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447684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8.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pt课件(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1,营养是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健康成长的关键。婴幼儿(0-3岁)生长发育迅速,是人一生中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合理营养将为一生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对于某些成年或老年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等)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2,一、婴儿的生理特点,1. 生长发育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增长和功能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其中营养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3,婴儿期指从出生到1周岁以前,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首先表现为体重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半岁以内

2、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加0.6kg,半岁至1岁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加0.5kg。在出生5-6个月时体重可增至出生时的2倍,而1周岁时将增加至出生时的3倍。 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4,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婴儿期内身长平均增长25cm,1周岁时将增加至出生时的1.5倍。 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婴儿期内头围平均每月增加1cm,而且这一时期脑细胞数目持续增加,至6月龄时脑重增加至出生时的2倍(600-700g),至1周岁时脑重达900-1000g,接近成人脑重的2/3。,5,头围过大病变可能性增加 婴儿头围过大脑

3、积水、脑部肿瘤、脑炎等疾病病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这要结合婴儿的其它异常反应,如烦躁、哭闹等,并进行辅助性检查后才能确诊,但婴儿的头围过大确实是值得特别重视的。,6,头围过小可能预示疾病 婴儿头围过小的话,也预示婴儿的脑发育有一定问题。同时结合其它表现,如抬头、坐等均不于同龄婴儿,那医生就要判断婴儿是否有脑发育迟缓。如果婴儿的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婴儿头围2个、甚至3个标准差,那么也可能存在着一些器质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小头畸形、脑发育落后、脑萎缩等,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7,胸围、上臂围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迅猛增加,胸围出生时小于头围但迅速增长,至1周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并开始超过头围,上

4、臂围在婴儿期由11cm增长至16cm。,8,2. 消化和吸收 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是其被机体利用的关键,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状态将直接影响营养素的利用。婴儿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功能不够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都受到一定的限制。,9,婴儿口腔狭小,出生时唾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全,同时唾液内淀粉酶也逐渐增加,6个月以后唾液的作用增强。 牙齿是食物消化过程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婴儿时期正是乳牙萌出的阶段,乳牙共20个,一般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乳牙的萌出通常有一定的顺序。,10,胃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婴儿期胃呈水平位,贲门处肌肉约束力较弱,而幽门处肌肉较紧张。胃蛋

5、白酶活力弱,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容量较小,出生时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增加到100ml,6个月后为200ml,1岁以后可增加至300-500ml。,11,喂养不当、奶前哭闹、吸空奶瓶、吮手指都可以造成大量空气吞入婴儿胃内,引起奶后溢乳。喂奶后体位变动可使婴儿溢乳。遇到溢乳的婴儿,应该区别是生理性溢乳还是病理性呕吐。许多疾病,如饮变质牛奶、胃肠炎、溃疡病、脑膜炎、幽门先天性狭窄等,均可造成病理性呕吐。这种呕吐量较多,较频繁,伴有奶块,有时呈喷射性。这就应到医院及早诊断。,12,对生理性溢乳婴儿,喂奶后要轻轻抱起,使之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胃内气体排出,再轻轻放下,取右侧卧位

6、,头部稍抬高。一般到人月以后就较少发生了。,13,新生儿肠管总长度约为身长的6-8倍,但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蠕动能力远不如成人。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14,二、婴儿的营养需要,婴儿时期生长发育迅猛,代谢旺盛,需要得到足量优质的营养素供给,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喂养不当,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影响机体的抵抗力和健康

7、成长。,15,(一) 能量 婴儿的总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排泄耗能和组织生长发育消耗能量(储存能量) 婴儿时期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大约占总能量的60%,每千克体重每天约需要55kcal。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约占婴儿每日能量消耗的5%-10%。,16,活动消耗能量主要是指肌肉活动消耗的能量,婴儿活动较少,仅仅是啼哭、吸奶和简单的四肢活动,因此消耗能量较少,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20kcal。 排泄能量指的是未被消化吸收的能量,主要由于少量蛋白质和脂肪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所引起的能量丢失,约占基础代谢能量的10%左右。,17,储存能量是婴儿特有的能量消耗,指身

8、体生长所需的能量,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出生后头几个月,这部分能量占摄入能量的1/4-1/3,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15-20kcal,1周岁末约需要5-15kcal,以后逐渐降低。,18,能量供给不足时,其他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会受到影响,同时机体还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来满足生理需要,因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活动力减弱或消失,甚至死亡;能量供给过多可导致肥胖症。因此,能量摄入应与需要平衡。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能量每日摄入量为95kcal/(kg.bw)。,19,(二) 宏量营养素 1. 蛋白质 婴儿正处于生长阶段,要求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来提供其氨基酸需要,以维持

9、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 膳食蛋白质供给不足时,婴儿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消化吸收障碍、肝功能障碍、抵抗力下降,消瘦、腹泻、水肿、贫血等症状。婴儿的肾脏及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过高的蛋白质摄入常会引起便秘、肠胃疾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现象。有时大量喂蛋白食品,超过生理需要和胃肠负担也会引起腹泻。其特点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刺鼻臭鸡蛋味。,20,干瘦型/单纯饥饿型marasmus,21,低蛋白血症型 Kwashiorkor,22,婴儿的蛋白质需要量是以营养状态良好的母亲喂养的婴儿的需要量为标准来衡量的。在充足母乳喂养时,婴儿蛋白质摄入量相当于1.6-2.2g/(kg.b

