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61354699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刘永安,开放交流 合作共赢,盾构机日常管理及安全管理,目 录,目 录,第一章:管理总则,第四章: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第三章:日常管理制度,第五章:关键点控制和风险源管理,第一章 管理总则,一、管理目的 提高盾构机技术状况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 二、管理原则 坚持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保养与修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一章 管理总则,三、管理依据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盾构机操作说明书 四、技术管理 1、管理目标: 建立和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 强化基础工作,

2、积极推进盾构机用油、用水管理; 加强盾构机的检测、检修等管理手段和方法; 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安全生产,第一章 管理总则,2、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 A、制定和健全盾构机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B、负责使用、维护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结合生产安排,编制盾构机保养、检修计划; C、组织盾构机检修专业化协作,保证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D、对现有保、用、养、修人员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 E、负责盾构机零部件的计划和参与配件储备管理工作。,第一章 管理总则,五、经济管理 强化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盾构机经济管理,克服片面追求产值、利

3、润的短期行为和危及安全生产的现象发生。反对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只重使用、不管维修,拼设备,吃老本的失职行为,把盾构机的经济管理作为企业承包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考核。以追求盾构机寿命周期费用最低,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第二章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一、管理制度的建立 盾构机操作、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盾构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盾构机交接班制度; 盾构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制度; 盾构机巡检工作制度; 盾构机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制度; 盾构机安全管理制度; 盾构机技术培训制度; 盾构机油、水管理制度;,第二章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二、管理制度的实施 1、制度实施人员的配备 良好的制度需

4、要合格的人员实施。人员配备要完备和充足。 2、制度实施的监督人员 在制度实施中,必须由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总工等)对全过程实行监督、检查。,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一、盾构到场前管理 1、前期调查 为防止资料与实际工况条件不符,施工前应进行工程环境的调查和实地踏勘 A、土地使用情况调查 B、道路交通运输情况调查 C、施工条件调查(水、电、碴场等) D、地下管线调查 E、地面建筑物情况调查,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2、技术准备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盾构掘进的施工方法和程序、盾构始发、接收和特殊段的施工技术措施、隧道沿线环境保护技术、工程主要

5、质量指标及质保措施、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工程材料用量与使用计划、劳动力组织和使用计划、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施工的主要辅助设备及其使用计划等 人员技术培训,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3、设备、设施准备及场地规划 合理的场地布置规划。 重要性:提高效率,减少停机,降低成本,减少损失,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4、作业准备 A、端头加固和降水 B、施工测量和地面控制测量的准备 C、始发台安装 D、轨道铺设 二、盾构进场管理 1、盾构进场前制定吊装方案并报相关单位审批。 2、获取装车运输清单。 3、运输车辆进场顺序安排和管理。 4、盾构进场时同售后服务人员共同认真核对每辆货车的货运清单与车辆上所载设备及数量

6、是否相符,并对车载设备及随机工具箱进行拍照,每辆车核对完成后都需要双方签字确认。,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5、对中铁装备提供的随机配件、工具和资料进行接收并妥善保管,双方共同对清单签字确认并存档管理。 三、盾构组装调试管理 1、组装过程进度管理 按施组和组装方案的要求,实行进度表格化考核和管理,做到确保按期完成。同时杜绝无序指挥、盲目冒进等行为。 2、组装过程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控制点包括关键部位螺栓紧固检查、关键电线电缆连接紧固检查和液压管线连接紧固检查等。,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3、组装过程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 组装过程进行全程安全管理,重点包括:大件吊装安全(含吊机性

7、能、吊具性能、吊点选择等)、设备防撞及部件固定、动火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夜间施工照明与安全管理等 在全过程实施文明施工管理,重点监控现场包装材料清理、管路拆装油水处理等 4、组装过程中需注意的几点 液压管路、油箱等的清洁及加油管理。 盾尾油脂必须进行充分预涂(需拨开钢丝进行涂抹), 预涂的油脂的方式:建议专人手工涂抹(用量约为3桶用量),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超前注浆孔、注水孔等备用孔道应当预填盾尾油脂进行塞堵,防止泥沙进入而堵死通道。 盾体及刀盘的吊耳应当进行割除,并收集备用。同时,在刀盘吊耳割出后应在相应位置焊接保护块填充缺口。 液压管路的堵头、堵板应收集好备

8、用。 严寒条件下应注意管路的保温防冻。 对位关键工序的组装应当拍照留档,做好记录,如铰接密封的安装等。 始发托架,反力架,行走轨道的定位需进行核查。若盾构机采用分体始发时除上述控制点外,还应充分考量延长管线的布置和支撑,以匹配盾构机的行进。,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当后配套置于地面时,若始发井较深,则需考虑泄油压力过高的问题,一般要求泵泄油口压力不得高于吸油口压力0.5bar以上。 5、盾构调试阶段管理 (1)调试方案与中铁装备进行磋商确定。 (2)调试材料、人员、水电等的落实到位 (3)调试过程监控和记录 (4)性能测试(工地验收大纲逐一测试) (5)紧急事件的处理; (6)涉及交叉作业的协调

9、。,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四、盾构试掘进阶段管理 1、始发专项技术方案制定 盾构始发前需对盾构始发条件进行确认,制定始发专项技术方案、并参考设备厂家施工建议进行始发技术交底等。 2、始发准备工作 包括始发基座、反力架定位检测,盾构机定位复测、强度复核,洞口破除等 3、盾构始发管理 A、盾构参数监控:总推力控制、刀盘扭矩控制、刀盘贯入度控制等 B、洞门密封状态监控 C、第一环负环管片的定位控制,应先保证管片横断面应与,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路线中线垂直,待管片完成定位后,将管片与反力架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实。特别注意防止损坏盾尾刷。 D、负环管片的防扭管理 E、负环管片上浮防止管理 4、盾构主机进洞

