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58689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17 诗词五首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而无车马喧(吵闹的声音) (2)问君何能尔(这样)(3)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敌军) (4)乡书何处达(家信)2.填空。 (1)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东晋朝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2)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字伯玉。后世称为陈拾遗。 (3)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3.请你按下面的提示内容填写诗句。 (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

2、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的高昂气势和爱国热情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诗句是:独怆然而涕下!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下面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5.把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

3、代汉语。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了庐山。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战局像乌云重压着城墙,要把城墙摧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6.放飞思绪,想象一下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如果有一天能与“亲人”相聚,他会说些什么呢? 提示:想象合理,表达出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归乡后的激动心情即可。7.学校正在举行以“古诗朗诵”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参加“汇报活动”,你打算

4、如何汇报你班的活动形式? 示例:我班有这样一些活动:诵诗会,诵读内容有四项:一是指定内容背诵,二是诗句接龙赛,三是诗词知识抢答赛,四是自由发挥背诵。诗文表演,其形式主要是诗配乐和诗文剧。诗文图画展示。(2)如果你参加了“我的朗诵心得”这一交流环节,请你条理清晰地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熟悉的古诗朗诵技巧。示例: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平仄、韵脚。要注意轻重、快慢和语调,如军情紧急,就要读出情调激昂悲壮之语势。课内精读(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

5、态度?淡泊名利。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10.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生活的乐趣。(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1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

6、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 感。(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1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示例:诗人想到要借用归雁来给他传递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四)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5.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7、的一项是(C)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解析:C项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 寒惨烈的战地气氛。)1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

8、作简要赏析。示例: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五)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7.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天净沙 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出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的愁思自然地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18.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9、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拓展阅读(一)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9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20.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二)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2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2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