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手卫生的管理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49671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手卫生的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手卫生的管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卫生的管理,内容提示,一、规范手卫生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学习 三、手卫生调查表的应用 四、手卫生管理要求 五、要点回顾,规范手卫生,(一)手卫生的意义 手卫生关系到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如果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实施手卫生,不仅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预防病原菌在自身的定植和感染 ,同时也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规范手卫生,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感染与手卫生有关。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我国发生暴发流行, SARS病例数占全球病例的

2、92%,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染源,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给患者、医院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反响强烈;同时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病人的过程中发生大量的感染,感染比例高,最高的地区医务人员感染占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38%,全国平均为18%,全球为21%。 在SARS患者的救治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中暴露出医疗机构手卫生问题突出,如手卫生意识差、知识欠缺、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等,规范手卫生,实施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的感染和流行以及防控医院感染暴发至关重要: 在医院感染病例中,95以上患者发生的感染是经接触传播,而在接触传播中,加强手卫生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

3、的发生。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低到17。,规范手卫生,实施手卫生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如D. Pittet 教授调查发现促进手卫生的成本,仅为没有加强手卫生所导致的医院感染而增加的经济损失的1,因此他认为手卫生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我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促进手卫生的成本,仅为没有加强手卫生所导致的医院感染而增加的经济损失的5左右。 同时,由于加强手卫生,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

4、苦、挽救患者的生命,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规范手卫生,(二)手卫生的相关规范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履行以下职 责: (四)遵循手卫生管理,加强职业卫生防护。,规范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国家行业标准 2009年,(WS/T313-2009),规范手卫生,卫生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 (0122015年) 具体目标 3.切实落实

5、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性措施。医疗机构切实落实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性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规范手卫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关于印发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61号) (三)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疗机构必须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

6、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规范手卫生,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 二五年三月三日 第八条 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规范手卫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

7、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规范手卫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1.置管时。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2.置管后。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规范手卫生,导尿管相

8、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3.置管后。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三甲评审标准),规范手卫生,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三甲评审标准),规范手卫生,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三甲评审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规范产生的背景 2004 年秋天,根据WHO 的建议,WHO成立咨询专家组、顾问委员会和手卫生项目起草组,查询了大量的手卫生方面的研究资料,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同编写了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并与2005年10月实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

9、规范产生的背景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我国发生暴发流行,使广大的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认识到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卫生部2004年开始立项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成立起草专家小组,收集整理国际上有关手卫生的法规要求,在国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我国手卫生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等。起草专家小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并多次修改完成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06年卫生部网上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当时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制定纳入了标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标委会经过多次的专家讨论、修改,在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

10、生规范”出台。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性、先进性、 实用性、可操作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1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

11、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5 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7 手消毒剂 :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8 速干手消毒剂 :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

12、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9 免冲洗手消毒剂 :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10 手卫生设施 :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子卫生的依从性。 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

13、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设施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设施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

14、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1.6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设施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950-2011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开瓶后使用有效期 在使用有效期内消毒剂有效含量不低于成品标示有效含量的下限值。 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d。 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60d。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

15、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 外科手消毒设施 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2.4 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 外科手消毒设施 2.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2.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

16、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2.7 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2.8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手卫生指征)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