10、后试掘进管理 A、掘进参数控制管理(重点:刀盘转速、刀盘扭矩、刀盘贯入度、总推力、土压、出碴量、注浆量、盾构姿态等) B、管片拼装质量控制(管片错台控制、管片破损控制、管片漏水控制等) C、按盾构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保养管理(日常保养、巡检工作、故障处理等) D、地表沉降控制管理(地表沉降监测管理、沉降值对掘进参数的反馈调整等),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E、报表资料管理(掘进参数记录表、工程日志、日常保养表、故障记录表、故障台帐等) 5、试掘进验收 A、按合同规定对试掘进阶段设备性能进行考核(包括掘进速度、整机性能、设备完好率等) B、对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并提交中铁装备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双方签字

11、确认。 C、试掘进里程完成后,双方进行试掘进验收会议,讨论设备性能满足情况及故障处理情况,并对遗留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签定验收文件。 D、协同中铁装备对遗留问题进行处理。,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五、盾构正常施工管理 A、掘进参数管理(姿态纠偏值、掘进时的土仓压力、注浆压力与每环的注浆数量、管片选型、最大掘进速度与推进油缸行程差、最大推力、最大扭矩、螺旋输送机的最大转速、扭矩、出碴量等) B、管片拼装管理(管片拼装质量、管片位置定期复测制度) C、地表沉降控制管理(测量点布置、测量周期、信息反馈与指导等) D、施工材料物资管理(重点包括管片、砂浆、油脂、泡沫、油、水、电、钢轨及轨枕等)

12、E、配件管理(配件储备计划、配件采购渠道、配件库房管理等),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F、设备维保管理(日常巡检、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定期检测、刀具管理等)。设备使用和维保一定要按照中铁装备的规定标定要求进行,确保设备完好。 示例:1、有些设备在使用中,用户反应掘进过程中油温过高,经常因油温高刀盘跳停,用户认为是设备冷却系统设计有问题,不能够很好地对设备进行冷却。最终用户和中铁装备共同检查,发现实际原因:用户为节约成本,未按中铁装备要求的用水要求(水温和水质),直接降水井的水作为外循环水,水中泥沙、杂质较多,将热换器堵塞,造成冷却系统冷却效果不好。改用水质较好的自来水并安装冷却装置降低水温后,就没

13、有出现过同样问题了。,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2、多个项目在操作管片吊机时,不按盾构使用说明书要求,野蛮操作,出现管片吊机电机风扇被撞坏的情况。 3、有个别项目使用的不合要求的低质盾尾油脂内含有杂质造成泵杆损伤。,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G、配套系统的组织管理。确保有效提高生产力。 H、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管理(对掘进报表、工程日志、保养记录、测试报告等及时收集归档,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针对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和改进)。 I、专项方案管理(重点是特殊地段掘进保障方案、长时间停机处理方案、应急处理预案等) 六、盾构到达段管理 A、一般以隧道贯通前最后50米范围为到达段。要根据综合情况

14、,确定洞口土体加固处理方案并提前进行加固。 B、盾构掘进至离洞口封门结构100m时,必须做一次盾构推进轴线的方向传递测量,以逐渐调整盾构轴线。,C、为防止由于盾构推力过大和防止切口开挖面土体挤压损坏洞口封门结构,当切口离封门10m起应控制出土量;切口离封门结构30-50cm时停止推进,并使切口开挖面压力降到最低值,以确保洞口封门拆除施工安全。 D、盾构停止推进后按计划方法与工艺拆除封门,盾构应尽快地连续推进和拼装管片,使盾构能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进入接收井内的基座上。 七、盾构调头和拆机管理 除正常段管理手段外,需特别注意的管理措施: A、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调头和拆机方案,做到可靠、安全进行调头和拆

15、机。 B、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C、根据检查评估结果进行全面整修。 D、对整修结果进行复查和记录。 八、特殊地段及特殊地质条件的施工管理措施 A、针对以下特殊地地段需制定专项措施: 1. 覆土厚度小于盾构直径D 的浅覆土层; 2曲线半径小于50D 的小半径曲线; 3坡度大于30的大坡度地段; 4穿过地下管线地段; 5遇到地下障碍物的地段; 6穿越建(构)筑物的地段; 7平行盾构隧道净间距小于0.7D 的小净距地段; 8穿越江河地段; 9砂卵石地层;,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B、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施工应共同遵循以下的规定: 1盾构施工进入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条件前,必须详

16、细查明和分析工程的地质状况与隧道周边环境状况,对特殊地段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制定相应可靠的施工技术措施。 2根据隧道所处位置与地层条件,应合理设定和慎重管理开挖面压力,把地层变形值控制在预先确定的容许范围以内。 3.必须根据不同隧道所处位置与不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预计壁后注浆的材料和压力与流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结果,进行注浆材料和压力与流量调整,防止浆液逸出,以达到严格控制地层松弛和变形的目的。 4施工中应对地表及建(构)筑物等沉降进行预测计算,并加密监测测点和频率,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当测量值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应急对策。,第三章 日常管理内容,九、外部技术支持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除项目部自己技术力量外还可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加强设备管理能力,更有效用好管好设备。 外部资源包括:上级部门、外部单位、社会力量等。其中可重点利用中铁装备资源。 中铁装备优势: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网点广泛、响应时间迅速、配件物资集中采购所带来的价格和供货周期优势等。 可提供的技术支持包含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