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9406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23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35页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35页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35页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35页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课:高等教育心理学(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讲:黄安云,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A、大学生 B、大学教师 C、师生交往系统和教育教学环境及其它相关心理问题,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追溯,

2、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追溯: 20世纪初,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美国):以三卷本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人性论 学习心理问题 差异心理问题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中均有体现。此外还涉及到教学心理问题。,(二)西方教育心理学思想,二、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1、促使教育心理学独立的直接力量是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2、实验学派代表人物 德国:莫依曼(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和拉伊 法国:比奈和西蒙,3、诞生标志:1913年,公认的教学心理学创始人美国桑代克出版了三卷本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与个体差异) 桑代

3、克教育心理学特点:一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二是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二)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科学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1)联结派: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注重外部现象与条件而忽视内部过程与条件。 (2)认知派: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注重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 (3)联结认知派:承认联结是心理现象发生机制,但联结存在一个“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4)人本主义:尊重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与人的差异;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4、”;强调以学习者中心的学习观;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 (5)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2、科学教育心理学在前苏联的发展,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五)教育性原则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艾伯特实验,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无条件刺激是

5、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因此,,华生得出结论: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分化开来,形成分化的条件情绪反应。例如,除条件刺激白鼠外,其它刺激单独使用时都不以敲击声来强化,则扩散消失,只对白鼠保留

6、反应。,当年华生(J.B.Watson)为了研究儿童的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使这个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东西都产生了畏惧心理,实验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这在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该竭力避免。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涉及人类被试,又以儿童青少年被试为主,因而更应遵循教育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应特别避免不良外部刺激对被试心理的影响。,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方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二)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

7、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其特点是控制,即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调查法:通过收集被试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访谈、调查有关材料、问卷法等。 (四)个案法:收集特定个人的各种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 (五)测量法: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第二 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第一节 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一、人类心理界说:,二、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认知过程(感觉是人认识活动的起点) (一)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体验是其的基本特征) 意志过程 心理动力系统(个性

8、倾向性): 动机、需要、兴趣、价值观 (二)个性: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第二节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与教育,一、高校学生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外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后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趋于完善和成熟,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成年人的水平。,1、身体形态:由生长发育期进入生长稳定期,各项生长指标增长缓慢。 2、身体机能:内脏器官与机能趋于成熟,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运动系统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 3、性成熟:大学生内分泌腺的发育已达到稳定和成熟,生殖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并具备了生殖能力。,二、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大学生的心智日趋成熟,各

9、种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 大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上达到成人水平,整个记忆达到逻辑记忆发展的顶峰,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大学生的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且不断社会化,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衡,但还不够稳定和成熟,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是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大学生社会化水平明显也提高。,(二)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入学适应(一个学期左右) 2、稳定发展阶段 3、准备就业阶段,新特点,1、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 2、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生欲望; 3、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现代意识; 4、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三、大学

10、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1、多开展体育活动 2、加强心理卫生指导 3、教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4、培养高尚的情感,进行情绪稳定教育 5、引导学生合适自我评价,确定自我目标,追求自我实现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7、开展朋辈心理辅导 8、因材施教,思考:作为高校教师,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1、改革传统教育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2、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3、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心理咨询 4、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5、抓好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一、学习的界说: (一) 广义的学习是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

11、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经验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二)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两个特点: 1、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二、学习的分类,(二)学习的类型,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分类: (1)布卢姆从教育目标对学习的分类: 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

12、、技能领域的学习。 (2)认知领域的学习六个等级: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依据学习结果进行的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力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3、依据学习内容的分类,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 (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 学习的主要理论,一、联结型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联结(形成反应、习惯);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意识的中介; 3.重视对学习的外部条件与过程的研究,忽视内部过程与条件。,(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

13、始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联结,学习中尝试错误,同时实现联结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 1、准备律:当学习者有了学习的心向(需要、兴趣)时,学习就会产生满意感,否则就会烦恼。 2、练习律:形成联结后若得到练习,联结就会得到加强,否则就会减弱。 3、效果律:建立的联结并发或伴随满意的情况时,联结的力量就会加强。(如奖赏的作用),(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首创者,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1、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应答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又叫引发反应;(狗流口水) 操作行为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又叫自发反应。 在日

14、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意义,强化: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强化物: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负强化是指由于某个刺激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强化的形式: 1、即时强化与延时强化(即时优于延时) 2、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部分优于连续),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二、认知型学习理论,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认知结构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即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

15、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或取消。,(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该学习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科勒、考卡夫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不是联结起来的表象的简单集合,他们重视知觉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创造性思维。其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地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学习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组织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1、在学习中存在着两种结构,一种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由动作、映像和符号三种表

16、征构成;另一种是学科的知识结构。 2、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把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基本结构,即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学习也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但学科基本结构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奥苏泊尔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材料学习的研究,他的基本观点是: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言语的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非认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同化过程 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被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增加了新的内容。,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材料的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学习者能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 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观念,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