10、w),其他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低于母乳蛋白质,因此需要量要相应增加。 中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建议:婴儿蛋白质RNI为1.5-3.0g/(kgd)。,23,2. 脂肪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摄入过多和过少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都不利。脂肪摄入超过限度,会影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影响钙的吸收;由于脂肪摄入量过多,大于婴儿胃肠消化能力而引起腹泻(又称脂肪泻)。其特点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灰白色稀便或糊状,量较多,外观似奶油,内含较多奶块或脂肪滴,臭味较重。,24,脂肪摄入过低,会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以及过量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摄入。各种食用脂肪中含的脂肪酸有40多种,但有些必需脂肪酸必须直接

11、由食物提供,缺乏时就要影响身体健康。有些婴儿皮肤干燥,容易发生湿疹和伤口不易愈合,这与脂肪摄入较少有关。在视觉的发育过程中也离不开脂肪,缺乏必需脂肪酸会使视力发育受影响。,25,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适宜比例6月龄以内为45%-50%,6月龄-1岁为35%-40%。,26,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供给婴儿能量,帮助机体蛋白质的体内合成以及脂肪的氧化,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如能早期给婴儿添加适量的淀粉,可以刺激唾液淀粉酶的分泌。但如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则会在肠腔内发酵过强,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腹泻。如果伴有蛋白质摄入不足,还会出现虚

12、胖或水肿等营养不良表现。同时不应养成婴儿爱吃甜食的习惯,以预防龋齿发生。,27,(三) 微量元素 微量因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婴儿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矿物质 钙:婴儿出生时体内钙含量占体重的0.8%,到成年时增加为体重的1.5%-2.0%,这表明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贮留大量的钙。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缺钙。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钙AI前6个月为300mg/d,6个月-1周岁为400mg/d。,28,铁:铁供应不足可以导致缺铁性贫血,患病高峰年龄主要是6月龄至两岁的婴幼儿。缺铁除了引起血液系统的改变以外,还可影响婴幼儿行为和智能的发育,严重贫血可以增加婴幼儿的死亡率。婴儿

13、出生后体内有一定量的铁贮备,可供3-4个月之内使用,母乳含铁不高,婴儿在4-6个月后即需要从膳食中补充铁。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铁AI为10mg/d。,29,锌:对机体免疫功能、激素调节、细胞分化以及味觉形成等过程有重要影响。婴儿缺锌可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味觉异常或异食癖、认知行为改变等。新生儿体内有较好的储备,人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锌RNI前6个月为1.5mg/d,6个月-1周岁为8mg/d。,30,为了婴儿不出现缺锌症,产妇应忌吃过量味精。如果乳母摄入高蛋白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味精内的谷氯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婴儿,尤其是12周内

14、的婴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组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从而导致婴儿锌缺乏。这样,婴儿不仅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31,碘:对机体生长发育、激素调节、智力发育等过程有重要影响。由于碘不足而影响了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我们称为碘缺乏病(IDDs)。IDDs虽然可以影响各个年龄组,但影响严重的主要为胎儿、新生儿与婴儿。其影响主要为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迟缓,早期治疗可以纠正碘缺乏的影响。婴儿缺碘可引起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害,即克汀病。孕妇和乳母如不使用碘强化食品,婴儿则易出现碘缺乏病。 中国营

15、养学会推荐:婴儿碘RNI为50g/d。,32,婴儿期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RNI或AI),33,(二) 维生素 几乎所有的维生素在缺乏时都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A:婴儿维生素A摄入不足可以影响体重的增长,并可出现上皮组织角化、干眼病、夜盲症等缺乏症状;但维生素A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表现出呕吐、昏睡、头痛、皮疹等症状。,34,孕妇过量服用维生素A可使婴儿在胚胎早期受到损害,导致新生婴儿畸形,如兔唇、脑积水和严重心脏缺陷。这些过量摄入维生素A导致的畸形在每57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例。 现在的一些维生素补剂一片所含的维生素A就超过1万国际单位。不过,摄入胡萝卜素可能会安全一些,因为胡萝卜

16、素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量而转变成维生素A的,一般不会造成损害。,35,上皮组织角化,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维生素A AI 6个月-1周岁为400gRE/d。,36,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就是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因此,应给婴儿适宜补充维生素D并且应多晒太阳。但应该注意的是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产生对健康成长不利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维生素D RNI为10g/d。,37,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1岁内小儿,尤以3-9个月发病率最高,冬春季多见。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致血中游离钙降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 典型症状: 1惊厥:为婴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常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种,长者达数十分钟。 2手足搐搦:幼儿和较大儿童多见。发作时神志清,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足踝部跖屈,足前部内收。 3喉痉挛:多见于婴儿期。,38,其他:B族维生素中的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能够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其需要量随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