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9876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广东省六校(,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多糖D. 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三磷酸腺苷【答案】A2.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 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结果偏大D. 在

2、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B【解析】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而捣碎并不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其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A正确。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还需要水浴加热,才能根据颜色判断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B错误。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需要随机抽样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结果偏大,C正确。无水Na2CO3可以与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正确。3.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B. 顶端优势不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 促进芽生

3、长的生长素浓度必然会抑制根的生长D. 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答案】A【解析】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而与光照方向无关,A正确。具顶端优势的枝条,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浓度也可能促进根的生长,C错误。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错误。【点睛】学生对顶端优势理解不清顶端优势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b原因:生长素顶端优势c解除方法:摘除顶芽。d应用:可

4、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4.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植物丰富度不适合用样方法B. 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同种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种间竞争C.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答案】D【解析】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A错误。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同种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种内斗争,B错误。喜鹊巢属于同种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种生物,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D正确。【点睛】学生对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

5、关系图解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 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D. 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中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强调的是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C错误。有性生殖中,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发生分离,不能发生

6、基因重组,D正确。6. 小麦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小麦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0B. p=b时,F1随机交配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1/2C. p=a时,F1显性性状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3/5D. 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杂合体比例为2/9【答案】C.7. 植物的光补偿点是指由于受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已知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乙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给甲植物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

7、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未有ATP生成,原因是_。【答案】 (1).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2). 小于0 (3). 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Pi,能量。植物细胞中有ADP,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T

8、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因此没有ATP生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要求学生熟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会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图。(1)H2l8O先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由于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乙植物,因此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小于0(2)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遮光培养的环境中,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的产生,而植物细胞中有ADP,Pi,则可以少量合成ATP,但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能量的产生,因此没有A

9、TP的生成。8.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回答下列问题:(1)组织损伤后,痛觉产生的具体部位是_。(2)某人不慎扭伤脚踝,局部皮肤红肿,对皮肤红肿合理的解释是_,扭伤脚踝后应尽快对红肿部位冰敷,其作用是_(答出两点即可)。(3)镇痛药物可有效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致痛因子的产生和释放;_。【答案】 (1). 大脑皮层 (2).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中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增多 (3). 通过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改变血管通透性,达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作用;解除充血肿胀压迫神经所致的疼痛 (4). 阻断神经

10、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学生熟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过程。(1)组织损伤后,痛觉产生的具体部位是大脑皮层。(2)扭伤脚踝,导致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而出现皮肤红的现象;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中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增多,而出现皮肤肿的现象。红肿部位冰敷,通过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改变血管通透性,达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作用;可以解除充血肿胀压迫神经所致的疼痛。(3)镇痛药物缓解各种疼痛症状的机理是抑制致痛因子的产生和释放、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9.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水体治理,建立湿地自然

11、保护区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体污染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 (2)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首先应该增加_的种类和数量,已建立的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_保护。(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答案】 (1). 抵抗力 (2). 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3). 生产者 (4). 就地 (5).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学生熟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以及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1)水体污染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该生

12、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更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由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则首先应该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10. 已知某种昆虫的灰体(A)与黑体(a)、长翅(B)与残翅(b)、有眼(D)与无眼(d)、刚毛(E)与截毛(e)、这四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四个纯合品系:aaBBDDEE、AAbbDDEE、AABBddEE和AABBDDee。假定不发生

13、突变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这二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二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若D/d、E/e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二对等位基因是否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答案】 (1). 选择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预期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若杂交组合的F2中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21,则可确定这二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一对染色体

14、上 (2). 实验思路: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均为有眼刚毛,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是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要求学生会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实验分析出基因所在的位置。(1)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二对等位基因(A、a、B、b)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首先需要得到杂合体AaBb,若其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AaBb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若其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5、AaBb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因此需要选择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出这二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2)若D/d、E/e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二对等位基因是否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首先需要得到杂合体,因此选择杂交组合,若这二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对于D/d、E/e这两对等位基因来说,的基因型为XdEYdE或XDeXdE,的基因型为XDeYDe或XDeXDe, 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可根据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判断出这二对等位基因是否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若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均为有眼刚毛,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