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上传人:江****家 文档编号:61386623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燃烧和爆炸与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吉林石化公司爆炸松花江水污染事故,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吉林石化公司爆炸,11月13日,101厂再次发生爆炸时冒出黄烟,松花江水污染,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工停车时,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随之空气被抽入负压操作的T101塔,引起T101塔、T102塔发生爆炸,随后致使与T101、T102塔相连的两台硝基苯储罐及附属设备相继爆炸,随着爆炸现场火势增强,引发装置区内的两台硝酸储罐爆炸,并导致与该车间相邻

2、的55#灌区内的一台硝基苯储罐、两台苯储罐发生燃烧。 爆炸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事故还造成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秦皇岛骊骅淀粉车间爆炸,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 四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107人,其中39人平安,19人 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较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淀粉糖行业前20名、是中国淀粉及淀粉行业中综合生产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现有员工3300人,总资产10亿元人民币,事故地点为该公司4号车间包装工段,3号车间和4号车间的淀粉乳在该车间干燥和包装,从该车间输出成品。,秦皇岛

3、骊骅淀粉车间爆炸,炼油化工企业典型事故类型统计表,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1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4.1.1 燃烧概述 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如:,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以下反应,哪些可能是燃烧反应? 2H2 + O2 2H2O C + O2 CO2 2Fe + 3Cl2 2FeCl3 2Fe + 6HCl 2FeCl3 + 3H2,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物质燃烧的三要素, 燃烧的条件,以上为燃烧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首先,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比例;其次,点火源要有一定的强度(温度和热量

4、)。,燃烧四面体学说:连锁反应不受抑制,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包括: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可燃物,点火源,助燃物,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常见的助燃剂:空气、氧气、氯气等氧化剂。,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包括明火、电火花、摩擦与撞击、高温体、雷电等,4.1.2 燃烧要素,1. 燃料 防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考虑燃烧的物质,即燃料本身 处于蒸气或其他微小分散状态的燃料和氧之间极易引发燃烧 排除潜在火险对于防火安全是重要的 2氧和热 处理在通常温度下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起火的物料,把这些物料与空气隔绝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经常需要调节和控制释放出的热量,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3.

5、火源 明火 电源 过热 热表面 自燃 火花 静电 摩擦,4.1.2 燃烧要素,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1.3燃烧形式、类型 按可燃物质存在的状态,物质的燃烧类型,非均相燃烧,混合燃烧,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燃烧类型,液、固燃烧,气体燃烧,均相燃烧,可燃气体同助燃气体预先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可燃气体从容器或管道中喷出,同周围的助燃剂相互接触扩散而产生的燃烧,液体蒸发为气体、固体要先熔化然后再蒸发为气体而进行燃烧。,由热分解产生可燃烧的气体而发生燃烧。,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按燃烧的类型和剧烈程度的不同 闪燃 点燃 自燃,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

6、面所产生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产生瞬间的燃烧。 闪点:可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汽足以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闪点越低。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45的液体。,表4-1 常见液体的闪点分类级别表,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闪点的测定: a.闭杯法: 闪点闪点-40的石油化工产品闪点的测定,可用低温闪点测定仪,按国 标GB7634-87的规定测定。,点火源大小与点火源离液面的距离; 加热速率; 试样的均匀度; 试样的纯度; 测试的容器; 大气压力的影响,常见的闪点如无说明系指闭杯式测定值,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点燃(着火):在助燃剂充足

7、的条件下,可燃物与明火接触能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移去以后仍能保持燃烧的现象。 燃点:着火点或火焰点。可燃物质被加热到超过闪点温度时,其蒸汽、助燃剂气体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并能持续燃烧5min以上时的最低温度。,物质的闪点在100以下时,二者相差不大;但对于可燃液体,特别是闪点100以上的,两者相差30以上。,一般说来,燃点比闪点高510,易燃液体的燃点与闪点很接近,仅差15。,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自燃:可燃物质不需要接触火源便能着火的自发燃烧现象。 自燃点:可燃物质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自燃点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a.压力:压力

8、越高,自燃点越低。 b.浓度:当混合物的比例符合该物质氧化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时,其自燃点最低。 c.容器的影响:容器的直径、材质以及表面状态对自燃点都有影响。 d.添加剂或杂质 e.固体物质的粉碎程度 f.分子结构的影响,.同系物:分子量增加而自燃点减小。 乙醇的自燃点为422,丙醇的自燃点为405。,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同系物:分子量增加而自燃点减小。 乙醇的自燃点为422,丙醇的自燃点为405。,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正构与异构物:正构物自燃点异构物自燃点。 正丙醇的自燃点为540,而异丙醇的自燃点为620。,.同系物:分子量增加而自燃点减小。 乙醇的自燃点为422,丙醇的自燃点为405。

