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9875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边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63分)和第卷(非选择题37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47小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6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4分,共63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

2、伦常方面一致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知识点】宋明理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养心”、“诚”、“明”是儒家的思想其目的是维护社会伦理,A项表述正确;从材料中周敦颐的话可得出B项;从材料中孟子的话可知C项表述正确;孟子所说的“心”仅指思想,陆王心所说的“心”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D项表述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2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

3、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以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对应甲;“严格惩罚”是法家思想,对应乙;“自我觉悟”是道家思想,对应丙。故选A。【答案】A3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是“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的标志,A项排除

4、;“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即大学,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与儒学教育无关,B项排除;汉武帝设立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项正确;隋朝开创科举制,网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它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不是学校,D项排除。故选C。【答案】C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5、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知识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汉武帝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刘非服从自己的统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的观点适合于此。A项为老子的观点,B项为韩非子的观点,D项为朱熹的观点,以上三项均排除。故选C。【答案】C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

6、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经济变革决定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显著变革引起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社会矛盾、阶级关系、人才、思想、制度都会发生变化。故选D。【答案】D6“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7、材料“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的信息体现的是“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对君主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A项是理学思想;B项是心学思想;材料体现的是唯心思想而D项是唯物思想,均排除;C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答案】C7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柳宗元认为佛“不与孔子异道”、“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即佛教是不应排斥的。所谓“合”

8、,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佛家之戒律与儒家之礼仪相近,二是释氏重孝,更是与儒家相通。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8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文字“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说明了理学的博

9、大精深;材料文字“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体现了理学的封闭性。AD两项表述符合材料意思但过于片面,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答案】B9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

10、学【知识点】宋明理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文字“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排除启蒙运动即A项排除;根据材料文字“希腊罗马作家”、“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8世纪之后是唐宋时期,正是理学兴起和发展的时期,B项正确;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宗教改革依然是神圣的、以上帝为中心的,C项排除;汉代儒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D项排除。故选B。【答案】B10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

11、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 B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依据材料文字“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知,朱熹强调理学原则的生活化,即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1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

12、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明朝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明朝民主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本题要抓住“本质”、“时代发展要求”等关键词,“本质”应该优先从经济基础去理解,与民主批判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时代发展要求”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对应的思想主张是发展工商业经济。A项是明中叶后李贽思想主张,CD两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

13、主张,但都不是经济方面,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1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黄宗羲、唐甄等早期启蒙思想家。一定思想是一定经济的反映,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就是明清之际

1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13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B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D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材料中的顾炎武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缺陷,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容易割据一方,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但郡县制要比分封制进步,A项表述正确;“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表明作者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B项表述正确;作者反对君主过于集权,但不反对君主制,C项表述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农民的压迫问题,D项表述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14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