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7387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学测要求 高考要求 1.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2.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3.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4.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

2、制。 2.表现 (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2)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易混易错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但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 (1)内因 政治基础: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政策因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群众基础: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2)

3、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资本增加。 (2)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易混易错 1912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要误以为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走向萧条,从反面说明这一问题。 三、曲折的发展(1927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19271

4、936年) (1)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表现 原来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 制碱工厂制成的碱,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2.全国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19371945年) (1)原因: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官僚资本的压榨。 (2)表现 沦陷区 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 国统区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3.抗战胜利后走向绝境(19451949年) (1)原因

5、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思维点拨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的概念 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官僚资本是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 图解识记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主题一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探究点1 民族资

6、本主义初步发展 史料 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 图一 图二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探究点2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史料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 黄金时代(19111937) 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提示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

7、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探究点3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史料 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 (19201936年) 货币单位:亿元(1936年币值) 1920年 1936年 平均增 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 1.18 民族资本 2.15 57.8 16.32 88 12.41 合计 3.99 100.0 18.54 100.0 思考 根据史料简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提示 地位: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超过官僚资

8、本。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主题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探究点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史料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分布图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 提示 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 探究点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史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史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

9、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史料三 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思考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 (1)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

10、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局限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189

11、6年初,清政府同意:“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这一措施( ) A.有利于民族工业产生 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C.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 D.导致了民族工业萧条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等说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B为正确答案。 2.(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据统计,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人数66万人,1915年商会增至1 211所,入会人数达85万人;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

12、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洋务运动的诱导刺激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 D.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12”“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等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故D为正确答案。 3.(2017江苏南京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茅盾小说春蚕中写道:(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陈老爷“发”起来的原因是(

13、 )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C.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 A 解析 “(一战爆发后)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民国初期的特征是短暂春天,老陈老爷是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是他创办实业的动力,故A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在1927年之后,故B项错误;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下面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14、实业救国兴起 B.国际局势稳定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政策推动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出口额增加、入超额减少等说明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政府政策的推动,所以D为正确选项。 5.(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

15、官僚资本主义 D.政局动荡 答案 C 解析 “国统区3 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官僚资本)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纱锭的1/4”,说明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也没有反映政局动荡的信息,故其他三项错误。 6.(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 ) 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B.民族工业缺少

16、技术优势 C.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 D.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应享优例豁除”说明列强在中国拥有免税特权,这使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为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 1.1899年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 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自1895年甲午战败后就已经破产,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一现象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体现,故B项正确;1899年至1911年列强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