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225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综合提升练(二)分诗体综合训练一、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怜愚诗明宋应星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1)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七言_,“自小刺头深草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答案绝句拟人解析古代诗歌按体裁分主要有诗、词、曲,诗按音律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而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四句)和律诗(八句及八句以上)。了解了这些常识,第一个空就很容易填出。“自小刺头深草里”中,从“自小”和“刺头”可以看出使用了拟人手法。(2)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答:_答案第一首诗托物讽喻,借物

2、写人。诗人通过塑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小松,来寄托他对自身命运的惋叹。那些不识小松凌云之材的人不正是现今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吗?第二首诗通过刻画一个消极伤感的“愚人”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抑郁不得志。嘲笑愚人其实是诗人自嘲。一个“怜”字却将自嘲引向对时代的批判。两首诗同为抒发不得志的伤感,但是杜诗积极,宋诗稍显消极。2(2013岳阳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沪渎感事诗清狄葆贤江干何处立斜晖,碧草清阴与梦违。燕子不知巡警例注,随风犹得自由飞。注巡警例:当时上海外国租界的巡警规定不准中国人出入租界。(1)从体裁来看,这首诗属于_。答案七绝(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答:_答案这首诗主要运

3、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诗的前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夕阳西斜,诗人独立江边,江畔绿草如茵,树木投下一片阴凉。“何处”二字,从侧面展现了诗人眼前景物的变化及与往日的对比;而“与梦违”三字,则进一步显露出诗人因国土沦为租界而不得自由的苦闷。后两句,以燕子随风飞舞的自由反衬生活在上海的中国人的不自由,以此来表达诗人胸中的愤懑。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昼眠呈梦锡孔平仲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1)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_诗。答案即事感怀(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4、。答:_答案诗人采用对比和反衬手法来营造惆怅的意境。将“昼眠”前的“春意正浓”与后来的“风吹孤梦乱如云”对比,反衬现实“落花时节”的失意与惆怅;特别是诗歌结句以景结情,以外物的自在状态反衬诗人内心的这种由美好而至惆怅的落差与失意之感。鉴赏该诗首联紧承标题,写“昼眠”的原因(“百忙之际一闲身”)和“昼眠”可能在友人心中产生的影响(“诧君”)。颔联中,一个“入”字,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春”写得真切可感,春意沁人肺腑,表现出在暖春中“昼眠”的美好感受。“风吹孤梦乱如云”,美好的梦境被“风”吹散,以至于自己的心情“乱如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颈联交代了原因。从前在集贤院学习,诗人那样勤勉读书

5、,而今读书有何用呢?梦境远离现实甚而与现实冲突,导致诗人“昼眠”心情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通过结句看出,外物的自在状态不正反衬着诗人内心的这种由美好而至惆怅的落差与失意之感吗?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_答案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对故园菊花,诗人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

6、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词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二、词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秦观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1)从抒情方式来看,这首词采用了_的方式。答案间接抒情(2)有人说,这首词的末尾两句“无理而妙”,请对此加以赏析。答:_答案飞云在天上飘然而来又飘然

7、而去,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劝止、挽留的;可词人却能“持酒劝云”,让飞云来阻断春天的归路。这样的说法显得“无理”,然而却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悲愁,不言“愁”而“愁”自显,用语极妙。鉴赏这首词借女子之口抒发了惜春之情,委婉含蓄,很有韵致。上片用拟人手法,写双燕善解人意,似乎与佳人一起惋惜“春将暮”。下片承上片“风雨”而来,继续用意象写暮春之景和伤春之愁,“流水”“落花”象征着春的逝去、时光的难以挽留,“飞云”在天上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也难以问讯。但别无他法,也只能“持酒劝云”,希望它能阻断春天的归路。这样的结尾看似“无理”,却写出了伤春的悲愁,用语极妙。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草南宋高观

8、国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1)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_词。答案写景抒情(2)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答:_答案词的下片写实境。通过“萋萋”“翠罗裙”抒发作者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通过写冷落的闲门、凄迷的古道以及烟雨等景物,写出了庭院之孤寂,心绪之凄黯,望眼之迷蒙,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抒发离愁别恨的情绪。情景相伴,凄然无尽。鉴赏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图:春风吹绿了芊芊芳草,其在飘动的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落在草上。

9、这是多么迷人的芳景啊!可是,读者是否注意到“晓梦入芳裀”中的“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梦中的幻境而已。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翻忆”句重笔渲染,用“罗裙”形容芳草,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这一缕痴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之神理,即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凄迷

10、”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在一起,并与上片之“望隔香尘”暗相对照。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轻尘,真令人难以忘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严仁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1)从题材来看,这首词属于_词;从风格上看,属于_词。答案送别(或“离别”)婉约(2)请从表情达意的角度,赏析全词。答:_答案词的上片,首

11、句给全篇罩上了凄婉愁怨的气氛,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津桥捩柂转牙樯”句通过“捩柂”和“转樯”两个动作描写,写离人已上船,渲染了别离的浓浓气氛。三、四句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下片“瑶草碧,柳芽黄”两句以美好之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离恨过潇湘”句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离恨的沉重。末两句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比喻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使主题进一步深化。鉴赏词的上片借眼前景物,寄托惜别之情。开篇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词人又将笔转向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杆开始转动,离别就在眼前。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

12、厚。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此时作别,倍觉离恨沉重。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最后两句将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比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深化了主题,令人回味不绝。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红梅真德秀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1)请简要说明“暗把游人误”中“误”的妙处。

13、答:_(2)“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突出了江南桥畔梅花的美丽,表现了游人对梅花的迷恋。(2)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莫非是司春之神嫌万花凋零百草枯黄的冬天素淡乏味?这一设问一方面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颂扬了它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消息。三、散曲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注,闲快活。注日月长,天地阔:暗用“壶公”的故事,即一个叫施存的道士施展法术,缩身到酒壶中过日子,壶中也有天地日月,应有尽有,只是没有人世间的争斗、干扰和罪恶。(1)你怎样看待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倡导的“闲适”生活?答:_(2)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