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7631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1直线 (t为参数)上与点P(2,3)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 )A (4,5) B (3,4)C (3,4)或(1,2) D (4,5)或(0,1)2过点、的直线与直线平行,则的值为( )A 4 B 2 C D 不能确定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E、F分别是面A1B1C1D1、面BCC1B1的中心,则E、F两点间的距离为 A 1 B C D 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若点A,C的坐标分别为(0,4),(3,3),则点B的坐标可能是( )A (2,0)或(4,6) B (2,

2、0)或(6,4) C (4,6) D (0,2)5设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AB的中点是P(2,1),则|AB|等于 ( )A 5 B 4 C 2 D 26已知点A(3,4)和B(0,b),且|AB|5,则b等于( )A 0或8 B 0或8C 0或6 D 0或67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1,2,3),现在轴上取一点Q,使得最小,则Q点的坐标为( ).A (0,0,1) B (0,0,2) C (0,0,3) D (0,1,0) 二、解答题8已知M(1,0)、N(-1,0),点P为直线2x-y-1=0上的动点,求PM2PN2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9已知直线l:y2x6和点A(1,

3、1),过点A作直线l1与直线l相交于B点,且|AB|5,求直线l1的方程10求函数的最小值 三、填空题11等腰ABC的顶点是A(3,0),底边长|BC|4,BC边的中点是D(5,4),则此三角形的腰长为_12点M到x轴和到点N(4,2)的距离都等于10,则点M的坐标为_13已知点A(-2, 3, 4), 在z轴上求一点B , 使|AB|=7 , 则点B的坐标为_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的普通方程x+y-1=0,设直线上点的坐标为(x,1-x),解方程即得x的值,即得点的坐标.【详解】直线的普通方程x+y-1=0,设直线上点的坐标为(x,1-x),所以,解之得x=-3或x=-1,所

4、以所求点的坐标为(3,4)或(1,2).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计算能力.2C【解析】【分析】由两点表示的斜率公式求出的斜率,再根据的斜率等于1,得到,再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运算即可【详解】过点、的直线与直线平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互平行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3C【解析】【分析】以点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E,F的坐标,再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详解】以点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5、E(1,1,),F(2,1,),所以|EF|,故答案为:C【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为.4A【解析】【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点的坐标【详解】设,则 解得或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5C【解析】设A(x,0)、B(0,y),由中点公式得x4,y2,则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B|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要求线段长度先要找到

6、线段两端的端点的坐标,再根据两点点距离公式求得即可。这个公式在用时注意要开方,这是常考的题型,也是易错的点。6A【解析】【分析】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列出方程,求出b的值.【详解】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得:或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公式,由公式列式即可,注意解方程时不要出现计算错误.7C【解析】【分析】由题意设z轴上一点的坐标,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表示出两点间的距离,由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并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详解】设z轴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为,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当时取得最小值.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空间内两点间的距离公

7、式,会根据解析式求最值,注意计算的准确性.8最小值为,点【解析】【分析】设P的坐标为(m,2m-1),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PM2PN2=10m2-8m4,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函数的最小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详解】P为直线2x-y-1=0上的点,可设P的坐标为(m,2m-1),由两点的距离公式得PM2PN2=(m-1)2(2m-1)2(m1)2(2m-1)2=10m2-8m4.(mR)令f(m)=10m2-8m4=,所以PM2PN2取最小值,此时点.【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最值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 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

8、出PM2PN2=10m2-8m4,再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小值.9或【解析】【分析】由于点B在l上,根据直线l方程假设点B坐标,由距离公式求出点B坐标,由A、B两点坐标求出直线l1的方程.【详解】由于B在l上,可设B点坐标为(x0,2x06)由|AB|2(x01)2(2x07)225,化简得x6x050,解得x01或5当x01时,AB方程为x1,当x05时,AB方程为3x4y10综上,直线l1的方程为x1或3x4y10【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相交以及两点间距离,有两种解法,可先对斜率存在不存在分类讨论,假设直线,求出交点,由距离方程求出直线,或者可以假设交点坐标,由距离方程求出坐标,由两点求出直线方程.

9、105【解析】【分析】可将函数化为两个两点间距离公式,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几何意义,求出距离最小值点,将最小值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函数最小值.【详解】 原式可化为 考虑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图所示,令A(4,2),B(0,1),P(x,0),则上述问题可转化为:在x轴上求一点P(x,0),使得|PA|PB|最小作点A(4,2)关于x轴的对称点A(4,2),由图可直观得出|PA|PB|PA|PB|AB|,故|PA|PB|的最小值为AB的长度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AB|,所以函数y的最小值为5【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将函数最值问题几何化,由解析式的几何意义,注意两点间距离的标准形式,注意对

10、解析式变型时的计算的准确性.11【解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线段为底边上的高,由底线的一半、高和一条腰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腰长.【详解】线段为底边上的高,由勾股定理可求得腰长为:.【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间距离与勾股定理,由题意求出各线段长,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腰长.12或【解析】【分析】由点M到x轴距离等于10可知其纵坐标,设点M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列式求解即可.【详解】因为点M到x轴距离等于10可知其纵坐标为,设点M的坐标为,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或,解得:或2,所以点M的坐标为:或.【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特征与两点间距离公式,由题意设点的坐标列式求解即可,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及多种情况求解.13或【解析】【分析】设z轴上任意一点B的坐标,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得坐标.【详解】设点B的坐标为:,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解得:或10,所以B点的坐标为:或.【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以及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由距离公式列式即可求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