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8208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2)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2)课程标准解读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学习要求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显性要求是“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就要求学生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这是课程标准中的隐性要求。从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来看,第一分句的行为动词是“解析”,意为“解释、分析”,对知识评价的要求在于分析说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并归纳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分句行为动词是“阐述”,意为“阐明陈述,

2、详细的解释,述说”,对知识评价的要求在于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态度,身体力行传承传统文化。2.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框题所在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文化内部,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框题承接第三课,围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续讲述文化传承的过程。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利于学生身体力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难点是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如何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内容结构

3、:本框共三目,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主要是通过展示生活中传统文化片段,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传统文化,感悟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讲述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作用。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阐述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关注文化生活,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现象,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在教学时,充分发动学生的力量去搜集关于威海传统文化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查找、交流

4、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举例生活中的四中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存在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够总结并说出传统文化对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学生了解中国国粹,能够判断出什么是传统文化;观看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各种文化形式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探究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总结说出传统文化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学生参与“幸运大转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区分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形式,并总结并说出传统文化在

5、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针对生活中清明节怎么个,设置问题,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回答问题,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生观看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名人事迹,激发主人翁意识,结合自身实际身体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组内成员互相启发和帮助,发挥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2、问题探究法: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出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情境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

6、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分钟)多媒体展示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符号,使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回答多媒体中展示的文化符号背后的文化形式导入新课。环节一:自主学习(5分钟)自主探究问题:传统文化的概念展示:评价试题一。 学生争相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学生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展示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增强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评价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环节二:幸运大转盘列举四种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学生每次点击选择一种展开收看(25分钟)多媒体展示:月饼:传统习俗西安钟楼:传统建筑毛笔:传统文艺孔子雕像:传统思想合作探究问题:1.概括传统

7、文化的特点。2.阐述传统文化对当前个人和社会的作用。3.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学生每次点击选择其中一项代表性文化符号,分析素材链接,思考问题。幸运大转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带着问题进入思考模式,环节三:针对材料中传统习俗的问题,我们今天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感受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寻找恰当丰富的案例,论证自己的论点。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范围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的理解,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表述夯实基础。课堂小结(3分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利用习总书记对待传统文化的话语,总结学生的发言并板书。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并发言分享收获。检测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能力。布置作业(1分钟)课后探究:利用周末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走近那些正逐渐走向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原因,寻找挽救措施,写一篇政治小论文。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检测目标五的达成情况。五、板书设计 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