操作时不戴口罩或帽子,无菌物品打开方式不正确,消毒剂不标注开启日期和时间

2、,使用过程中不盖盖,不能合理使用治疗盘、铺治疗巾,不能严格区分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如换药包、注射器等,无菌技术操作,强调文本内容,治疗台随意放置的注射器,治疗盘物品,输液时不使用治疗巾,无菌物品打开 方式错误,消毒剂盖盖 不严密,无菌物品暴露于患者周围环境中,治疗室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物品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别放置, 私人物品不得进入室内。,灭菌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必须放入无菌物品存储柜中,并定期检查灭菌日期及有效期,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不得超过产品包装的有效期。,2、灭菌物品的存放要求,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 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 进入病室的换药车应配

3、有手消毒剂, 每接触一名患者都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治疗车清洁区,3、治疗车,4、手术器械锈迹斑斑,5、无菌物品管理,.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两次,容器每周灭菌两次。 .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干燥保存,每4小时更换持物钳和容器。 抽出的注射药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过期物品应重新消毒灭菌。 .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内。,二、物品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根据现在对医院消毒、灭菌的新要求、

4、措施。医院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1、新的相关消毒技术规范,一、概念 1.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2.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4.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微量泵、透析仪等。此类物品需达到灭菌水平。 5.中度危险性物品

5、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此类物品需达到消毒水平。 6.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二、灭菌水平,1.灭菌水平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

6、方法。 2.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3.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

7、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2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

8、(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e)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b) 不耐热、

9、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c)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四、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一)、紫外线辐照度值的测定 1 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特殊紫外线灯在推荐使用的距离下测定,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的幅照度值。 2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

10、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3、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 新进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90uW/cm;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70uW/cm,照射强度应每半年监测一次。,(二)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1、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 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 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

11、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见下页)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平皿暴露规定时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为类空气,培养平皿放置15分钟。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为类空气,培养平皿放置5分钟。,2、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物表清洁与消毒 空气消毒 手卫生,3、各类用品表面消毒,1.病房内桌子、椅子、床

12、头柜用清洁的湿抹布檫拭。 2.当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3.各诊室诊疗桌、诊疗椅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4.接触病人皮肤的布类、诊疗巾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4、污染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1、患者周围被频繁污染的物表: 非关键物品:床栏 床上用品 床边桌 病房家具 地板 血压计 护士呼叫按钮 尿液收集袋 当有明显污染时需要进行消毒;被隔离的患者使用专用设备,该设备使用后应消毒 清洁和消毒“高接触物表”的频率应明显高于患者较少接触的表面 2、清洁工作不尽如人意: 患者周围的物表日

13、常清洁质量不令人满意 患者出院后病房的终末清洁不彻底。,3、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疾病,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病原体可以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或手套. 污染的医疗设备可以将病原体直接传播给其他患者. 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含氯消毒剂。,6、规范物表清洁消毒技术,清洁实行“清洁单元操作”一个患者与周围物表视为一个“单元 以经纬线形式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7、一般诊疗用品消毒要求,接触病人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听诊器若有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

14、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腋下体温表用后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使用含有效氯500mg/L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8、抹布、拖把的消毒,1.抹布: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用后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2.墩布: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走廊地面用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走廊地面有血迹、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500mg/L含氯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min后,用拖帕拖干净,拖帕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9、常见的错误,漂浮的氧气湿化瓶,

15、10、空气清洁与消毒,通风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动态空气消毒机的使用与维护 紫外线空气消毒,11、医院各类环境空气净化管理 制度,一、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自然通风为主。 二、因客观因素,自然通风不良者,应安装通风换气装置,定时换气进行强行通风,保证气流的方向,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三、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环境,应保障有效的通风换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室内空气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两次,每

16、次30分钟或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病房必要时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四、为保持门诊诊室空气清新,除保证有效通风换气外,应保证一医一患,定时对诊室地面湿式清洁和各物体表面清洁或消毒。,12、环境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各类环境按有关规定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类环境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14、,15、 手卫生 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WHO关于手卫生的六个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 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 疗器械)后,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