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8177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 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汇 报,设计规模:300kt/a,汇报人:沈 龙,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二一二年十月,汇 报 内 容,第一部分 概 况,第二部分 井田开拓,第三部分 采区布置及装备,第六部分 地面场地,第四部分 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五部分 矿井主要设备,第七部分 技术经济,第一部分 概 况,(一)项目背景,项目概况,2010年中建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生产地质报告 2010年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300kt/a变更设计及安全专篇,2008年贵州永风矿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150kt/a技改设计及安全专篇,四新煤矿,2012年贵州天盈矿业科技有

2、限责任公司 编制生产地质报告(2012年修编) 2012年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编制300kt/a变更设计及安全专篇,施工,指导,批复,委托,委托,委托,变更,不符,扩能,(二)概况,项目概况,1、交通位置 四新煤矿隶属六枝特区落别乡,位于六枝特区近正南方向,平距20km,矿井有矿井公路与320国道、六枝郎岱公路相连,矿山距六枝特区平寨火车站装煤场27km,距六枝安顺主干公路(S102)20km。,四新煤矿,距六枝特区20km,落别乡,距平寨火车站27km,郎岱镇,(二)概况,2、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属低中山岩溶侵蚀地貌,海拔最高+1688.2m、最低+1265.0m左右,相

3、对高差约423m。 井田内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含煤地层经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3、河流 四新煤矿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打帮河上游的支流。井田范围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井田范围内无河流,但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深,溪沟水流量变化较大,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一般小于2l/s。,项目概况,(二)概况,项目概况,4、气象及地震 气象: 四新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2.315.2,日极端最低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4.5,7月平均温度22.7,年降水量12361509mm,

4、雨季多集中在5 9月,年均发生大暴雨23次,多在57月。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凌动、春旱、冰雹、夏旱、夏暴雨等。 地震: 本区地震动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同期0.35s,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三)矿权设置,项目概况,根据四新煤矿采矿许可证,批准四新煤矿调整后的井田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及矿权设置,(三)矿权设置,项目概况,根据实测主、副斜井井口坐标,主、副斜井井口已位于批准矿界之外,为利用已施工好的主、副斜井,建议矿井重新申请调整井田范围3、4号拐点坐标,调整后的井田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矿区范围及矿权设置,(四)资源条件

5、,地质情况,1、井田地层,矿区内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四)资源条件,地质情况,2、井田构造 四新煤井田位于郎岱向斜北东翼,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西,地层走向北西,倾角4252,平均49,岩层产状整体较稳定。,煤系地层,(四)资源条件,3、断层 井田内及其就近有五条断层(F1、F2、F3、F4、F5),其特征如下: F1逆断层:位于矿区北西范围以外,倾向313,平均倾角65,走向长度1500m,断层落差不详。 F2逆断层:位于矿区北西范围以外,平均倾向331,平均倾角60,走向长度1200m,断层落差3.7m。 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走向长

6、约750m,断层落差8m左右。 F4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矿界边缘,走向北东,倾向东,倾角70,走向长约1300m,断层落差不详。 F5逆断层:位于矿区北西范围及以外,平均倾向286,平均倾角60,走向长度600m,断层落差5m左右。 综上所述,本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矿区范围发育F3正断层、F5逆断层,其余F1、F2、F4位于矿区范围外。,地质情况,(四)资源条件,4、煤层,地质情况,煤层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上部和中下部,其产状与地层一致。井田范围出露煤9层,其中全区可采及大部分可采煤层有上至下依次为M1、M7、M16、M18、M19五层煤,其它煤层局部可采或者不可采。,M

7、1煤层,平均厚1.12m,M7煤层,平均厚2.10m,M16煤层,平均厚1.45m,M18煤层,平均厚1.56m,M19煤层,平均厚1.71m,平均间距76m,平均间距115m,平均间距28m,平均间距16m,上煤柱,下煤柱,(四)资源条件,地质情况,5、煤质 根据原煤灰份、硫份、发热量分析化验结果,依据(GB/T15224.1.2.3-2010 )分级和(GB5751-2009 )分类,煤岩的工业类型如下: M1为高灰、中硫、高热值焦煤(ha,ms,hq)JM; M7为低灰、中高硫、高热值焦煤(la,mhs,hq)JM; M16为高灰、中硫、高热值焦煤(ha,ms,hq)JM; M18为高灰

8、、中高硫、特高热值焦煤(ha,mhs,shq)JM; M19为中灰、中高硫、中低热值焦煤(ma,mhs,mlq)JM。,(四)资源条件,6、储量 根据生产地质报告(2012年修编),矿井地质资源储量如下: 资源/储量(kt),地质情况,地质资源量(332+333+334?)合计:13540kt,(四)资源条件,分煤层统计资源储量(kt),地质情况,6、储量,地质资源量合计:13540kt,(四)资源条件,分水平统计资源储量(kt),地质情况,6、储量,地质资源量合计:13540kt,(四)资源条件,地质情况,6、储量,设计可采储量(k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0kt/a,服务年限为14.7a

