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53445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暂无病因治疗 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 目标:血糖达标 纠正代谢紊乱 消除症状 防止并发症 维持劳动能力 保障儿童生长发育 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五方面: 教育、饮食、运动、 降糖药、自我监测,肥胖或超重的2型DM的治疗程序 饮食 失败 加用双胍类,TZD,或-糖苷酶抑制剂 运动 失败 体重控制 上述两种药物之间的联合或上述一种 药物加磺脲类或格列耐类 失败 加用胰岛素或改为胰岛素治疗,非肥胖的2型DM的治疗程序 饮食 失败 加用磺脲类或格列耐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 运动 失败 体重控制 联合磺脲类和双胍类和/或 类-糖苷酶抑制剂和或加用TZD 失败 加用胰岛

2、素或改为胰岛素治疗,(一) 饮食:基础,个体化、随防 定时定量 理想体重: 身高-105 总热量: 理想体重热量/d/kg 碳水化合物: 占5060% 蛋白: 15% 脂肪: 30% 合理分配 (二) 运动: 有规律、合适,(三) 口服降糖药: 4类 1、磺脲类 机理: 促胰岛素释放 胰外作用 适应症:2型DM经饮食和运动未能控制 对胰岛素不敏感或抗药性 不适用: 1型DM 2型有急性并发症 大手术 肝肾功能不良,常用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达)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美脲 格列耐类,使用方法: 小剂量开始 餐前服用 个体化选药或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

3、 同一类型不要合用 原发失效或继发失效 副作用: 低血糖: 表现、影响因素、处理 消化道症状 白细胞减少、再障 过敏,2、双胍类 作用机理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 降低肝糖生成 不增加血胰岛素水平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适应症: 肥胖2型病人的首选 1型血糖波动大 种类:二甲双胍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过敏 乳酸性酸中毒,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理: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的葡萄糖苷酶,延长碳水 化物的吸收 适应症: 糖尿病或IGT 种类: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单独用不引起低血糖,4、噻唑烷二酮 作用机制: 增强靶组织对 胰岛素的敏感

4、性 适应症: 2型糖尿病,尤其 胰岛素抵抗者,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类型 作用时间:短效或速效、中效 (NPH)、长效(PZI) 纯度:由制剂中非胰岛素胰腺蛋 白含量(PI)衡量,如 PI10ppm为纯品 来源:牛、猪、人(DNA重组技术 或酶转化技术),胰岛素的种类和作用时间 - 类别 制剂 皮下注射作用时间 - 开始 高峰 持续 - 速效 Lys(B28)Pro(B29) 0 301 4h 短效 RI 30分 2h 6-8h 中效 低精蛋白胰岛素 1.5-2h 8-10h 约24h 长效 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2-3h 无明显 28-36h 高峰 -,2型DM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 UKPDS:

5、2型DMB细胞功能的渐进恶化,随着DM 病程的进展,多数2型DM患者最终都需 胰岛素治疗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2型DM中LADA约占5-20% 高血糖毒性作用 严格控制血糖与大、微血管并发症,餐后高血糖加速细胞功能衰竭,Adapted from UKPDS 16: Diabetes 1995: 44:1249-1258,细胞功能(%),诊断后年数,UKPDS,胰岛素分泌缺陷的表现 对G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 且不能及时恢复至刺激前水平 胰岛素对G刺激,体内高血糖不能 刺激适当的胰岛素分泌 整体胰岛素分泌能力 高血糖、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相互影响,2型DM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1. 口服降

6、糖药失效 2. 急性并发症或慢性严重并发症 应激状态 3. 严重伴发病, 如肿瘤、结核等 肝肾功能衰竭 4. 合并妊娠 5. 新发DM血糖很高,如FBG15 mmol/L,轻型2型DM (FBG7.8mmol/L) 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中度2型DM (FBG7.8-11.1mmol/L): 尚存内源胰岛素分泌 仅需基础胰岛素治疗 1、临睡前中效胰岛素 2、每天1-2次长效胰岛素,睡前NPH加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 2型DM的合理性 2型DM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 肥胖者常以敏感性为主,非肥胖者常 以敏感性为主,控制高血糖可改善 “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抑制肝萄萄糖的 过度输出,降低脂肪分解,改善外周组

7、 织(主要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 补充口服药作用时间的不足,更好发挥白 天降糖药的作用 空腹血糖可降至正常范围,睡前NPH加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 DM的优点 每晚注射一次,不必住院, 病人易接受 小剂量即可,升高胰岛素作 用较轻 可降低空腹血糖,增加口服 降糖药对白天血糖的控制,重型2型DM: (FBG11.1mmol/L) 每天2次中效胰岛素或加用短效胰岛素 开始剂量需大,后减少 极重型DM(几乎无内源胰岛素分泌) (FBG13.9mmol/L) R. R. R. N N+R, R. N N+R, R. R. N,胰岛素调整: 每34天调一次 每次调一段 每次上调2-4单位 上调胰岛

8、素前应除外 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补充治疗与替代拾疗的区别 补充治疗 以口服降糖药为基础,联合胰岛素 一般睡前NPHFPG满意后白天餐 后血糖可以明显改善 早餐前NPH联合口服降糖药改善餐后 血糖 替代治疗 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替代 两次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 三次注射法:R,R,RN 四次注射法R,R,R,N RN,R,R,N,当胰岛素用量0.3U/kg时 改为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利弊 弊: 1.体重增加(主要是脂肪), 食欲增加,饥饿感 2. 高胰岛素血症 3. 低血糖 4 .水钠潴留 5. 皮肤过敏、胰岛素抗性 6. 心血管病变危险增加?,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利弊 利: 1

9、. 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量,减轻肝糖 元异生及肝糖元分解 2. 降低空腹及餐后高血糖 3. 改善葡萄糖的氧化及贮藏 4 .改善进餐后或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 的分泌 5. 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 6. 改善脂代谢及减轻蛋白质及脂蛋白 的非酶搪化,2型DM进行胰岛素治疗的误区 胰岛素治疗可能引起依赖、成瘾 不方便,血糖控制要求 ADA(1998)推荐的标准 正常人 控制目标 需要调整 - 餐前血糖 7.8 睡前血糖 8.9 HbA1c(%) 8 ,亚太地区型 DM 政策组推荐标准 良 好 一般 不良 空腹血糖 4.46.1 7.8 (mmol/L) 餐后2h血糖 10.0 (mmol/L) HbA1c(%) 8.0 糖尿病控制目标: 包括血糖、血压、 血脂、体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