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49680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手足口病的护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的护理,.,接到手足口病收治任务时的准备,疾病知识的培训 急救人员的调配 抢救药物的配备与培训 抢救器械的配备与培训,收治手足口病患儿ICU配备标准,一、设备要求 儿童呼吸机、 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机、 除颤仪、 微量输液泵、 血气生化血糖分析仪、 床边X光机、 吸痰器、,呼吸复苏气囊、 叩诊锤、 手电筒、 婴幼儿血压计、 眼底镜、 直接喉镜、 气管导管、 气管内吸痰管等。,收治手足口病患儿ICU配备标准,二、药品要求 1、中枢神经兴奋药 2、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3、强心药 4、抗心律失常药 5、降血压药 6、血管扩张药 7、利尿剂,8、脱水药 9、镇静药 10、解热药 11、平喘药 1

2、2、促凝血药 13、抗凝血药 14、激素药,人员的配备,人员调配方案 抢救时的人员定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4个阶段,(一)手足口病阶段 (二)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三)心肺衰竭阶段 (四)生命体征稳定阶段,分四期,第一期:手足口病:口腔有溃疡、手足臀部皮疹、发热 第二期:脑膜炎、脑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意识状态异常:精神差、嗜睡、

3、呕吐、易惊、 2.肢体运动异常:无力、肢体抖动、瘫痪。 3.睡眠状态改变:嗜睡、睡眠中断、失眠。 4.抽搐:肌跃型抽搐、强直性痉挛。呕吐、颈部僵硬 第三期: A:自主神经失调:高热、四肢冰冷、呼吸浅促、口唇紫绀、血压高、 B:心肺衰竭期: 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吐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 第四期:恢复期,一般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

4、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手足口病阶段 一般护理: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症护理: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年龄小于3岁; (二)持续高热不退; (三)末梢循环不良; (四)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五)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八)高血压或低血压。,重症病例表现,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

5、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神经系统受累阶段治疗,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2.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天给予;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

6、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分12次。 4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心肺衰竭阶段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5.头肩抬高15-30,保持中立

7、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心肺衰竭阶段药物治疗:,应用降颅压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物;酌情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 果糖二磷酸钠或磷酸肌酸静注; 抑制胃酸分泌:可静脉应用西咪替丁、洛赛克等; 退热治疗; 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 惊厥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细菌感染;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临床常用药物,脱水利尿药 强心药 血管扩张剂 心肌营养和保护 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甘露醇,每8g甘露醇可带出水分100mL, 脱水降颅压作用可靠确实。 当给药速度过快时,部分病人出现头痛、眩晕

8、、心律失常、畏寒、 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原有心功能不全者,易诱发心衰。 为使甘露醇达到最好疗效,用药速度十分重要。一般主张宜在20min30min内滴入。 用药后注意记录尿量 脱水剂避免外漏,强心药,多巴胺: 小剂量25g/(kgmin)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和脑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外周阻力下降,对心率影响小。 中等剂量58g/(kgmin)主要兴奋1受体,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增快,肾血流量增加。 大剂量810g/(kgmin)主要兴奋1和1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增加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心室作功,尿量减少

9、,易诱发心律失常。 多巴酚丁胺:加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常用剂量为25g/(kgmin)。 肾上腺素 以上用药必须在ICU内密切监测心率血压时应用。,强心药,米力农: 目前不认为其是急性心功能衰竭时的首选用药,尤其是在合并急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时极易导致病情恶化。 用法:负荷量 37.550g/kg iv (15分钟);维持量 0.250.75g/kg/min 米力农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因此肾功能受损时慎用。 用药期间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必要时调整剂量。 合用强利尿剂时,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 可能伴有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等。,血管扩张剂,应用血

10、管扩张剂,注意血容量是否足够,密切观察疗效和血压, 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滞剂,可广泛地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紧急情况时可先以0.15O.25mgkg溶于5葡萄糖液20ml中于 1015分钟内缓慢推注,然后以1 5g(kg分)的剂量加入 5葡萄糖液,或直接用小量维持。对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有较好的疗效。,心肌营养和保护,磷酸肌酸钠 :婴儿:0.5+5%GS10ml iv drip q12h或1.0+5%GS20ml iv drip qd;年长儿:1.0+5%GS20ml 静脉滴注q12h。一般连续使用35天,病情重者可用710天。 果糖二磷酸钠:剂量为100200mg/( kg .d),静脉

