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81780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周村生活垃圾及污泥处理方案设计-0716改(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 与污泥与污泥的的处理处理方案方案设计设计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二一二一四四年年六六月月 I 目录目录 目录 . I 第 1 章 设计概况、目标和设计依据 . 1 1.1 设计概况 1 1.2 设计目标 2 1.3 设计依据 2 第 2 章 生活垃圾产生及其源分类 . 3 2.1 生活垃圾产生 . 3 2.2 生活垃圾源头初次分拣 4 2.3 生活垃圾源头二次分拣操作 5 第 3 章 污泥产量及成分分析 . 6 3.1 污泥产量 6 3.2.1 污泥有机物的组成 . 6 3.2.2 污泥的无机物组成 . 7 3.2.3 污泥的流动相组成

2、. 8 3.3 污泥处理的技术需要 8 第 4 章 有机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混合好氧堆肥技术 . 9 4.1 好氧堆肥工艺 9 4.1 混合好氧堆肥方法 10 4.2 混合好氧堆肥技术和工艺流程特点 10 4.2.1 工艺流程 . 10 4.2.2 技术特点 . 12 4.3 堆肥产品指标分析 12 4.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或设计参数 13 4.4.1 主要经济指标 . 13 4.4.2 主要设计参数 . 13 4.4.3 技术先进性与效益分析 . 13 4.5 项目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4 4.5.1 生活垃圾收集率 14 4.5.2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14 4.5.3 生活垃圾处理率 1

3、4 4.6 方案附图和工程要求 . 14 4.6.1 平面布置图 . 14 4.6.2 场地分区与建设要求 . 15 4.6.3 场地设备配置 . 15 4.6.4 收集工具配置 . 16 4.6.5 操作人员配置 . 16 第 5 章 污水处理污泥减量与最终处理/利用 . 16 5.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概要 16 5.2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选择 17 II 5.2.1 土地利用 . 17 5.2.2 填埋. 17 5.2.3 污泥焚烧 . 18 5.3 污水处理污泥生物-太阳能联合干化处理 . 19 5.3.1 工艺流程 . 19 5.3.2 工艺特点 . 21 第 6 章 投资估算 . 22

4、 6.1 投资估算依据 22 6.2 投资估算 22 6.3 运行成本分析 23 附件 24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1 第第 1 章章 设计设计概况概况、目标目标和设计依据和设计依据 1.1 设计概况 园周村位于永康市南面,距市中心约 3 公里,东临南溪,南倚白云山麓,自 然景观清新秀丽,素有永康城市绿肺、后花园之称。全村现有农户 222 户,人口 565 人,村民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2012 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约 19000 元,村集体 经济收入 240 余万元。 先后被评为“永康市森林村庄”、 “永康市生态村”、 “浙 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

5、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 省特色旅游村”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综合开发规 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 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 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农村是整 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的良好环境,创建环保模 范城市就没有根本保证。 图 1.1 园周村村民居住条件良好,村道规整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2 1.2 设计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村镇生活垃圾的发展模式

6、,坚持生活垃圾处 理,环境效益领先、资源回收充分、经济负担适中、社会影响和谐,合理安排投 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多样化地发展村镇生活垃圾处理, 因地制宜地制定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 策略及相关技术方案。规范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优化适合于不同区域背景条 件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通过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科技计划,建立引导 各区域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工程技术及管理样本, 推动村镇生活垃圾的规范有序 发展。 本设计的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和谐社会为导向, 按照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控制污染、再生资源、合理投入、优化布局的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 落实和协调国家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各项要

7、求, 明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目标、 发展战略及国家的布局和推进措施, 形成适合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村镇生活垃圾处 理模式,合理配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资源,提高对村镇生活垃圾的管理能力,促 进村镇生活垃圾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为文明生态村建立物流循环系统 和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提供支撑条件。 污泥为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二次产物, 依据对园周村污水污泥成份及产量 的预测,明确污泥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 状及发展趋势,提出适合园周村实际情况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积极响应“十二 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使园周村污水污泥管理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 害化”的要求。 1.3

8、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 年 4 月 1 日; 4.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J/T 205-2013); 5.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CJJ/T 52-1993); 6.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CJJ/T 3059-1996)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3 7.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 102-2004); 8. 城镇垃圾农用质量控制标准(GB 8

9、172-87); 9.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 31-89) ; 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 11.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4284-84) ; 1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 13. 国内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调研报告 ; 14.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15.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 中共永康市委办公室, 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第 2 章章 生活垃圾产生生活垃圾产生及其源分类及其源分类 2.1 生活垃圾产生 旅游活动对乡镇生活垃圾组成和量及其产生

10、时间分布都会形成显著影响, 而 且主要分布于节假日期间,使垃圾产生的峰值很高;产生组成中包装物和厨余垃 圾偏高。 这样的产生特征对前述的各种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式都会带来不利的 影响,主要有:对集中处理的冲击负荷和运输污染影响,对独立处理设施的集中 分拣工作量的冲击影响。 为此,旅游特色乡镇村镇生活垃圾应采用独立处理的方式,以减轻其对集中 处理的不利影响;而为了控制集中的垃圾产生量对分拣的冲击,应要求旅游接待 居民(家庭旅社、家庭餐饮)户,对垃圾进行分拣后,再投入收集容器,即这部 分居民应在一定强制措施作用下,实行家庭分类收集。强制措施包括:在核定其 接待资格时的条款约定,以及违反条款时的经

