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经典5s管理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82613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很经典5s管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很经典5s管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很经典5s管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很经典5s管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很经典5s管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很经典5s管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很经典5s管理培训(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S管理培训,主讲:ZJ,序 言,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5S借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

2、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5S的起源和发展,定位不同 国内许多企业管理者将整洁、清爽认为是卫生问题,与生产是两回事。既然是两回事,自然工作忙时可以放在一边。或者当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时临时来一次全面

3、的大扫除,做给别人看。而日本企业管理者认为5S是现场管理之基石,5S做不好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因此将坚持5S管理作为重要的经营原则。 方法不同 国内许多企业热衷于口号、标语、文件的宣传及短暂的活动(运动),似乎相信在厂区多树立一些诸如“员工十大守则”就能改变一个人,提升人的品质。实际上根本就不能指望天天在一个没有行为约束、在工作细节上可以随心所欲、脏乱的现场环境中工作的人,能具有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的优良的工作作风。这种没有结合日常工作的空洞口号、运动,对提升人的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反观世界优秀企业,把5S看做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管理技术。5S明确具体做法,什么物品放在哪里、如何放置

4、、数量多少合适、如何标识等等,简单有效,且融入到日常工作中。5S既是一种管理文化,同时也是现场科学管理的基础。每天都在一个“对”、“错”一目了然的环境中工作,使得每个人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中日企业现场管理之差距 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何谓5S?,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 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职场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

5、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末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活动最为适合。,5S的定义,整理:在工作场所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 整顿:将需要的东西加以定位放置,并保持在需要时立即取出的状态。 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加以排除、丢弃,以保持现场无垃圾、无污染之态。 清洁:维持清扫过后的厂区及环境之整洁美观。 素养:通过活动,使每一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定、规则。即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身之总称。,5

6、S的效用,5S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 5个S,即: Sales、saving、safety、standardization、satisfaction 1、 5S是最佳推销员(Sales) 被顾客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对这样的工厂有信心,乐于下订单于口碑相传,会有很多人来工厂参观学习;整洁明朗的环境,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厂工作。 2、5S是节约家(Saving ) 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减少寻找的浪费,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 ;能降低工时,提高效率。,5S的效用,3、5S对安全有保障(Safety) 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职场,流物一目了然 ;遵守堆积限制,危险处一目了然 ;走道明确,不会造

7、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 4、5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Standardization) 3定、3要素原则规范现场作业 ;大家都正确的按照规定执行任务 ;程序稳定,带来品质稳定,成本也安定。 5、5S形成令人满意的职场(Satisfaction) 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 ;员工动手做改善、有成就感 ;能造就现场全体人员进行改善的气氛。,海尔总裁张瑞敏关于人的品质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8、上世纪40、50年代以前,日本制造的工业品因品质低劣,在欧美也只能摆在地摊上卖。但他们发明了5S管理方法,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养成了“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有规定按规定做”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对生产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企业如果想与国外企业竞争,应该像海尔一样大力推行5S管理,提升人的品质。,5S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5S之间的关系,第1个S整理,将有用的东西 定出位置放置,第5个S素养,第4个S清洁,第3个S清扫,区分“要用”与“不用”的东西,保持美观整洁,使员工养成良好习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不需要的东西彻底清扫干净,第2个S整顿,(SEIRI),SEITON,SEISO,

9、SEIKETSU,SHITSUKE,S,5S之间的关系,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和修养,则使企业形成一个所谓整体的改善气氛。,5S实施要点,整理: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整顿:正确的方法-3要素、3定+ 整顿的技术 清扫:责任化-明确岗位5S责任 清洁:制度化及考核-5S时间;稽查、竞争、奖罚 素养:长期化-晨会、礼仪守则,在实行5S活动时,只要一不留心,就会容易成为一种观念论,而不去实行,要记住:5S不是重结果的活动,而是强调使工作环境没有废品、设备十分清洁等,和人有关的行动,而且很难以分数或是等级来评量其效果的活动。,

10、严谨踏实,5S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1、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面生产管理)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 2、5S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5S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3、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入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4、5S是

11、现场管理的基础,5S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S推广手册,整理的含义,腾出空间 防止误用,目的,清理“不要”的东西,可使员工不必每天反复整理、整顿、清扫不必要的东西而形成做无聊、无价值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浪费。,特别说明,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含义,分类 识别状态,需要和不要基准,制定“要”和“不要”的基准表,并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和决议基准表,同时反省不要品产生

