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上传人:江****家 文档编号:6135366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有效教学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机化学有效教学案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摘要:现代化学教育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 , 而且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学的方法 , 启发引导学生去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 , 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种类众多、反应复杂 , 若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往往对这门庞杂的学科感到望而生畏。因此 , 教师要保证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 应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基础上 , 注重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机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中,有机化学相当于化学的主干,因此它在化学整个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科学本身要求思维具有

2、严密的科学性,从现实意义上讲,正确的思维是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和相互启迪,不仅理解并掌握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且在体验过程中学会反思并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所代替的,每个学生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建。充分关注化学思维训练,拓展训练途径,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起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化学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3、,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打好基础。1. 拓展认识抽象概念在学习抽象化学知识时,教师应结合模型分析,通过类比等方法是学生领悟概念案例1:同分异构体师:展示甲烷球棍模型,4个氢等同,一个氢被甲基取代得到乙烷,乙烷模型中六个氢是怎样的关系?生:不管怎样旋转单键都是那个分子,六个氢是等同的。师:所以乙烷中的氢可以再被甲基替换,得到三个碳的丙烷,继续将丙烷中的氢换成甲基,思考:有几种换法?生:2种,换端碳上的氢,换中间碳上的氢师:都得到的四个碳的丁烷,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像这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成为同分异构体。案例2:同系物师:刚刚我们通过模型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现在我们看看

4、它们的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变化规律?生;相邻分子之间在分子式上相差CH2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假如继续拿一个氢替换甲基,还会这样变化吗?从我们的模型来思考生:每次都是取下一个氢原子,再换上一个甲基(CH3),这样实质只多了CH2,所以相邻分子之间才会相差CH2,继续替换也还是这样的变化规律。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对,相邻碳数的烷烃之间相差CH2,且结构都是链状的。我们把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成为同系物。分析:有机化学中很多概念抽象难懂,且有机物空间结构很难通过想象了解,这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自己

5、摆弄从本质了解原子之间的连接以及键角如何,在得到概念就很顺其自然,学生也能很好理解,而不是直接给出概念让学生死记。2. 拓展训练发散思维发散就是由联想源出发,从相关、相似、相反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内联、外推、发散等思维加工。如甲烷燃烧现象是淡蓝色火焰,联想到与氢气、一氧化碳燃烧现象相同,如何鉴别及检验;由醇羟基与金属钠联想到酚羟基是否也有类似反应。案例:由甲烷联想到的烷烃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1) 物性:相似性:熔沸点低、密度小于水、且均不溶于水 递变性:a) 碳数越多,状态:gls(碳数小于4,为g)b) 碳数越多,熔点越高,沸点也越高c) 碳数越多,密度越大(2) 化性:相似性a) 稳定性(不

6、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b) 点燃:CnH2n+2+(3n+1)/2O2 nCO2+(n+1)H2Oc) 光照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3. 拓展训练归类思维法归类法就是相似推理法,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在某些关系上表现为相似的对象进行对比、辨别,寻求其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充分运用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采用前后对比、新旧联系的方法,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把互相有联系的内容,自始至终在类比的过程中激发矛盾,从而启发诱导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指导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内涵、外延关系,把零散的知识有序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案例:必修2有机化学归纳复习(条件省略)CH3CH2Cl CH3CH3 CH2=CH2 CH3CH3OH CH3CHO CH3COOH XCH2-CH2X -CH2-CH2-n 分析:用简单的化学符号和线条以及箭头,把各个类比对象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以类似流程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设计一个图把不同类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清晰的呈现出来,且方便记忆。4. 拓展思维训练的原则1) 科学安排的原则化学教学中,进行拓展思维能力的训练要避免出现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必须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章节和不同学生的素质,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发挥思维训练的功能。哪些内容在授

8、课中进行,哪些内容在学生实验、专题讲座、课外板报等教育环节中进行,都要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注意实效。2) 紧扣教材的原则化学教师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站在思维的高度上把握教材的思想体系,努力把握、充实教材的思维训练的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找准突破口,才能深入浅出的做好思维拓展训练,是学生真正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容易接受。3) 合理引导的原则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在不同内容中不断地横向比较、纵向分析,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触发灵感,合理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合理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进行思维引导,避免走入为了拓展为拓展思维而拓展的误区。参考文献:【1】 赵苏芳,有机化学教学中类比归纳法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06.5【2】 游利琴,毛璞,夏萍,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广东化工,2011.10【3】 方招祥,柏树,李之婉,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N】,19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