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5018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目的

2、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B鉴别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焰色反应C浸出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提取青蒿素中的纤维素D性质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机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 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 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3化学与生产、生

3、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B 将适量的铜、锌熔合成合金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 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D 硝酸型酸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含碳量依次增加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5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4

4、Cl和Ca(OH)2反应制备NH36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碳酸氢钠药片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镁的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 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C 有机物均不导电D 氯化铁溶液能腐蚀铜,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氨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

5、,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 B C D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 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 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 c(Fe3)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H2 + Cl2B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

6、Al3+ + 4NH3H2O AlO2-+ 4NH4+ + 2H2O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2 CO32D 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 + 6H+ + 2MnO4- 5SO42+ 2Mn2+ + 3H2O11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S2Cl2中S的化合价为-2 B H2O作还原剂C 每生成1 mol SO2转移3 mol电子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比为31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0.3 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 0.25NAC 100 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生成的Cl2分子数为0.3NAD 2.3 g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1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B 1 mol 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2 g氢气C 配制20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

8、0 mLD 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9.2 mol/L14下列配制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B 配制48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称量8 g CuSO4固体C 配制FeCl3溶液时,先把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D 配制1 molL1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线15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L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9、确的是A 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B a点溶液中c(HCO3-)c(CO32-)C 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LD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6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0.5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1.5 mol H2SO4、3.8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 1.6 molL1 B 3.2 molL1 C 4.8 molL1 D 9.6 molL1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向20 mL 0.5 molL1 FeBr

10、2溶液中通入224 mL Cl2(标准状况):2Fe24Br3Cl2=2Fe32Br26ClB 向30 mL 0.5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224 mL CO2(标准状况):3OH2CO2=CO32HCO3H2OC 含2 mol NaOH的溶液和含1 mol Ca(HCO3)2的溶液混合:OHCa2HCO3=CaCO3H2OD 含0.03 mol NaHCO3的溶液和0.02 mol Ca(OH)2的溶液混合:3HCO3Ca2 3OH=2CO32CaCO33H2O18已知反应:Cl22KI=2KClI2KClO36HCl=3Cl2KCl3H2O2KIO3Cl2=I22KClO3。下列说

11、法中正确的是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IO3KClO3Cl2I2C 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 反应中1 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1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

12、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21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 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B 反应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强于锰C 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l2O3NaAlO2(aq)Al(OH)3

13、SSO3H2SO4饱和NaCl(aq)NaHCO3Na2CO3Fe2O3FeCl3(aq无水FeCl3MgCl2Mg(OH)2MgOA B C D 23某溶液A 可能含有Na+、Fe3+、Ba2+、NH4+、Cl-、SO42-、HCO3-、HSO3-中的几种离子,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相同。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忽略H2O2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A 中一定不存在Fe3+、SO42-B 溶液A中肯定存在HCO3-、HSO3-、Ba2+、NH4+C 溶液A 中一定存在Cl-,且n(Cl-)=0.01molD 溶液A中可能存在Na+,为了确定是否存在,可取溶液通过焰色反应验证24下列有关混合物分离方法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方法实验原理A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粉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铁:加入足量铜粉,过滤铜能将Fe3还原成Fe2,铜与Fe2不反应C过氧化钠中混有氧化钠: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氧化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D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镁:加入足量氢氧化铝,过滤氯化镁水解生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促进Mg2完全水解25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