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3029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2018届高考化学新人教版二轮复习教案:离子反应 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反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在教材中的地位离子反应是落实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即“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一个内容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它紧随在“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之后,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是人们认识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奠定了基础,同时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和热点内容。2、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二

2、、过程与方法:(1)先通过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入手,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再由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老师引导再次规范书写步骤,以酸碱中和反应练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最后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难点: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4、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3、(2)实验药品:Na2SO4溶液、K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Na2CO3溶液、酚酞、CuSO4溶液。(3)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上。(4)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做实验,全班按座位分为9个小组。二、学情分析学生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复分解反应、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等知识储备学生能力状况:通过初中实验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得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应用知识、迁移知识、挖掘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学生心理状况:困惑的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对方

4、程式掌握不够牢固,教材不涉及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对于哪些物质可以拆、哪些物质不可以拆,单纯的依靠“易溶的”、“易电离的”去统领,学生理解不透彻,因此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以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归纳研究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以“提出猜想实验探究 实验验证 讨论得出结论”为主线。学法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验、团结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具体安排:将全班同学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6人,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别搭在各小组中起到带头作用。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做好准备【

5、复习导入】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学生先独立思考、翻书、讨论,把答案写下来,小组内相互批阅、指出不足)H2SO4、NaOH、Na2CO3、Na2SO4、BaCl2、Ca(OH)2(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投影】(二)实验探究、掌握新知【实验探究1】将2ml的Na2SO4溶液分别加入2ml的稀KCl溶液和2ml的BaCl2溶液中,观察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哪些离子参与反应?(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课件展示)【投影】通过实验思考1、什么是离子反应?2、实验(2)中的Ba2+和SO42-为何减少了?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结束

6、后课件展示)【投影】【实验探究2】1、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3、向盛有2mLNa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1- 2mL稀盐酸。(阅读课本P33页实验2-3,先小组实验,依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自由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不得重复)(课件展示)【投影】通过实验思考: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4、离子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实验,归纳出相应结论,自由发言,其它小组补充,不得重复)(学生自由发言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思考:实验Na2SO4溶

7、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Ba2+SO42-=BaSO4是如何书写出来的?要求:阅读课本P32页内容,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然后自由口头发言,其它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投影并讲解】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归纳发言后展示课件、全班齐读)【投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三)学以致用、能力提升要求:先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本组形成统一结论,派代表上台展示,其它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不要重复。(6分钟)【课堂训练】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实验室制备CO2(2)Fe与稀HCl反应制H2【

8、检测】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2)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反应(先独立思考,按照书写四大步骤,解答完后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形成统一结论,上台投影展示,其它同学补充、纠错)(学生展示成果结束后课件展示)【投影】【成果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要求:先独自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将其要点写下来,进行小组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展示,阐述所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进行补充(课件展示小结)五、效果预测通过这样教学过程的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上进行分散,能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

9、的能力,又突显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六、板书设计(一)、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4、离子反应的特点:使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减少。(二)、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书写步骤(1)“写”:必须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Na2SO4+ BaCl2=BaSO4+2NaCl(2)“拆”:把在水溶液中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2Na+ SO42-+ Ba2+ 2Cl-= BaSO4+ 2Na+ 2Cl-沉

10、淀、气体、水、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等不能拆;(3)“删”: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2Na+SO42-+Ba2+2Cl-= BaSO4+2Na+2Cl-(4)“查”:检查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Ba2+SO42-= BaSO4七、课后作业布置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HCl和NaOH溶液反应(2)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3)Fe和CuSO4溶液反应2、判断下列离子反应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的,指出其错因。(1)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2)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 + H2O(3)Fe+Fe3+=

11、2Fe2+(4)NaHCO3和HCl反应:2H+CO32-=CO2+H2O教学反思1.学生对电解质、非电解质辨别和其导电性的辨别不够准确,在新课引入时,从复习物质分类法引入,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的认识,为学习电解质概念铺垫。在教学中,感觉这样教学能使知识前后衔接,取得较好效果。物质导电性的判断仍然是学生的弱点,关键是学生对导电的条件尚属机械记忆阶段,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还需一个过程。2.学生对难溶的电解质理解有困难,这不要是学生对电离的条件理解不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制作熔融条件下电离的课件,以加深学生的认识。3、问题设置欠佳。课堂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一问一答式显得问题的设置毫无意义;同时一节课问题不宜过多,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能对整节课的掌握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改进,使自己能尽快的成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而且更主要的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