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53547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艾滋病健康教育(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艾 滋 病,艾滋病(AIDS),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 1981年在美国被确认并首先报道。 HIV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易于感染其它疾病以及多种复合感染而死亡。,3,主要内容,一、艾滋病流行 二、艾滋病简介 三、艾滋病预防 四、避孕套知识,一 艾滋病流行,世界艾滋病流行现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卫组织2005年艾滋病流行报告,截止2005年12月,全球HIV感染者总计4030万(3670万

2、4530 万)人。 2005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490万( 430万 660万),有310万( 280万 360万) 人死于艾滋病。2005年估计每天有 1.4 万人新感染。 有分析表明, 到 2010 年全球累计约有1亿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世界艾滋病流行,1981年 第一次报告 5例艾滋病,2008年 累计死亡超过 2500万例 每天约有7400人新感染 每天约有5500人死于艾滋病,中国艾滋病流行,1985年6月,一位到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男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4),中国艾滋病流

3、行,至2003年估计HIV 感染者约 84 万,艾滋病病人约 8 万,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5 年当年新发 HIV 感染者约 7 万人 。 2009年新发HIV4.8万例,AIDS 2.0万例,死亡1.2万。每月HIV 4000例。 HIV 感染者以2039 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 70.0。,中国艾滋病流行,1985年 第一次报告 1例艾滋病,截至2010年5月底 累计报告感染者/病人746723 其中病人115929例 累计死亡超过 59973例,截至2009年底 存活感染者/病人约74万 其中病人 10.5万人,10,1985-2009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

4、IDS变化趋势,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中国艾滋病流行范围的变化,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河南拉网普查艾滋病人数,2004年9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全省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达28万,其中检测出艾滋病感染者2.5万。,中国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特点,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异性传播 + 同性传播 2006年存活感染者/病人 44.3 + 14.7=59% 2007年新发5.0万感染者 44.7 + 12.2=58% 2009年新发4.8万感染者 42.2 + 32.5=75%,14,网络直报艾

5、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传播途径构成,中国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特点,遍及各行各业,流行模式多样化: 1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报告数增多 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报告数增加 职业为学生的报告病例逐年上升 异地或异国婚姻造成病例增多 输入性特殊类型病例在一些地区出现,山西省艾滋病疫情,1995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 1998年出现艾滋病人和死亡病例。 截止到2009年12月30日,全省累计报告HIV/AIDS 3422例。 艾滋病疫情呈现出低龄化特点。,山西省艾滋病疫情 山西省2008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583 例,其中20 岁年龄组人数 255 例。 2009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本省籍301例,外省籍20

6、8例,外国籍4例 男女之比为1.92:1 传播途径: 采供血 25.0%,异性传播 20.7%,静脉吸毒16.5%,输血/血制品14.7%,母婴传播 2.5%,二 艾滋病简介,HIV模式图,典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100140nm,20面体。,病毒外层包膜上有刺突-与宿主细胞结合。内层衣壳含有病毒编码的蛋白,HIV病毒特性,HIV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5天,被大量HIV污染的物品湿润情况下3天内有传染性。 HIV虽然可怕,但它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离开人体后,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就会死亡。对热敏感,56 30分种灭活, 60以上迅速被杀死。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使HIV迅速灭活,如乙醚、50

7、乙醇、 0.2次氯酸钠、 0.1漂白粉、0.3%双氧水、0.5%来苏儿5分钟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 传播途径: 1. 性传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 血液传播:包括输了污染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共用污染HIV的针头、注射器;移植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医疗器具消毒不严等。 3. 母婴传播,传播途径,4. 体液传播 除血液外,还可以经体液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等的传染性强;而眼泪、唾液和汗液的病毒含量很少,一般接触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HIV/AIDS的血液、精液、唾液、眼泪、脑脊液、宫颈

8、分泌物、乳汁中均曾分离出HIV。血液和精液引起传播机会多。一般握手、生活上交往和接触不会引起传播。,艾滋病一般不会通过日常活动来传播,不会经握手、拥抱、共餐、打喷嚏等而感染。 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带有少量血液和体液;患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一般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不歧视、关爱、尊重、保密的原则。,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半年到12年不等,平均为6年。儿童平均12个月,成人平均29个月,最长达14.2年,最短仅6日(输血感染)。 此期,病人外表看

9、上去正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潜伏期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艾滋病窗口期,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所以检测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应过一段时间进行重新检测。 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 窗口期内患者也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也就是艾滋病潜伏期人员。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感染了

10、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症状像感冒、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发热等; 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病毒、真菌感染,伤后出血不止等; 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还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颈淋巴结肿大,艾滋病病人,急性HIV皮疹,3050有皮疹和粘膜疹。皮疹多为斑疹和丘疹,25mm大小,互不融合,数目不等,伴瘙痒,常见于躯干、面部及上肢,可出现脱屑和玫瑰疹样皮疹。,毛状粘膜白斑,20

11、伴发,是HIV感染特异性高的早期体征。表现为稍隆起的白膜,表面呈毛状(图33-1),可查出EB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或细菌感染,包括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尖锐湿疣、巨细胞病毒感染、隐球菌、口腔念珠菌病、霉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卡波西(Kaposi)肉瘤,淋巴瘤 皮肤病,艾滋病对个体健康和家庭的影响,对个人的危害与影响 1. 生理健康 2. 心理健康,对家庭的危害及影响 1. 家庭收入减少 2. 家庭开支增大 3. 家庭成员心理负担,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1.改变了人口构成 2.减慢经济发展 3.人均期望寿命下降 4.卫生资源大量消耗 5.加大了贫富差距 6.孤儿和

12、老人赡养问题 7.损害政府形象 8.是社会安定的隐患,艾滋病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道德问题。 重要性:对健康的影响(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改变了人口构成,人均期望寿命下降,加大了贫富差距,导致贫困人口增加 ,带来孤儿和老人赡养问题 ,卫生资源大量消耗,是社会安定的隐患,损害政府形象) 长期性:艾滋病具有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性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

13、病的挑战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3年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4年艾滋病和家庭 1995年共享权益、共同责任 1996年 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1997年生活在有艾滋病的世界中的儿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1998年 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9年“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2000年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2001年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5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2006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2007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2008年增强力量和履行承诺 2

14、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2010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权益,责任,落实 。 2011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2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三 艾滋病预防,预防为主,易经“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道德经“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预防和治疗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两种不同手段和方法。 预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治疗。,艾滋病预防,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打击色情暴力行为。 坚持以德为先,洁身自爱,避免非婚性行为。 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不轻易输血和使用血

15、制品,遵从医生的指导。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避免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等。 防止医源性感染,严格消毒制度。 医疗人员接触HIV/AIDS的血液、体液应防护,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方法是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可能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具有不道德行为的人。,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制品容易感染艾滋病。 与感染者一同学习或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任何有可能造成出血的操作,如打针、穿耳洞等

16、都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一个外表看着健康的人不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消除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前可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很多年。 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只要没有症状,就不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其他人。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四 避孕套知识,避孕套,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吗?,避孕套:,避孕套又名阴茎套,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男性节育方法。 它是以非药物的形式阻止受孕,主要用于在性交中阻止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防止怀孕。 避孕套原料通常用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 作为一种避孕工具,与其他避孕方法相比,使用方便、副作用少。,避孕套避孕效果如何?,美国葛特梅彻研究所报告,避孕套用来避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