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艾滋病的简述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53522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艾滋病的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艾滋病的简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人类病毒病中,最严重的是称之为“世纪瘟疫”或“黄色妖魔”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的20年中,已经约有5600万人感染,其中1900万人死亡。目前全球感染者达3600万人,非洲和亚洲尤为严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g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人们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症。 1983.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成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基本知

2、识:,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通俗的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素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科学家把这种病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原学,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100120nm球形颗粒,有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

3、条单股RNA链 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 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56摄氏度处理30分钟、100摄氏度20分钟可将HIV 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

4、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Y射线不能灭活HIV。,艾滋病的感染过程 1.原发感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2.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3.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 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

5、进展者三种转归。,艾滋病的感染期,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

6、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艾滋病的病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

7、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感染HIV后,一般短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只有艾滋病期表现免疫缺损,由于感染病原体或由于自身抗原不能清除而表现出相应临床指证。,艾滋病流行病学,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

8、,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

9、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艾滋病病毒传染途径,艾滋病感染的诊断,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

10、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

11、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 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

12、病。,疾病治疗抗HIV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 国际现有药物:六大类30多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融合酶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maraviroc)。 国内ARV药物:有前

13、4类,12种,预防减少艾滋病的发生,传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程序,避免职业暴露。出现职业暴露后

14、,应立即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尽量不要包扎。然后立即请感染科专业医生进行危险度评估,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需用药,应尽可能在发生职业暴露后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还需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咨询与监测。,饮食及生活注意,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 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