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9309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念变革中师德建设.(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问题 教师一定要有师德吗? 从“范跑跑”事件说开来,大家看法 范跑跑行为引发师德 大讨论 震区范跑跑遭网友恶搞.flv 跑之正当性何在.doc,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建设具有显性的功利价值和隐性的人文价值。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的师德建设所体现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功利价值,人文价值失落已经危及中国的基础教育,人性关爱严重缺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处理好师德建设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辩证关系,促进教师和谐发展。,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一、师德建设的价值: 1、显性的功利价值: 师德建设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发展,从而满足经济社会

2、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师德建设促进了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满足了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师德建设促进着人类优秀文化的传递、延续和发展 师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师德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2、隐性的人文价值 (1)对于古典历史有相当的积累,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守经答变,返本开新; (2)对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的发展和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3)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拒斥对人的物化和兽化; (4)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个性,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与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

3、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面对面志愿者卢安克(2009.12.27)-320x240.Flv (5)对于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直觉与灵性给予深切关注,内心感受灵敏、丰富、细腻与独特,并能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6)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7)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8)具有理想主义倾向,追求完美; (9)具有终极关怀和博爱情怀,能对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一类的问题做严肃的追问; (10)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另类”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 (11)能够自觉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 即

4、向善,向美。,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二、师徳建设现状审视 、教师追求人文价值不够主动 人文价值的意义呈现为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人性的关爱。 现实的矛盾是:对生活意义的思考、人类命运的关怀、未来理想的追求,都属于形而上学(即哲学)的范畴,并不能给主体以实际的功利满足,追求的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必然导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人需求、崇尚个人实力和利字当头、两耳不闻窗外事。 2、对中国传统文化德性文化的偏见 3、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泛滥,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三、全面认识师德建设价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师德的重要性

5、2、更新教育理念 3、注重学习 4、积极反思,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市场经济双重效应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冲击传统的师道尊严 2、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生成师生的自主人格 3、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本质上要求生成教师竞争与协作的精神品质,(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差异与碰撞 1.多元文化并存要求教师具有文化敏感性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2.多元文化生成的多元价值取向直接挑战师德自律 学会选择道德建构的主要标志,第一讲 教师师德建设的价值,(三)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1、“民主法制”规

6、定教师的道德底线; 2、“公平正义”呼吁师德的时代使命 3、“诚信友爱”形成教师立德的根基 4、“活力”、“有序”呼唤师德建设的发展性、开拓性 5、“可持续发展观”启示建构生态师德建设理念,第二讲 何谓师德,一、关于师德: 1、师德的内涵: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创造性、社会性、无私性 的特点。,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书育人的原则: 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是教师基本的职责和任务 。礼记指出:“师也者,教之

7、以事而喻诸德也。” (2)乐教勤业的原则: 以从教为乐,乐此不疲。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乐”之一 (3)以身作则的原则: 人格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3、师德楷模、熠熠生辉 “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孔子;“言行一致”的墨子;“反省、知耻与改过”的孟子;“传道、授业、解惑”的韩愈;“存天理、灭人性”的朱熹;“知行统一、行重于知”的王夫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 我们的邹中柱老校长。 一代代先贤先哲教育巨匠成为中国千千万万教师心目中的师德典范,其行磊磊,其言谆谆,时至今日,仍然是熠熠生辉、耀眼眩目。,二、新时代的师德 1、新师德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8、背景 (1)在国际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对整个道德领域乃至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全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变化,对教师的道德规范与观念产生冲击和挑战;,(3)民主、平等、自由、竞争、主体精神等现代价值观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充实、更新和重新构建的要求; (4)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需要专业合作、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专业伦理、专业义务和专业责任。,2、新时代的师德特征 师德集中地表现为德性,教

