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53491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 感染防控培训,.,埃博拉病毒蔓延,全球响起防疫警报。 今年2月,几内亚率先爆发埃博拉疫情,随后迅速扩散至利比里亚等其他西非国家。迄今,感染人数已超过1700人,导致900余人死亡,这是自1976年该病毒在刚果(金)初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大因素导致此次疫情迅速蔓延:当地根据习俗偷埋病死人员,疫情暴发地人口稠密,三个主要疫情重灾区存在边贸活动。 病毒潜伏期为2至21天 埃博拉病毒是引发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可怕之处在于极高的病死率,在60%至90%之间。,尽管暂时“无药可医”,疫情也并非那么骇人听闻。埃博拉病毒对外界环境相对敏感,主要通过血液、汗液、唾

2、液等体液分泌物传播,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而不是像SARS、肺结核等通过空气传播。 由于疫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播,当前直面患者的医务工作者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迄今,已有两名在利比里亚工作的医生死于埃博拉出血热;,内 容,一、院内感染的控制 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三、职业暴露处理 四、医疗垃圾处置 五、个人防护设施的使用,埃博拉病毒理化特性,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该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区域隔离示意图,蓝色:清洁区;黄色:潜在污染区;红色:污染区,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 对病人

3、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防护的等级:严密防护。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加戴双层手套、全面性呼吸防护器、防护靴或鞋套。 职业防护的目的:不能发生一例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在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密切接触感染患者的医务人员应注意进行医学观察21天,一旦出现相关症

4、状,应立即开展隔离治疗和报告。 医院要制定监控和管理潜在暴露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防护,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护措施,诊疗过程中,除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外,应严格采取推荐的接触预防,使用防护服、双层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与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受到污染的物品接触(比如病人的脏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不重复使用并统一处理,可重复器械应进行彻底消毒。 用于患者诊疗的专有医疗设备,如果可能,最好是一次性的。 非一次性医疗设备必须按照生厂商的建议和医院的制度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事项,除非已经恰当消毒,否则个人防护装备不应重复使用。 应在诊疗护理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

5、更换手套。 侵入性操作程序使医生、护士和其他人更容易被感染,应当在严格的安全条件下进行。,在气溶胶产生的过程(AGPs)中,医护人员应当戴手套、防护服、一次性鞋套,和全覆盖脸部正面和侧面的面罩或护目镜,呼吸保护至少需要N95过滤面罩呼吸器或级别更高(如强力空气净化呼吸器或弹性呼吸器)。 摘自美国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措施,患者诊疗中,尽可能限制使用针头和其他锐器。 抽血、诊疗过程和实验室检测应当尽量限制,满足基本诊断和医疗需要。 所有针头和锐器的处理必须极度小心,丢弃在防刺和封闭的容器中。,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并启动感染防控程序

6、,配合卫生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感染者的衣物等进行消毒、焚烧;尽快埋葬、火化死者。,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医疗垃圾处理,锐利物收集器,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 停止工作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职业暴露,按常规脱去双手手套,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在反复积压的同时,用流动的净水冲洗,再用0.5%聚维酮碘消毒受

7、伤部位; 如发现帽子、口罩被溅污,立即更换,手术衣被污染浸湿皮肤时予以更换,并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部位;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针刺伤,个人防护设施PPE,洗手 手套 防护口罩 护目镜、防护面罩 防护服/隔离衣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额外的个人防护设施(在环境中存在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粪便),包括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腿套等。,一、手卫生,医护人员应该频繁实施手卫生,五大时刻(2前3后)包括接触病人前后,操作前后以及接触病人周围物品后。在戴个人防护设施前,和当脱下防护设施时(包括手套)。 使用皂液和水,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消剂。如果有可见污染时,使用皂液和水洗手,不用含酒精的消

8、毒液。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二、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的媒介。在两个病人之间操作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本次预防强调戴双层手套。,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注意事项,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三、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FFP1) 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

9、结核等)、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支气管镜操作) 外科口罩: 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流感、SARS等) 纱布口罩: 防护作用差,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A.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A.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外形塑造鼻夹,如图A.6。,不正确的戴口罩,戴口罩注意事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外科口罩只

10、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四、护目镜、防护面罩,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应注意,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使用。 对于反复使用的护目镜或面罩,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中建议

11、使用一次性用品。,护目镜,护目(面)屏,五、防护服和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穿隔离衣,脱隔离衣,穿脱防护服顺序,无论是连体还是分体式防护服 穿的顺序:先穿下衣,再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 脱的顺序:先拉开拉链,摘下帽子,然后脱上衣,最后脱下衣。,隔离衣或防护服穿脱注意事项,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隔离衣或防护服穿脱注意事项,脱衣操作中,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离衣从胸前向下拉。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清洁面脱去左袖。左手握住右侧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