12、的根源。,所有已分类的需要品,要能在现场找得出来。经过仔细地调查,每日工作上所需要的数量,其实仅须少许即可。许多物品不是用不着,要不就是在未来才会使用到。现场里充斥着没有使用的机器、夹具、模具及工具、不合格品、在制品、原材料、配料及零件,架子、箱子、桌子、工作台、文件台、台车、栅架、栈板以及其他东西。 一个概略的判定原则,是将未来3 0天内,用不着的任何东西都可移出现场。,放置准则,非 必 需 物 品,无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折价变卖,转移为其他用途,涉及机密、专利,普通废弃物,影响人身安全、 污染环境物,另作他用,作为训练工具,展示教育,特别处理,分类后出售,特别处理,非必需品处理方法,在现

13、场选定某一区域,作为整理的场所。被指定为5S小组的成员到现场去,将红单挂在他们所认为不需要的物品上。红单的张数、序数越多、越大则越好。当无法清楚判定某一特定物品是需要或不需要时,仍将红单挂上。在作战结束时,此区域或许挂满了数百张的红单,好像是秋天的枫树丛林一般。 有时现场的员工也许会发觉,挂有红单的物品,事实上仍是需要的。员工必须提供所需此物的原因,否则,任何挂上红单之物,均需移出现场。没有任何理由需留置于现场的物品、未来没有明显需用的物品,以及没有实质价值的物品,都需予以丢弃。在未来的3 0天用不着,但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日内用得上的物品,则放置於适当的地点(诸如,辅料要放在仓库内)。超出现场

14、所需的在制品数量,应当送到仓库去,或者送回负责生产这些多余在制品的前工程去。,整理“红单运动”,红单作战样板,怎么有这么多的钱,套牢在这些未完成的产品上?,怎会做了这么多错误之事?,我们下订单给供应商的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采购人员下订单时,是依据什么样的信息?,生产单位与生产排程人员之间的沟通,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负责采购的人员,仅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间才下单?,为何我们的员工会在没有急切的需求之前,就开始生产在制品了?,他们是依据什么样的信息,来决定提早生产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需要的东西呢?,问5个为什么,就知道了。,五个为什么方法 The Five Why Method,发掘原因

15、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续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原因为止。此过程有时亦称为“问5次为什么”因为问了5次为什么,就很有发掘问题原因的机会。,例:假设你看到一位工人,正将铁屑洒在机器之间的通道地面上。 你问:“为何你将铁屑洒在地面上?” 他答:“因为地面有点滑,不安全。” 你问:“为什么会滑,不安全?” 他答:“因为那儿有油渍。” 你问:“为什么会有油渍?” 他答:“因为机器在滴油。” 你问:“为什么会滴油?” 他答:“因为油是从联结器泄漏出来的。” 你问:“为什么会泄漏?” 他答:“因为联结器内的橡胶油封已经磨损了。”,人们倾向于看到一个问题(在此例就是在地面上的油渍),就立下结论,而把

16、铁屑洒在上面,以为就此解决了每一件事情。,例,一旦去除不用之物后,则仅留下必要之物。在此阶段,必须决定零件、物料、在制品等必要物的最大存放量。,红色上限,红色下限,整理就是清理废品,把必要物品和不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 不要的物品彻底丢弃,而不是简单的收拾后又整齐地放置废品。,整理的难点,5S活动中的整理工作比较难,要克服一种舍不得丢弃而实际又用不成的吝惜观念。要有物品鉴别整理的能力首先要有丢弃的眼光和智慧。,A主要表现:不用的杂物、设备、材料、工具都堆放在仓库,使仓库变成杂物存放地;货架大小不一,物品摆放不整齐。 B、检查中常见问题: 虽然现在不用,但以后要用,搬来搬去怪麻烦的,因而不整理,造成现场杂乱无章; 对于大件的物品,好不容易才放到现有的位置,又要按照5S的要求进行整理,觉得过几天发完以后再调整位置,结果惰性成为习惯,难以改正; 个别员工的抵触情绪表现在,为什么别人管理的物品不如我的整齐都不指出,而偏偏就找出我的缺点,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