11、济和行政制裁。 按各省建制镇人口加权平均的全国建制镇生活垃圾人均产生率为 0.86kg(人日)-1。本方案设计常住人口为 320 户(住宅区第一、二、三期和别 墅区),按每户 3 人计算,共 960 人,按生活垃圾人均产率 0.86kg(人日)-1 的标准,平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826kg/d;日平均游客量按 1500 人次计,生活垃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4 圾产生量为 1290kg/d, 则生活垃圾累计产生量为 2116kg/d。 取生活垃圾人均日产 量变动系数1.3, 则设计生活垃圾累计产生量为2.75 t/d; 其中有机垃圾含量以60% 计,则可堆肥有机垃圾

12、量为 1.65 t/d。 根据现场调查,园周村生活垃圾的来源分为居住区(住宅区第一、二、三期 和别墅区)生活垃圾和旅游区生活垃圾,采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容器收集分类、 统一运输、集中分拣分流和就地堆肥处理的技术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可利 用的成分,有效地增加处理效率,其规划处理模式如图 2.1 所示: 人工收集人工收集 人工收集人工收集 资源化处理资源化处理 资源化处理资源化处理 村收集房村收集房 二次分拣二次分拣 村收集房村收集房 二次分拣二次分拣 有机垃圾有机垃圾 有机垃圾有机垃圾 无机垃圾无机垃圾 无机垃圾无机垃圾 可回收废品可回收废品 可回收废品可回收废品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有

13、害垃圾 产物综合利用产物综合利用 产物综合利用产物综合利用 集中处理集中处理 集中处理集中处理 回收利用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回收利用 特殊处理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特殊处理 居住区居住区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居住区居住区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旅游区旅游区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旅游区旅游区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垃圾袋垃圾袋 分类收集分类收集 垃圾袋垃圾袋 分类收集分类收集 垃圾桶垃圾桶 分类投放分类投放 垃圾桶垃圾桶 分类投放分类投放 图 2.1 园周村生活垃圾规划处理模式 2.2 生活垃圾源头初次分拣 为了便于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不同分类垃圾箱采用不同的颜色,比如,绿 色表示投放厨房垃圾,蓝色表示投放可回收

14、物,黄色表示投放其他垃圾,红色表 示投放有害垃圾。不仅如此,分类垃圾桶的标识统一采用白色,正面有指示性标 识,下面还有解释性标识和文字说明。同时,垃圾袋的颜色也要进行统一:绿色 (厨房垃圾) 、黄色(其他垃圾) 、蓝色(可回收物) 、红色(有害垃圾) ,标识统 一用白色。按颜色区分,在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时,分类收集垃圾袋要投入相 应颜色的标准垃圾桶,其设置可见表 2.1 和图 2.2: 表 2.1 分类收集垃圾桶设置一览表 垃圾种类垃圾种类 颜色颜色 垃圾组成垃圾组成 厨房垃圾 绿色 厨房废弃物、树枝花草等有机易腐物 其他垃圾 黄色 不易回收的塑料橡胶制品、灰土、碎陶瓷等无机成分 的废弃物

15、可回收物 蓝色 纸类、金属、玻璃、除塑料袋以外的其他塑料 有害垃圾 红色 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有机溶剂等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5 图 2.2 垃圾袋和垃圾桶的标识图样示例 使用二维码辅助垃圾分类,利用积分和奖品鼓励大家进行垃圾的分类。居民 在垃圾投放过程中,在不同类型的垃圾袋上贴上特定的二维码。 2.3 生活垃圾源头二次分拣操作 均匀摊铺, 将待分拣垃圾按不超过 5mm 厚度摊铺于分拣场地, 单人分拣 的一次摊铺面积应控制在 2m2以内, 以保证对垃圾所有做分的目视识别。 用于分 拣的场地应做硬化、防水处理,采用混凝土底板,表面砂浆磨平;临时性的分拣 场地亦可

16、在平整的泥地上铺设塑料布供分拣用。 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生活垃圾与污泥的处理方案设计 6 分拣可回收废品和有害垃圾,按照先分拣少量组分的方式,先以长柄钳 分拣出占垃圾比例低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分类贮存后,交专业部门处置和 交售给废品回收商。 分类可堆肥垃圾和需处置垃圾, 从摊铺垃圾的一端起步, 采用手工方式, 逐渐将摊铺垃圾分成可堆肥和需处置的二列,分别集中暂存,用于后续堆肥和外 运处置。 根据东部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状况, 废品回收市场条件及原地处理的工 艺,调整了分拣的类别,具体执行的分拣类别如图 2.3。 收集垃圾组成分类 易腐垃圾、灰渣、不可回收纸可回收塑料、纸、金属有害垃圾其他组分 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废品需处理垃圾有害垃圾 图 2.3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拣类别 第第 3 章章 污泥污泥产量及成分分析产量及成分分析 3.1 污泥产量 园周村的污水处理量约为 580 m3/d,产生的含水率 80%的湿污泥量相应可 达 2.0 t/d。 3.2 污泥成分分析 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泥浆废物其最基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