9、,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正构与异构物:正构物自燃点异构物自燃点。 正丙醇的自燃点为540,而异丙醇的自燃点为620。,.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点相应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点 乙炔的自燃点为305,乙烯的自燃点425,乙烷的自燃点515。,.同系物:分子量增加而自燃点减小。 乙醇的自燃点为422,丙醇的自燃点为405。,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正构与异构物:正构物自燃点异构物自燃点。 正丙醇的自燃点为540,而异丙醇的自燃点为620。,.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点相应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自燃点 乙炔的自燃点为305,乙烯的自燃点425,乙烷的自燃点515。,.苯系化合物的自燃点相同碳原子数的脂肪族碳氢

10、化合物的自燃点。 苯(C6H6)、甲苯(C7H8)的自燃点分别高于己烷(C6H14)、庚烷(C7H16)的自燃点。,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表4-2 油品的自燃点与闪点的比较,液体油品比重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1.4氧指数 氧指数:临界氧浓度(Critical Oxygen Concentration , COC),是指能维持固体材料进行有焰燃烧的在O2-N2系统中最低氧气浓度(v%)。 COC是固体材料可燃性进行评价和分类的一个特性指标。COC越高,材料不易着火,阻燃性能好。 材料的氧指数可按GB2406-8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1.5最

11、小点火能量 引起处于爆炸范围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着火所需的最小能量。 可燃混合气点火能量取决于该物质的燃烧速度、热传导系数、可燃气的浓度、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等。 当可燃混合气的组成接近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例时,所需的最小点火能最小。,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2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4.2.1燃烧过程 气、液、固燃烧过程 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的热量,便能燃烧,其燃烧速度很快。 可燃液体:首先发生蒸发,在火源作用下,然后蒸汽氧化分解,进行燃烧。,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2.1燃烧过程 气、液、固燃烧过程,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如木材的燃烧: T110,只放出水分 T=130,

12、开始分解 T=150,变色 150T200,分解产物主要是水和CO2,不能燃烧 T 200,分解出CO、氢和碳氢化合物,木材开始燃烧。300时析出的气体产物最多,燃烧最激烈。,物质的燃烧过程可表示如下:,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图4-1 物质燃烧过程,图4-2 物质燃烧时的温度变化,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T初:可燃物的初始温度。加热的大部分热量用于熔化或分解、气化上,故可燃物温度上升缓慢。,T氧:可燃物开始氧化的温度。由于温度尚低,所以氧化速度不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克服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此时停止加热,仍不能燃烧。,T自:为理论自燃温度。氧化所产生的热量与系统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平衡。若继续加热

13、,使温度稍微上升一点,氧化所产生的热量大于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此时即使停止加热,温度也能自行升高,此平衡点的温度为理论自燃点温度, T自为实测的自燃点。为诱导期。,T燃:物质的燃烧温度。温度升至此点,就出现火焰并开始燃烧。, 物质受热燃烧时的温度变化,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诱导期:从T自到T自之间的延滞时间(着火延滞期)。 诱导期越短,说明物质越易燃烧。,式中,-诱导期或着火延滞期,s; p-混合气的压力,MPa; T-器壁温度,K,混合气压力大,温度高,则诱导期则短,混合气易燃。,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2 燃烧机理 燃气燃烧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符合基本的化学规律。近代用连锁反应理论来解释燃

14、烧机理。 连锁反应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都由3个阶段组成,即链的引发、链的传递和链的终止。,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连锁反应速度表达式: F(c)-反应物浓度函数 fs-链在器壁上的销毁因子; fc-链在气相中销毁因子; A-与反应物浓度有关的函数 -链的分支,在直链中=1,在支链中1。,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4.3 燃烧的特征参数 4.3.1 燃烧温度火焰温度(见表4-3) 4.3.2 燃烧速率 1、气体的燃烧速率 气体扩散燃烧,其燃烧速率取决于气体的扩散速率。 混合燃烧,燃烧速率则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混合燃烧速率要比扩散燃烧速率快得多。 气体的燃烧速率表示方法:

15、常以火焰传播速率来衡量。,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v :火焰位移速率,m.s-1; t:时间,s; s:位移,m;,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火焰传播速率的测定:,影响火焰传播速率的因素: 可燃物性质 某些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直径为25.4mm的管道中燃烧时,火焰传播速率的试验数据列如表4-3:,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管径 管径,火焰传播速度。但当管径达到某个极限值时,速度就不再增加了。 管径,火焰传播速度。在达到某一小的直径时,火焰就不能传播了。阻火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 表2-4 甲烷和空气混合气在不同管径中的火焰传播速度cm/s,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混合气中可燃物的浓度 存在最佳值 混合气的初始温度 初始温度,火焰传播速率 混合气的压力 P ,火焰传播速率,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2、液体燃烧速度 液体的燃烧速度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 燃烧速度表示方法: a 液体燃烧的重量速度 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烧掉液体的重量表示,kg/m2液面.h,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2、液体燃烧速率 液体的燃烧速率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率。 燃烧速率表示方法: a 液体燃烧的重量速率 b 液体燃烧的直线速率 以单位时间内烧掉液体层的高度来表示,cm液层高/h,第四章 燃烧与爆炸,2、液体燃烧速率 液体的燃烧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