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5126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化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科 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Zn-65 Cu-64第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B. 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C. 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 D. 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2.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

2、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3. 100mL3molL1的硫酸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固体B.3molL1的硫酸C.CH3COOK溶液D.KNO3溶液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 =2 H2O(g) 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H=241.8 kJ/molB已知2C(s)+2O2(g)=2CO2(g) H

3、1;2C(s)+O2(g)=2CO(g) H2,则H1H2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H=+566.0 kJ/mol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N2和3molH2,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段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4、molL1min1,则经过时间为()A.2min B.3min C.4min D.5min6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 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 )A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温度25、压强1.01105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Pa D温度0、压强5.05104Pa7.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 = H2(g) +1/2 O2(g) H = +241.8 kJmol-1H2(g)+ 1/2O2(g) = H2O(1) H = 285.8 kJmol-1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5、吸热88kJ B. 吸热2.44 kJ C. 放热2.44 kJ D. 吸热44 kJ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B.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C.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D.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9. 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2X(g)+Y(g)Z(s),经lmin达到平衡生成0.3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in内,用Z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B. 将容器容积变为20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

6、衡浓度的一半C. 当X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则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molX,Y的转化率将增大10.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m+n=p+qB. 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1.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

7、动,K值一定变化12.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若甲容器始终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始终保持压强不变,则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A.甲所需时间短 B乙所需时间短 C甲、乙同时到达 D无法确定13.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g)+2B(g) 2C(g)+D(s)(放热反应),右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14.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8、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kJB.由反应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或“=”)238.6。(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TiO2)按一定比例

9、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 =2Al2O3(s)+3TiC(s)H=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5)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2NH3(g)CO2(g)=NH2CO2NH4(s)H159.5 kJ/mol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5 kJ/molH2O(l)=H2O(g)H44.0 kJ/mol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18.(7分) 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

10、L 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9.(10分)可逆反应2 Cl2 (g)+2H2O(g) 4HCl(g)+O2 (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试回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降低温度,Cl

11、2的转化率_,V正_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3)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加入He,则 O2的体积分数_(4)若恒温恒容,反应从Cl2和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20.(8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以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10 mL 2%H2O2溶液无10 mL 5% H2O2溶液无10 mL 5% H2O2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2)实验和的目的是_。(3)实验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分析图1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