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从里根到小布什 作为美国当代史中的偶像级人物,里根的经济业绩和他的风度一样令美国人着迷,他所“创造”的“ 里根经济学” 更是留名经济学史在里根上台之际,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经济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但在里根离去时,人们看到的却是经济和国民活力的恢复与提升从1982 年 12 月起,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经济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经济复苏都强劲有力,至 1988 年 5 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也由 1980 年的 23%上升到 1986 年的25.2%这使得“ 里根离开华盛顿时比他到这里时更受欢迎”但里根的经济政策也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生埋下了伏笔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结合导致了高利率和高汇率虽然高利率和减税的结合有助于吸引大量外资流入美国,缓解政府和私人部门在金融市场上争夺资金的窘境,但高利率显然会削减税收减免对投资的刺激作用,阻碍真实资本的顺利增加同时,高利率打击了建筑、出口和面临进口竞争的工业,高汇率削弱了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其综合效应则是贸易逆差的产生和扩大,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这进一步刺激了保护主义。
新保护主义的出现在战后,基于战略和美国工业竞争力明显高于日本和欧洲各国的考虑,美国采取了单方面的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在此背景下,欧洲和日本得以重建,内需扩大,从而为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美国贸易长期保持着大额顺差,世界经济也进入发展期但到了 1970 年代初,由于高工资成本和低积累率,美国的优势逐渐丧失1971 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在石油危机后,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竞争力已衰落到与欧洲、日本平起平坐的地步,这直接导致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的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是采用关税壁垒) ,包括繁琐的海关程序和海关估价制度、条件苛刻的技术标准、复杂的健康与环境卫生检疫、内容和手续繁杂的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进口许可证制、进口押金制度、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自动出口配额制、有秩序行销协定、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外汇管制、进口国家垄断、各种国内税、补贴和进口配额制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在限制进口,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在鼓励出口 《1974 年贸易改革法》和《 1979 年贸易协定法》的出台标志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自此美国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所谓“公平贸易”。
80 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新贸易保护主义,1985 年美国政府提交国会审议的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法案多达 300 多件,其共同目标是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这些议案不仅明显加强了非关税壁垒而且大大扩展了被保护商品的范围,受保护的产品从传统的工业品、农产品扩展到高技术产品和劳务里根 1988 年 8 月 23 日签署了《贸易和竞争综合法案》 ,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达到了高峰法案的核心是极大扩充了总统的权力,使之能够运用各种非关税和关税的手段来反对所谓“不公正贸易” ,扩大了实行报复的范围,以推动美国的出口和保护受到进口竞争的工业部门其真正的背景是美国竞争优势日渐丧失,从根本上改善巨额贸易逆差的种种作法难以奏效,与此同时,它的贸易对手却越发咄咄逼人这标志着美国外贸政策的一个新的转折,即它不得已公开放弃了“自由贸易”的口号,而举起反对所谓 “不公正贸易”的旗帜以实现“ 公平贸易” 在很多时候,“公平贸易”只是一种利己主义的借口 “当美国人认为贸易对他们不公平时并不一定就真的发生了损害美国利益的事情,有时只不过是因为美国没能得到它想要得到的更大的贸易利益而已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美国并没有将它的贸易活动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里,而是常常将美国的对外贸易作为它在全球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的政治工具。
对中国,美国就经常用所谓的“ 不公平行为”横加指责,多次援引“301”条款等进行威胁和报复,破坏了中美之间平等互利的和谐的贸易关系除了传统的目的——保护某种工业免受进口竞争货物突然增加所带来的影响(如纺织业和钢铁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就助长了这些部门的保护主义) , “进口引起失业” 的老调重弹(虽然它是错误的老调,但是这种老调却在遭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有组织的劳工过去曾拥护自由贸易政策,现在也越来越赞成保护主义了) ,1970 年代的贸易赤字恶化和政府出于对外政策的其他考虑(如作为不扩散问题的一部分,控制了浓缩铀的出口;同苏联的关系也要求对贸易加以某些限制)都是导致保护主义势力增强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确立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美国学者克鲁格曼、巴洛沃蒂等在有关寻租或直接非生产寻利活动的著作中,揭示了经济政策生成与政治腐败的关系这种内生保护贸易政策理论指出,利益集团及其游说组织和人员的政策游说活动,往往会保护少数人利益(追求其自身私利最大化)而牺牲广大消费者利益、降低国民福利保护常常是政策对利益集团的补贴在布什加收钢材关税、增加农业补贴等问题上,就受到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很大影响。
保护主义是把双刃剑在 1980 年,全部美国进口品大约 1/8 受保护主义影响,而到了 80 年代末,该数字达到了 1/4据估计,贸易壁垒可能使消费者和企业少购买了500 亿美元之多的进口品斯蒂格利茨曾讽刺说, “很显然,美国没有自由贸易女神,它拥有的是大量把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的贸易壁垒 ”虽然继承里根衣钵的小布什信誓旦旦地说,加收钢材关税、增加农业补贴等并不违背 WTO 的原则,但在事实上,他的种种做法已经伤及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首先是遭到报复保护主义的一个可能后果是外国人将进行报复,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么尽管保护主义可能减少美国的进口,它也将减少美国的出口,因此净出口甚至可能进一步降低,国民产出也将进一步减少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布什 3 月初宣布加收钢材关税以来,美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都陷入了抗议声的包围中,欧盟、日本、俄罗斯、巴西、中国等国,轻则谈判、索赔,重则施以报复,欧盟、日本都使出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 100%惩罚性关税的手段不仅如此,美欧之间有关农产品、客机、移动等方面的摩擦都方兴未艾,而且可能随时演变为贸易战争,这些不但决定着未来美欧之间是敌是友的关系,甚至将左右全球经济的发展。
加利· 西林最近指出,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可能出现的贸易战将会延缓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这显然会强化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是赢家其次,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贸易谈判的机制,并增加了歧视的范围,这无疑是违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的原则的 “自动出口限制” 产生了有利的经济租金,可由拥有特权的外国出口商和国内受保护的工业部门分享,所以这个措施大大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政治斗争,突出了谁将从中受益的问题当然,受损失的主要还是进口国的消费者由于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祭起“新贸易保护主义” 的大棒,狡猾甚至近乎无赖地利用 WTO 规则的漏洞和模糊性保护自己、伤害他国,不仅影响了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主动性和信誉,还给世界带了一个坏头正如克鲁格曼所言,一旦贸易战开始,就很难停下来,每个国家在没有其他国家对应的“让步”时从政治上考虑不可能敞开自由贸易的大门,这些是很难达成一致妥协的世界一旦遭遇针锋相对的保护主义,就得有几十年时间来消除这一损害当然美国还是有所顾忌的美国一方面加强对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试图在施加强大的贸易和经济压力下改善其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力图维持军事和政治的联盟关系,不让经济分歧扩大。
布什从 21 日开始的欧洲之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消解与欧洲盟国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贸易争端及其所带来的政治关系紧张总之,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更加强化的超贸易保护主义,它不但保护了美国的落后产业,加剧了贸易摩擦,更制约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