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50122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教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17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质朴”“真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善待动物、爱护生命的观念。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2、,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1、猫,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中都养过。有些作家也有这样的爱好,当然,除了养,他们还喜欢写写,除了你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以外,还有一位作家叫郑振铎。他的笔下也有猫,而且还不只一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的猫。(板书)2、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检查预习,这些字你们认识吗?屏幕展示注音字: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惩戒订正读音,每个词齐读两遍。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郑振铎先生在文中写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在不

3、同的时间段曾经生活在同样一个家庭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也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提示,为三只猫制作猫咪小档案。第一次:花白猫(12)第二次:黄猫(314)第三次:丑猫(1534)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四、小结。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描写了养猫带来

4、的生活情趣。文章的主题,也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的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五、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第一次:花白猫(12)第二次:黄猫(314)第三次:丑猫(1534)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

5、感受,有快乐,有辛酸,又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巧。一、复习巩固,检测学习效果1、认读下列生字: (学生认读,教师出示拼音并评价)2、课文写了作者养了三只猫,可是每一只猫的结局都一样?二、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一)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划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示例一:第一只猫是“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示例二:“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面力,形象

6、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示例三:“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示例四:“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猫的轻捷活泼。2.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7、,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这些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可怜受气等特点。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二)体会写作技巧 1.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2.本文

8、多处设置了伏笔,请把它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3.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与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的

9、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 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 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

10、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四、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练习拓展。 这篇文章,描写很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抒情也很真挚,三回养猫,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难过酸辛,或怅然愤恨,或忏悔莫及,抒情笔墨虽有浓淡,然而心态毕现,都很有感染力。六、小结: 读这篇散文,只觉得作者妙笔生花,细看文辞,却又相当朴素。可见,朴素的语言,只要用得贴切,各得其所,就可以是鲜明的,生动的。 七、作业:做练习册第17课。板书设计: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文:语言之妙 结构之巧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教学反思: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