9、师需要进行德性塑造,完善自身人格,获得道德生命的成长。新的背景下,要充分重视和关注以德性为基础的师德建设,形成“培养德性为主,遵循规范为辅”的师德建设格局,使师德建设更具有人本性、专业性、公正性特征。 (1)师德的人本性特征 (2)师德的专业性特征 (3)师德的公正性特征,三、师德建设的德性要求和规范要求 1、倡导人文精神 2、倡导法制精神 3、倡导敬业精神 4、倡导科学精神 5、倡导协作精神 6、倡导自律精神,四、师德建设的基本策略 师德建设的策略设计基于教师的德性完善和规范养成。从德性完善的思路出发,师德建设的要旨在于通过教师的反思、体验、领悟,形成教师的理想人格,进而达到完善德性的境界;

10、从规范养成的思路出发,师德建设的要旨在于通过规则、制度、考核等外部措施让教师遵守道德底线。,(1)完善德性 完善德性的必要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 孔子的训诫: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 不忧贫。 大学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已经遭到挑战,教师的道德选择也具有了多元性。 思考:范跑跑事件所表明的中国基础秩序问题,三,教师是追求卓越和崇高的职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

11、、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挡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完善德性的途径,反思: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体验:个体或群体的道德体验 领悟:感受崇高,见贤思齐,追求卓越,(2)规则、制度、考核:促进规范养成 师德是一种职场规范,作为规范,师

12、德建设必须科学化、制度化,必须建立一套限制性禁令、约束性措施和惩罚性条文,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保证教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因此必须做到:首先,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师德规范;其次,以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抓手,狠抓工作重点;最后,以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师德考核工作。,社会互动的一种类型:控制,反思:用制度来控制是否有必要? 实例一:某博导的讲学,台下的老师人数寥寥手机铃声此起彼伏。 实例二:某系教师列会,一边是领导强调大家把手机关掉,一边是手机铃声一片,看起来,老师忙得不得了。 实例三:当不要求学生悉数到场,有兴趣者参加时,英语角活动的惨状,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

13、一、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的概念: 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持的思想观念或哲学观念。 2、教育理念的特性:根本性、坚定性、历时性、前瞻性 3、教育理念的作用:基石和代表作用;约束和指导作用。,教育理念的表现,校训 说过去的教授与现在的教授,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二、新的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理念 2、终身教育理念 、是终生性的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是全民性的教育;、是灵活性的教育;是实用性的教育。 3、合作教育理念 4、“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三、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1、教师角色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

14、家比德尔将教师 的角色界定为如下三种类型: 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故此,教师角色可作如下理解:,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 教师角色有以下特点: 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教育成果的延时性和无形性) 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灯塔、火烛、园丁) 教师角色存在的多重性。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父母、朋友、研究者,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2、对现实教师角色的反思

15、 教师是传统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讲,学生听;(信息单向传输,教师是“代理人”、“供应商”) 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控制与监督下被迫被动学习;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关注不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均由教师决定,学生无自主权,只是彻底的接受与“应试”。 教师是课程计划的机械执行者 教师是教学的管理者(“模式化”、“产品化”缺乏个性) 教师是学生的裁判者(评价手段僵化单一、唯分数论),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3、新时代的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师的工作内涵应大大丰富和拓展,教师角色必须重新定位,其

16、角色内涵应包含以下内容: 教师是学生道德成长和人文浸染的引导者; 教师是网络时代知识的组织者和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师是课程构建的管理者和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发展的助长者; 教师是娴熟的社会工作者和团队沟通的专家; 教师是教育行动的研究者。,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四、关注教师角色转变,促进教师道德成长 (1)解读教师角色,确立新理念,生成现代专业精神: 教师价值观、学生观、教育观、职业道德与人格的综合反映。 (2)扮演教师角色,实践演练,践履师德规范 (3)反思教师角色,唤醒角色意识,提升师德师表形象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4)树立教师角色典范,典型引路,推进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第三讲 教育理念转变与师德建设,教师角色应实现下列转变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由“信息源”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