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2691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专版2019年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复习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考点一 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皮肤,黏膜,特异性,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抗体,病原体,特异性,2.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生来就有的,对 _都有 防御功能。 (2)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_ 起作用。,多种病原体,病原体,(3)特异性免疫的原理: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 _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 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_。 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_结合,促进_细胞吞 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淋巴,抗原,抗原,吞噬,抗体和抗原的区分 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

2、的特殊蛋白质,抗原是侵入人体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异物。在免疫学上,移植的器官和过敏原都属于抗原。 链接真题模拟实训真题精选T13,模拟预测T15,3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_按照科学的免 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及青少年_,使其在不发病 的情况下产生_,获得_功能。这种免疫类型属 于_免疫,疫苗相当于_,在人体内刺激淋巴 细胞产生_。,疫苗,接种,抗体,免疫,特异性,抗原,抗体,4免疫的功能。 (1)抵抗 _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2)及时清除体内_、_和_的细胞。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_(如肿瘤细胞)。,抗原 的,衰老,死亡,损伤,异常细胞,疫苗及免疫异常分

3、析 .疫苗是人工培育并经过去毒处理的病原体,注入人体后,使人体在未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但使用疫苗也并非绝对安全,所以在使用疫苗时要谨遵医嘱。,.免疫功能并不是越强越好,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低或缺乏,则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当自我稳定功能异常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出现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链接真题模拟实训真题精选T9,模拟预测T3,考点二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_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 疾病。传染病具有_和_等特点。,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的类型。,黏膜,空气,流行性感冒,消化道黏

4、膜,饮水,吸血,皮肤,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_ _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 不起来。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_ _。,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艾滋病。 全称 _,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侵入 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 _,致使人体免疫 功能缺损,

5、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主要通过 _ _、 _而传播;也可能通过输入含HIV的 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系统,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 _等传给胎儿或婴儿。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分娩、哺乳,.传染源病原体: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 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 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性最强发病中期:发病前就有了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病人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

6、早治疗。 .患传染病的人是传染源,未出现传染病症状的人也有可能是传染源,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能传播艾滋病。,考点三 安全用药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_才可 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 品,简称“_”。,处方,OTC,2安全用药。 (1)概念: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_,正确选择药物 的_、_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 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_作用或危害。 (2)注意事项:为确保用药安全,在用药前应关注药品_ _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 _、_ _、用法与用量、药

7、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 _、生产厂家、储藏条件等。,需要,品种,剂量,不良,说,明书,主要成分,适,应症,有效期,3用药的误区。 用药误区有以下几种:将普通药当补药;用药量越大、用 药越多,疗效就越好;苦药加糖,用茶送服;迷信补药和 输液;中药、中成药无毒副作用;病情稍好,立即停药。,考点一 人体的免疫功能 命题角度 免疫的概念 例1(2018南充)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D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

8、的手段,命题角度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例2(2018威海)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溶菌酶溶解病菌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A B C D,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命题角度 抗原、抗体的区分 例3(2018邵阳)如图,和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 人体的先后时间顺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第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消失 C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

9、于白细胞的一种,B,考点二 传染病及其预防 命题角度 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 例4 (2018达州)2017年3月20日,达州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落实患病学生的休学治疗、校园环境的消毒杀菌等防控措施。下列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征,危害极大 B引起人们患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C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D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要求患病学生休学治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分类及流行环节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以及人和动物

10、之 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3分类:依据传播途径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 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大类。,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 群。,命题角度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例5(2018德州)某校的多位同学患上流感后,该校要求每 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对教室进行消毒。该 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B,传染病的预防及其措施,考点三 安全用药 命题角度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 例6(2018亳州)常言说:是药三分毒。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 细阅读说明书 B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 小病 C上一次未用完的药,下次患病时可以接着吃 D非处方药也不可以随意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