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5871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古代诗歌五首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独chung(怆)然而t(涕)下(2)岱(di)宗夫如何(3)决眦(z)入归鸟(3)丰年留客足鸡豚(tn)(4)xio(箫)鼓追随春社近(6)吟鞭(bin)东指即天涯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念天地之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齐鲁青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聚集)(4)阴阳割昏晓(分)(5)荡胸生曾云(同“层”)(6)决眦入归鸟(眼眶)(7)会当凌绝顶(终当

2、,终要)(登上)(8)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9)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10)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11)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文言常识填空。(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作“诗圣”,其诗作被称作“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内。(2)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

3、想家。(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5理解型默写。(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4、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5、。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解析: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8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示例:走进唐诗,感受诗韵。(2)如

6、果要你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示例:同学们,一个真正有文学修养的人,应该能背出不少经典的唐诗。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唐诗多,好吗?(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示例,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材料: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

7、,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示例: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02课内精读(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赏读并完成题目。(1)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的深刻人生哲理。10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1)造化钟神秀。“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说明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2)阴阳割昏晓。像一把利剑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11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

9、和气概?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2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示例:山上云雾缭绕,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二)(十堰中考)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

10、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解析:A项“豚”指猪肉;B项“丰收后”有误,应为春天“祈福”;C项“不愿”的心理活动有误。)1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意思对即可)03拓展阅读(一)(临沂中考)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5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迷,迷路,暗含“

11、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二)(梅州中考)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7下面对诉衷情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首词情感真挚,用典自然,于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感人至深。B“尘暗”句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C“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D“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作者虽然已是暮年

12、,但仍然壮心不已,充满豪情壮志。(解析:“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18“觅封侯”用了什么典故?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觅封侯”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祖国,收复旧河山的豪情壮志。04 写作创新19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写泰山之景,层次分明。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写法分析】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泰山的雄浑景象,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

13、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例文】我站在泰山脚下,仰望泰山。它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盛夏换上了一件碧绿的衣衫。围绕在山腰的白云,就好似它飘逸的白纱腰带。山顶上修建的亭台楼阁,就好似它那精美的头饰。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