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50935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校际联考地 理 试 题2018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张老师准备带领学生野外考察。下列甲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乙图是前期考察该岛时绘制的地形素描图。据此完成12题。1张老师的绘图位置是ABCD2同学们打算攀登最高峰,最合理的出发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山东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某日观测到旗杆影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3此时北京时间约为A1月6日16:30B3月21日1

2、8:30C6月10日12:30D7月20日6:304上一次测得该旗杆影子如图所示的日期大约是A4月20日B7月6日C10月6日D12月7日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及某地区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5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与此有关的主要是ABCD6春播采用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A增加了B增强了C减弱了D增强了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BPOMNPCMNPOMDNMOPN8冬季坐在教室门口的同学会觉得腿部受凉。下面热力环流图中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下图示意不同地点气压带和风

3、带控制时间。据此完成910题。9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D丁、丙、甲、乙10图中各地可能位于A甲 欧洲西部B乙 非洲好望角C丙 南美洲西岸D丁 撒哈拉地区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是印度洋的一个浅边缘海。这里海水浑浊,水温高。专家预测甲地气温将超过45。据此完成1112题。11该海域海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的盐度比较高B石油污染比较严重C受下沉气流的影响D偏西风带来的沙粒12甲地气温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B干热的西南风影响C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D印度洋暖流的影响下图表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

4、势。据此完成1314题。1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河北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浙江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福建沿海受台风袭击1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山东省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下图表示印度洋季风洋流形成,据此完成1517题。15图中所示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6正确表示索马里寒流流经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是17一艘货轮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加尔各答,全程都是昼短夜长。货轮航行期间A先逆流,后顺流B先顺流,后逆流C先逆流,后顺流,再逆流D先顺流,再逆流,再顺流我国某地园林栽培的竹林中自然长出了大量的榆树、杨树等杂树,且长势良好。据此完成1819题。18

5、该地可能位于A浙江B四川C山东D海南19秋分日该地测得一株杨树的最短影长为10m,该树高约A.6mB.14mC.17mD20m黄山峰林是花岗岩出露地表并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景观,下图为黄山著名的“妙笔生花”景观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据此完成202l题。20右图中形成花岗岩的环节是ABCD21“妙笔生花”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面统计图表表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和地形构成。据此完成2223题。22该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

6、点是A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区B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处在河网密布的平原D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23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完成2425题。24甲处自然带可能是A山地针叶林带B荒漠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5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下径流B冰雪升华C地表蒸发D植被截留和蒸腾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

7、题,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全长1600千米,流域面积约38.85万平方千米。上世纪60年代加纳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沃尔特水库。大坝上建立的发电站,使加纳的发电量突增9倍,供应全国绰绰有余。沃尔特水库是非洲最佳淡水渔场之一,年捕鱼4万多吨。下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1)说出沃尔特河流域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4分)(2)说明沃尔特河的水文特征。(3分)(3)分析沃尔特水库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3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图为某地天气预报示意,根据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

8、虚线所示的位置。若冷锋追赶上暖锋,把暖空气抬到高空,原来两个锋面合并形成新锋面为锢囚锋。(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及其判断依据。(4分)(2)描述B地锋面过境前后风的变化。(3分)(3)画出锢囚锋的剖面示意图,并说明锢囚锋过境时的降水特点。(5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海洋贝类喜生长、繁殖在海水清澈透光的淤泥质浅海。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关于天津沿海多条贝壳堤的成因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海平面下降导致的,二是黄河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泥沙间歇性推进,海岸有相对稳定期导致

9、的。下图为天津市附近贝壳堤及相关资料。(1)描述天津市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4分)(2)按照海平面下降形成贝壳堤的观点,描述近50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特点。(4分)(3)说明野外考察时,进行怎样的研究可以解释你支持的贝壳堤成因观点。(4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1608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终年不冻。近40年来,湖面下降约2米。该地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17。同纬度的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坡,市区平均海拔800米,1月平均气温为152,7月平均气温为25.7。(1)与乌鲁木齐相比,说明该区域冬季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10、(2)推测伊塞克湖盐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伊塞克湖水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分)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18-1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 2.C 3.A 4.D5.C 6.C7.A 8.B 9.B 10.A 11.D 12.D13.A 14.B 15.B 16.C 17.B 18.C 19.B 20.C 21.D 22.D 23.A 24.A 25.D二、非选择题(50分)26.共10分。(1)海陆间循环。(1分)大西洋几内亚湾海面蒸发的水汽,随着西南季风输送过来,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部分雨水通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与

11、地表径流汇集到海洋。(3分)(2)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明显)。(3分)(3)水库面积大,水面广阔;纬度低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支流多,饵料丰富。(3分)27.共12分。(1)位于北半球(2分)。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2分)(2)在冷锋过境前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3分)(3)绘图如下(2分)降水量增加、降水区扩大、降水持续时间增长。(3分)28.共12分。(1)特点:东北部降水多于西南部,沿海多于内陆。(由东北、东南向内陆方向递减)(2分)成因: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东南部沿海受

12、夏季风影响降水多。(2分)(2)海平面经过了数次下降(总体下降),下降期之间有相对稳定期。(间歇性下降)(4分)(3)测量每两条贝壳堤间的海拔高度进行研究。(2分)如果是海面下降形成,贝壳堤间陆地的海拔高度应该距离海岸越远海拔越高。如果是泥沙沉积形成,在海平面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贝壳堤的海拔高度应该相近。(2分)采集贝壳堤附近的沉积物进行研究。如果是海面下降形成,沉积物的分选性不明显;如果是泥沙沉积形成,则每条贝壳堤附近沉积物颗粒的分选规律是:由上游到下游颗粒由大到小,垂直方向上从上向下颗粒由小到大。29.共16分。(1)特点:冬季温度高。(2分)原因:湖泊巨大的水量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周围高大山地阻挡冬季风。(4分)(2)特点:东淡西咸(2分)原因:东部汇入河流多,西部汇入河流少。(2分)(3)水量减少,盐度升高,水质恶化,鱼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量减少,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风力加强,沙尘天气增加;水量减少,沿岸土壤盐度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增强。(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