9、。,(四)资源条件,7、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断层水、龙潭组裂隙水、小窑老空积水。该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矿井涌水量: 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4.96m3/h,最大涌水量为212.40m3/h。,地质情况,(四)资源条件,8、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802号文),四新煤矿CH4、CO2相对涌出量分别为34.57、19.97m3/t,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1833号文)

10、,未见CH4、CO2相对涌出量数据,明确四新煤矿为突出矿井。,地质情况,(四)资源条件,8、开采技术条件 煤尘: 根据2004年9月25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M7、M16、M18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7、M16、M18煤层均为煤尘有爆炸性。由于M1、M19煤层没有取样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因此,本矿井按煤尘有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煤的自燃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4年9月25日提交的M7、M16、M18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M7、M16、M18煤层自燃倾向性分类均为二类,为自燃煤层,由于M1、M19煤层没有取样进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因此,本矿井按容易自燃煤层

11、进行设计和管理。 地温: 矿内平均地温梯度1.972.90/100m,均在3/100m以下,属正常地温梯度。当开采深度增大时地温相应会增大。,地质情况,(五)外部建设条件,1、运输条件 四新煤矿位于六枝特区南东方向,平距20km,矿井有井田公路与320国道、六枝郎岱公路相连,矿井距六枝特区平寨火车站装煤场27km,距六枝安顺主干公路20km。交通较方便。 、电源条件 根据本矿井的电力负荷,结合矿井附近电源条件,矿井电源电压等级采用10kV,设10kV变电所一座,其双回10kV电源线路一回引自板梅35kV变电站10kV电源,线路为LGJ-95钢芯铝绞线,线路长3km,另一回引自新窑110kV变电

12、站10kV电源,线路为LGJ-195钢芯铝绞线,线路长8km,由此可见,供电电源可靠。 、水源条件 生活用水水源:拟在工业场地以北小冲附近采用管井取水方式取用地下水。地下钻孔水水质优良,水量丰沛,且钻孔位置距矿井工业场地较近,输水距离短,成本低。 生产用水:设计推荐经矿井工业场地井下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井下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达标后作矿井井下生产主要供水水源。,外部条件,(六)矿井现状,1、原300kt/a 变更设计概况,矿井现状,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兼作一采区运煤上山)、副斜井(兼作一采区轨道上山)倾角均为25,均于+1110m标高落平。采用回风平硐回风,在回风平硐距井口约150m处以35

13、的倾角做回风暗斜井(兼作一采区回风上山),落平标高+1110m。,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回风暗斜井,+1110m水平,+800m水平,(六)矿井现状,1、原300kt/a 变更设计概况,矿井现状,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1110m,二水平标高+800m(上、下山开采,上山至+1110m、下山至+500m)。由于矿井走向长度仅1.6km,+1110m水平划为一个采区即一采区,+800m水平划为两个采区(+800m以上为二采区、+800m以下为三采区)。 矿井水平之间以暗斜井的方式延伸,二采区运煤下山(三采区运煤下山)、二采区轨道下山(三采区轨道下山)和二采区回风下山(三采区回风下山)

14、布置在M7煤层与M16煤层之间。 煤组之间先采下煤组后采上煤组;同一煤组中煤层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同一煤层中区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水平开采顺序为下行式。,一水平(+1110m),二水平(+800m),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二采区下山,三采区下山,上煤组,下煤组,(六)矿井现状,1、原300kt/a 变更设计概况,矿井现状,矿井投产时在一采区M16煤层布置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配备两个普掘工作面达到300kt/a的设计生产能力。,普采工作面,1#普掘工作面,2#普掘工作面,(六)矿井现状,、矿井施工建设现状,矿井现状,主斜井已于+1140m标高落平,倾角25,斜长431m,掘进断面10.6m2;副

15、斜井已施工330m(即将揭穿M19煤层),倾角25,掘进断面7.0m2; +1260m中部车场已施工完成,长99m;+1210m运输石门已施工165m; 11161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开切眼已施工完成。 工业场地已基本平场完毕,地面生产系统的已有简易选矸设施、储煤场等。,主斜井,副斜井,+1260m中部车场,+1210m运输石门,11161运输顺槽,11161回风顺槽,11161开切眼,(六)矿井现状,、矿井施工建设现状 现有井上下设施、设备、井巷、地面建筑等是按150kt/a技改设计进行的,只能满足150kt/a的生产能力要求,难以达到300kt/a的生产能力。本次修改变更设计,需改造

16、部分已有井巷,增加地面生产系统及建构筑物,按生产能力购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主要设备。,矿井现状,项目概况,(七)变更设计的主要原因,1、矿井在建设中,可采煤层发生以下主要变化: (1)根据实际调查,原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煤层露头出露位置与实际有出入,需对煤层露头进行修测。 (2)由于原勘探报告控制程度较低,根据采掘工程、瓦斯预抽钻孔对煤层的揭露,F3断层以东范围的煤层赋存形态发生较大变化,煤层底板等高线水平距离平均相差50m左右。 (3)根据现场调查,大部分可采煤层,+1300m标高以上已经采空或为老窑破坏。 2012年四新煤矿委托贵州天盈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生产地质报告(2012年修编),经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文件(贵煤设地咨201202号)“关于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