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3229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4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检测试卷(六)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试卷(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江苏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答案D解析据材料“1932年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

2、策加剧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D项正确。2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分期付款与银行信贷无度股票投机活动猖獗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A BC D答案B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前产销矛盾加剧主要是由于贫富分化严重造成市场狭小,另外,股票投机、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使企业的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这样形成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扩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故正确;是经济危机的后果。3观察下图,图中的场景发生在()1929年10月股票交易所前焦急的人们A美国纽约 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 D德国柏林答案A解析1929年的经济

3、危机首先从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市场爆发。4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说明世界已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A、C两项与“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

4、界”无关,排除;B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5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解析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不断下降,劳资矛盾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只

5、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6(2018江苏扬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题)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一书中说道:“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B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C减耕减产,降低产品价格D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答案A解析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下的社会现状,而经济危机就是产品的相对过剩,物价下跌,所以为了应对危机,政府毁掉牲畜和庄稼,目的就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故A项正确;经济

6、危机期间,刺激出口容易引发贸易战,加剧危机,故B项错误;危机时产品价格已经很低,减耕减产是为了提高价格,故C项错误;销毁农产品并不是为了投机,故D项错误。7(2017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抽测)张定河在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中说:“在这一时期,联邦政府的权力全面扩大,而州政府的权力日渐式微,不得不仰联邦之鼻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联邦政府利用宪法赋予的商业管理权,全面干预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各种关系。”材料中“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指()A美国独立初期 B罗斯福新政时期C里根执政时期 D“新经济”时期答案B解析美国独立初期政府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

7、预,故B项正确;里根执政时期将部分联邦政府的权力下放至各州,故C项错误;“新经济”时期联邦政府的权力没有大的变化,故D项错误。8(2017江苏泰州高一期末)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各国都采取了一些体现经济民族主义的措施。罗斯福新政中最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扭转危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国家采用的对外贸易保护主义,结合史实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的美元贬值具有此项特征,答案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9(2018浙江高考)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

8、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10(2018江苏泰州姜堰区学业水平期末考试)“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

9、市场经济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发展知识经济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答案B解析依据题目设问的时间限制20世纪30年代和空间限制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正确答案为B项。11(2018江苏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致力于实现“这项任务”的新政措施是()A保护劳工权利,缓和阶级矛盾B防止盲目竞争,恢复工业生产C实行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D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答

10、案C解析“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故C项正确。12(2018江苏南通一模)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救济金C全面推行以工代赈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答案C解析“以工代赈”是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与材料中“实施联邦艺术计划”

11、“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相符,故C项正确。131935年初,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新政,要以“社会正义为目标按照美国传统和宪法精神实行变革”。为此,政府()A加强对银行的监管B实施对工业的指导C开始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答案D解析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实现社会正义,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的内容,故D项正确。1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

12、有制变革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答案D解析经济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与材料中“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相符,故D项正确。15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

13、16(2018江苏南京三模)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1971年”相符,故B项正确。17(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

14、持续贬值。下图是1960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B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C“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D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答案D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与“60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非较高,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而非80年代,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18(2017江苏盐城期末)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答案B解析材料中福利支出的增长幅度达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