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82607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 新人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4 二氧化碳的制取(0.56分),1. (2012安徽12题7分)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杂质不与酸反应):,(1)仪器的名称是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C装置应当选择、中的_(填“”或“”),其作用是_。,图1,玩转安徽9年中考真题(20082016),锥形瓶,充分吸收生成的CO2,图1,图2,(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装置改成如图2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 。 【试题补充】2016.14(1);2015.12(1);2014.13(

2、3);2011.6A;2010.12(3)(4);2008.4A,【解析】(1)A装置中盛放的是石灰石样品和稀盐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依据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分析,因此需要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才不至于影响测定结果,应将导管伸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3)在装置A中,在反应开始前锥形瓶内会存有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测定的结果;而小华改进后的装置则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再通入锥形瓶内避免了装置A的缺点;同时不断地向发生装置中通入气体,也会使残留在锥形瓶内的二氧化

3、碳充分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专家猜押】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 (2)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特点 ,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长颈漏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反应物中一种是 固体(块状或颗粒状,不溶于水),另一种是液体,反 应在常温下进行,(3)证明B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4)某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做了如图C所示改进,原因是_(写化学方程式)。 【猜押链接】其他猜押试题见“精练版”P6第2、3、4、5题,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解析】(2)A中利用了多孔塑料隔板和长颈漏

4、斗组合,实验时关闭导管上的止水夹,反应产生的气体出不来,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中的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试管内的液面下降,当液面低于多孔塑料隔板时,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如果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试管内的气体出来,试管中的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中, 当液体高于多孔塑料隔板时,固体与液体接触发生反应,所以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由于本装置是通过控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与分离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实验时要求: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固体,这种固体应该是块状或颗粒状,不能是粉末状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需加热。(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需进行验

5、满,验满的依据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料,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瓶口,如果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4)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利用二氧化碳不溶于植物油,用植物油将水和二氧化碳隔离开来,利用排水法收集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实验突破,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2015.12;2014.13;2012.12;2011.6; 2010.12;2008.4),1. 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2010.12(3)第一空 解读:(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生成的 中混有氯化氢气

6、体。,(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3)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钾)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或碳酸钾)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剧烈不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及气体的收集。,2. 反应原理:_ 2012.12(1)第二空;2010.12(3)第二空。,3. 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2015.12(1)第二空。,解读:a.制取少量 的发生装置选图A装置; 制取较多 的发生装置选图B装置;,b组装仪器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_,形成“液封”,防

7、止气体从_处逸出。 (2)收集装置: 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C。 解读:收集装置中的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瓶底,否则不利于空气的排出(2011.6A;2008.4A)。 4. 主要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读:图A: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在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无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以下,长颈漏斗,图B:向长颈漏中加水淹没漏斗末端,再用手捂住锥形瓶,若水槽中的导气管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或锥形瓶)。 (3)收:收集二氧化碳。 (4)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

8、。,5. 检验和验满 (1)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010.12(4)。 注意: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 ,还有可能是 等。 (2)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气体已收集满(2011.6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口,6. 吸收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时导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014.13(3);2012.12(2)。 7. 其他常见装置,例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9、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 (3)若用E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则所装的药品是 ,气体应该从_(填“a”或“b”)口进入。,锥形瓶,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a,C,(4)为了得到纯净的 ,某同学在E装置中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你认为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_,补,充,设,问,不恰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法收集到二氧化碳,【解析】(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所以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且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长进短出,即由a端进入。(4)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净化二氧化碳时,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无法收集到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