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3212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1.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3.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4)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发源地及中心:美国和德国。3主要发明(1)电气技术: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

2、等。(2)内燃机应用: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石油化工: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4)电信技术: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4影响(1)生产力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械化、自动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减少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进大工业发展的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易混易错第一次工业革

3、命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实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思维点拨(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条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概况:到19世纪末,德、美、

4、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1)提出“门罗主义”,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成立了“泛美同盟”。(2)19世纪90年代,提出“海权论”;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3)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4影响(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正式形成。(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加深了各地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

5、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2)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3)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3影响(1)积极影响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地区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2)消极影响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

6、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易混易错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3)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知识点拨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开始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联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7、和影响1特点史料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思考依据史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提示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影响史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于廑、齐世荣世

8、界史近代史编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提示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9、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史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史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

10、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

11、(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区别类别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垄断组织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

12、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

13、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1(201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电气时代”有很多原因,但是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蒸汽动力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长距离输变电技术将发电厂和各地的工厂与家庭连接起来D电力交通、电讯技术、电影电视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的联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14、现象是在1831年,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正确答案为B项。2(2017江苏宿迁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A工场手工业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C解析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科学还处于刚刚显现的程度,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诸多的发明都是来自于熟练技工的技术和经验,科学虽然已经诞生,但二者尚未实现结合,故B项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空前的进步与成就,故C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15、,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但这并不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期,故D项错误。3(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 B飞机C汽车 D蒸汽机车答案B解析材料中“一只只银燕”“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说明该交通工具是空中交通工具而且速度极快,由此可以判断是飞机,故B项正确。4(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 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