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9873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苏省、南师附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阴中学、南师附中、海门中学、天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四校联考”高三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核糖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RNA和ATPB. tRNA为单链结构,分子内不存在碱基对C.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D. 胆固醇、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答案】B【解析】RNA和ATP的分子中都含有核糖,A正确;tRNA为单链结构,分子内存在部分双链,因此分子中存在少量的碱基对,B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C正确;脂质包括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D正确。2.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

2、符的是A. 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 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吲哚乙酸【答案】C【解析】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和细菌有氧呼吸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错误;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D错误。3.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

3、,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B. 的基本单位均为氨基酸C. 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D. 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机体的识别、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A正确;是糖蛋白,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和葡萄糖,B错误;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图中c表示主动运输将物质运出细胞,因此不可能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错误。4.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键体B.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的RNA完全不同C. 细胞癌变

4、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多D. 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会发生选择性表达【答案】D【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组织细胞的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C错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特定的基因要表达,来促使细胞主动死亡,因此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5. 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答案】D【解析】甲表示ADP,乙

5、表示AMP,丙表示腺苷,丁表示无机磷酸Pi,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A正确;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C正确;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主要经过图示的甲ATP过程,D错【考点定位】ATP的结构和功能6.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个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上图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C. 噬菌体的

6、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该定律D. 若本组实验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要研究该标记物的出现的部位,因此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不应含有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单独以上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B正确;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病毒和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该规律,C错误;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D错误。7. 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编码产

7、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基因sok也在R1上,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sokmRNA和hokmRNA碱基序列相同B. 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C. 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自身这毒蛋白杀死D. 当sok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可能裂解死亡【答案】D【解析】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错误;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mRNA会与sokmRNA结合,B错误;毒蛋白是

8、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l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可知,当sokmRNA不存在时,hok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进而导致大肠杆菌死亡,D正确。8.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B.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C.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D. 突变与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

9、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B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C正确;突变、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9. 下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 中的含量高于C. 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 D. 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表示淋巴,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明显高于组织液,B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因此神经递质存在于细胞内和组织液中,C错误;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D错误。10.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

10、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R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B. R、S、N、0互为非等位基C. 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 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B【解析】基因中的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A错误;R、S、N、O互为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正确;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C错误;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会引起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图中R、M、S、Q、N都是

11、基因,均包含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且编码区是不连续的、间断的,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其中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11. 对胚芽鞘的处理情况如图(图中旋转均为匀速),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胚芽鞘直立生长 B. 图中胚芽鞘向光生长C. 图中胚芽鞘向小孔生长 D. 图中胚芽鞘的生长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答案】D【解析】图中胚芽鞘随着盆转一起转,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A正确;图中盆转、胚芽鞘不转,所以胚芽鞘向光生长,B正确;图中整个装置都转,所以胚芽鞘向小孔生长,C正确;图中胚芽鞘的生长,只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12.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

12、,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盜蜜,其身体不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 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C. 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D.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答案】B【解析】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所以会影响进化,B错误;盗蜜行为影响结实率,会使子代数量减少,会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样方法可调查活

13、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而盗蜜频率是单位时间盗蜜行为的次数如某时间段测出的种群密度大,代表该时间段出现的密林熊峰数量多,代表盗蜜频率高,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名师点睛】方法点拨: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由于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因而它们存在竞争关系盗蜜频率是单位时间盗蜜行为的次数如某时间段测出的种群密度大,代表该时间段出现的密林熊峰数量多,代表盗蜜频率高。13. 下图是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步骤是对草莓进行冲洗处理B. 步骤为加入酵母菌液或含

14、酵母的凝胶珠C. 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D. 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的含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步骤是对草莓进行冲洗;A错误。步骤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提供酒精发酵的酵母;B正确。发酵过程中,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随着氧气量的减少,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释放的二氧化碳少;C正确。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含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14.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 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

15、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 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答案】A【解析】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15. 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一延伸一复性三步C. 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D. 用甲基绿、吡罗红将细胞染色,细胞质呈绿色,细胞核呈红色【答案】A【解析】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A正确;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B错误;用兔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DNA,C错误;用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错误。16.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必需经过灭菌才能接种到组织培养基中B. 以植物芽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