11、滴注时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婴幼儿常因疼痛而引起哭闹,加重心脏负担 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分2日。,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0.60.8mg/kg,每天1次静脉注射。 H2受体阻滞剂:选用西咪替丁每天1020mg/kg;或法莫替丁 每天 0.81.0 mg/kg;或雷尼替丁每天67.5 mg/kg;每天分2次静滴,连用35天。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 止血 局部用药: 可用8mg去甲肾上腺素加人冷冻生理盐水100ml,经胃管 注入或口服, 止血药:立止血,VitK,止血敏, 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手足口病一般护理,.,消毒隔离,确诊的患儿及时隔离,按呼吸道、消化道

12、及接触性传染病隔离。 教导小儿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要掩盖住口鼻,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限制陪护人数相对固定,指导陪护人员掌握防护措施。 定时紫外线消毒。床单元定期擦拭消毒,加强床边隔离,每护理的患儿前后要洗或消毒双手。 对患儿的各种用具,如餐具(奶瓶)、玩具、换洗衣物、被褥等应消毒处理,残余食物、口水、呕吐物及排泄物按污染性废物处理。 医护人员按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性传染病的要求,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心理护理,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避免患儿哭闹。 做好患儿和家长或陪护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和家长或陪护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保持其情绪稳定,争取配合治疗。,皮肤护理,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衣

13、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修剪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护士、家属护理患儿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看护者要修剪指甲,避免伤及患儿皮肤 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涂抹;臀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已有溃疡者,根据医嘱给予局部涂抹药物,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饮食护理,给患儿进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对于母乳喂

14、养患儿,患病期间乳母要注意饮食,忌食不洁或辛辣、鱼、虾类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对于患儿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重症手足口病护理,.,病情观察,神志、精神状态:观察精神有无委靡、神志不清、嗜睡,或烦躁不 安、哭闹、激惹等。 呼吸:定期监测呼吸,该病易出现呼吸频率及节律变化。观察有无咳白色泡沫样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如出现咳白色泡沫样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或呼吸深度不等、节律不齐、潮式呼吸等,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并配合抢救。 心率:定期监测心率,出现心率的显著增快或减慢可能合并颅内病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血压:神经系统病变的

15、患儿血压复杂多变,密切监测血压,血压升高多于降低者,升高可能有脑损害。必要时可行动脉血压监测。脉压差对监测心输出量很有价值,当脉压差20mmHg时,表示心输出量不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各年龄段小儿呼吸、心率、血压值,病情观察,5、体温:定期监测体温,体温变化多由体温调解中枢紊乱引起。注意持续高热的患儿,及时给予降温措施。患儿皮肤色泽、温度能反映体表的血流灌流情况,肢端皮温明显低于正常是周围循环血容量不足的重要指征,要加以重视。 6、呕吐:观察是否喷射性呕吐,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色。 7、观察有无颈抵抗、肌张力变化。出现惊厥或癫痫,立即予开放、气道、吸氧、吸痰,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 8、瞳孔

16、:观察瞳孔变化,注意双测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9、尿量:是监测循环状况的重要指标,应记录每小时尿量,用以估价组织血液灌注及肾功能情况。当尿量1ml/kg/h,则表示组织灌注不足或循环衰竭。 10、大便:注意患儿排便情况,量、次数、性状,有无腹胀、腹痛等。 以上表现可能出现一种或同时多种,但出现以上情况皆表示病情加重,需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循环衰竭、肺水肿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儿童取半坐位,婴儿头抬高20-30。衣被宽松以利胸廓自由扩张。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给氧方法,监测血氧饱和度,给氧浓度一般为30%-40%,也可高达50%-60%。湿化瓶中装有20-30%酒精,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病人的咳嗽情况,痰液的性质和量,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协助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 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