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49522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登岳阳楼 学案学习目标1.领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本诗所用的艺术手法。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时节江边小村的物态人事及由此产生的感受。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着一“抱”字,尽展才思;拈出一“幽”字,作为全篇纲领。中间两联展开描写,通过梁上的飞燕、水中的白鸥、画棋局的老妻、敲钓钩的幼子四幅画面,组成一幅清幽恬静的水乡生活图。尾联表面虽是喜幸之词,内里却包含了后顾之忧和悲苦之情。自然风光、日常生活景色,诗人信手拈来,皆成妙笔

2、,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及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一、作者简介详见蜀相。二、背景简介这首诗是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写的。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雀楼)。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当时诗人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不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涵着浩然胸怀的名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坼(ch)乾坤(qin kn)戎马(rn)凭轩(xu

3、n) 涕泗(s)2辨形组词。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吴楚东南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乾坤日夜浮:象征日月星辰等戎马关山北:借指战争凭轩涕泗流:眼泪、鼻涕一、整体把握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答:_答案写了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舟、关山、栏杆。这些景物壮阔而悲凉。二、细部探微2结全诗句,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坼”“浮”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形象。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4、”,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一、中心主旨这首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而作。这首诗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二、写作特色1意境雄浑阔大,胸怀宽广深沉。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

5、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2表现手法鲜明独到。这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叙事写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气息。反衬手法的运用更鲜明地突出主旨。3风格“沉郁顿挫”。这种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岳阳楼主楼一楼上的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

6、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草堂的情思夏立君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气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在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子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

7、树,一笔一画,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桠。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疲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得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用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你魂牵梦绕,永难释

8、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眼里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诵读这两句,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9、”。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笔架山忆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的终生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10、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蹩脚(bi) 乾坤(qin)斡旋(w) 大大落落(l)B戎马(rn) 擢升(zhu)女红(n) 歃血为盟(sh)C涕泗(s) 诠释(qun)襁褓(bo) 与时俱进(y)D剽悍(bio) 鞭挞(t)唱喏(r) 自给自足(j)答案B解析A“落”读lu。C.“与”读y。D.“剽”读pio。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

11、,指北方边关答案C解析老病:年老且生病。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义。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答案A解析应为其晚年时期作品。二、文本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12、凭轩涕泗流。结合诗作,谈谈诗作是如何将“情”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答:_答案首联两句,即揭示登楼的题旨,写自己夙愿终偿的欣喜之情。颔联两句,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吴楚而浮乾坤,这是形容楼前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吴楚之地好像被这个大湖分为两半,洞庭湖太广大了,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着,不论白天还是夜晚。这四句,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写景,与情不相关,下四句只写情,与景不搭界。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衬,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颈联两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当时杜甫从蜀中东下,在岳阳楼

13、上必然想起吴楚的亲友,故“吴楚”跟“亲朋”连接起来了。他出峡之后,长期在水上漂泊流浪,所以看到“乾坤日夜浮”的泱泱大水,就跟自己“老病孤舟”的凄惨晚景联系起来了。此处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阔景就是如此有机结合的。中间这两联,上联侧重景,下联侧重情,而又连为一体,以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艺术效果极为佳妙。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比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宽,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志消沉。三、课堂延伸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

14、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解析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