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470488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范长岭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三国演义学科语文学段第三学段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教材书名:三国演义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第3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外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人们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同时也能使读者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人的生命活动。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有特色,故事性很强,又趋于白话文

2、,便于理解。学生可以借助课上所学,如草船借箭选段或学校准备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进行学习和理解,在大声朗读,仔细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人物形象塑造立体丰满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促进师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两次让学生自主体会人物品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描写了汉末到

3、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它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将带领学生从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故事中,感悟文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体会小说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

4、生动的人物形象。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课外阅读量比较大。本班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因为之前接触过三国演义连环画,所以对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对里面的人物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章回体白话小说,对于里面的一些词语、句子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需要长期阅读积累,同时对于人物性格把握也不是很准确,需要深入抓住关键词的方式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魅力。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政治

5、、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上的艺术成就: 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4.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 回顾内容同学们,在低年级时我们阅读过一套非常精彩的连环画,叫三国演义,同时,我们又学习了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草船借箭,感受到了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体会到里面的文化魅力。很多同学对三国演义充满了兴趣,今天就满足大家,我们来一起探讨和交流一下这部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三

6、国演义。(一)出示封面图畅所欲言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认识。(二)回顾内容1.介绍主要内容。2.介绍文体。3.审题,回顾名人对三国演义的评价。4.边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边介绍三国演义梗概。5.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环节意图】对全书所有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为理解故事,品析人物性格做好铺垫。同时,欣赏主题曲和苏轼词以增加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学习兴趣。二、重点研读,品析人物(一)出示三国演义一至二十回主要情节l 桃园三结义l 曹操献刀、杀吕伯奢一家l 温酒斩华雄l 三英战吕布l 董卓之死l 三让徐州1.介绍此章回中的历史背景。董卓掌权后,国家制度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权机器的

7、正常运转。其中,他颁布的法律刑罚尤为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一切都取决于董卓个人的意志。(二)赏析片段,体会曹操性情历史上的曹操本就是个极富特点的人物,为人既奸诈狡猾, 又真诚坦率, 既豁达大度又心胸狭隘。我们姑且不论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奸雄”曹操有什么样的具体细致的差别,仅就一个丰满的文学人物形象而言,罗贯中的刻画是成功的。虽然在具体的事件上与史实有不小的出入,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三国演义是经过作者个人艺术化加工的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的小说这一事实。1.品析杀吕伯奢一家中曹操性格。极端利己主义者2.品析杀华佗故事多疑3.品析挟天子以令

8、诸侯片段奸诈4.品析官渡之战故事曹操军事才华5.温酒斩华雄求贤若渴(三)小组合作,品析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要求:1)按选择的人物形象分组。 2)推选一个故事进行交流分析。 3)总结人物形象。2.派出小组成员代表集体交流【预设】1)刘备的“仁德”例一:“治理新野”例二:“携民渡江”例三:对待徐庶例四:陶谦三让徐州2)关羽的“忠义”例一:“千里走单骑”例二:华容道义释曹操3)张飞的“勇猛”或“鲁莽”例一: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勇猛、粗中有细)例二:怒鞭督邮(卤莽)4)诸葛亮的“智谋过人”例一:三气周瑜例二: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气)例三:“智杀魏延”例四:“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例

9、五:空城计例六:草船借箭5)周瑜的才华与嫉妒心例一:周瑜赤壁之战例二:群英会蒋干中计例三:“三气周瑜”3.各小组以课文剧形式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到台前表演,重点体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环节意图】在带领学生一起感悟曹操性格之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集体品析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由此提升对人物的认识,同时对小说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三、知识拓展,体味语言展示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一)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典故。l 煮酒论英雄l 身在曹宫心在汉l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l 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l 空城计l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l 赔了夫人又折兵(二)列举一个

10、出自三国演义的四字格成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成语的故事。l 桃园结义l 三顾茅庐l 鞠躬尽瘁l 乐不思蜀(三)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歇后语的故事。l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l 徐庶进曹宫一言不发l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l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四、发言争辩,丰富认识1.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2.展开陈述与辩论3.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陈述辩论要点:l 诸葛亮神机妙算与失误l 曹操的功与过l 周瑜的小气与大度4.教师小结: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板书设计】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人物形象要全面赏析故事要经典品味语言要精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