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中医调理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31027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86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中医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产后中医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产后中医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产后中医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产后中医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后中医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中医调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中医调理 南海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林秀华副主任中医师 妊娠本是妇女正常生理现象, 俗有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之说。 产后妇女中医体质特点产后妇女中医体质特点 亡血伤津亡血伤津 瘀血内阻瘀血内阻 多虚多瘀多虚多瘀 产后的特点是多虚多瘀,易寒易热。 一般产后一周之内,亡血伤津,阴虚火旺者 多,用药及饮食着重清补,待到两周之后, 又常常出现虚寒现象,这时宜温补,但又必 须注意调理脾胃。 “产前一团火”;“产后一块冰” 产后三审产后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

2、少,以查胃气之强弱。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查胃气之强弱。 产后三病产后三病 一者病痉一者病痉-产后子痫产后子痫 二者病郁冒二者病郁冒-产后抑郁产后抑郁 三者大便难三者大便难-产后便秘产后便秘 产后三禁产后三禁 不可汗不可汗 不可下不可下 不可利小便不可利小便 产后调理原则:产后调理原则: 勿拘于产后勿拘于产后 亦勿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产后常见问题产后常见问题: : 子宫复旧子宫复旧-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痛 恶露排出不畅恶露排出不畅 哺乳哺乳 便秘便秘 疲劳疲劳 产后抑郁产后抑郁 产后的调护 慎起居 适寒温 节饮食 和情志 禁房事 勤清洁 有产伤及时修复 慎起居、适寒温 1、卧床休息,保

3、证充分睡眠,注意保暧,勿受寒凉; 2、恶露未尽者,取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 3、产后应鼓励产妇尽早起床活动,做产后保健操, 促进胃肠蠕动。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让产妇排尿, 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坐位排尿。 4、出汗多时用毛巾及时擦干,勤换内衣,切忌当风 贪凉,预防感冒。 5、体温超过38度,暂停哺乳,并定时吸空乳汁,保 持乳头清洁,高热者可配合物理降温。 禁房事 临产前或产后要保持外阴清洁, 严禁盆浴及房事,预防邪毒感染。 和情志 精神放松,消除恐惧紧张心理; 保持心情舒畅,以助气血畅行。 节饮食 1、加强营养,忌油腻辛辣之品; 2、饮食调节适宜,血虚者以补血养血为主, 血瘀者宜清淡

4、、易消化,忌食辛辣、生冷寒 凉之品。 3、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品,养成定时 排便的习惯。 饮食 1、桑寄生30-50g+大枣6枚+鸡蛋壳两只+红糖适量, 煎水当茶饮。 2、术后当天宜食木耳炒鸡蛋,炒菜心。 3、早餐宜食带衣花生+去核红枣煲大米粥。 4、 宜多食鸡(走地鸡),田鸡,黄蟮,羊肉,兔 肉,章鱼,牛肉,鸡蛋,米酒,姜醋,菜心,春菜, 节瓜,木耳,龙眼,苹果,鲜枣,榴莲,红糖,大 枣。 辩证药膳辩证药膳 总原则总原则: : 补益气血津液补益气血津液活血化瘀生肌活血化瘀生肌疏肝健胃痛乳疏肝健胃痛乳 A A 党参北芪红枣田七鸡汤党参北芪红枣田七鸡汤 B B 木瓜红枣党参通草鱼汤木瓜红枣党

5、参通草鱼汤 C C 花生猪蹄花生猪蹄 D D 桑寄生菟丝子蛋茶桑寄生菟丝子蛋茶 E E 姜醋煮猪蹄姜醋煮猪蹄 辩证药膳辩证药膳 根据体质不同根据体质不同-个体化加减个体化加减 阳虚阳虚: :加菟丝子、鹿茸、冬虫草等加菟丝子、鹿茸、冬虫草等 气虚气虚: :加党参、北芪、大枣、白术等加党参、北芪、大枣、白术等 阴虚阴虚: :加麦冬、玉竹、沙参、淮山、黄精等加麦冬、玉竹、沙参、淮山、黄精等 痰湿痰湿: :加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加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 血瘀血瘀: :加桃仁、当归、田七等加桃仁、当归、田七等 气郁气郁: :加柴胡、王不留行、川楝子、合欢皮等加柴胡、王不留行、川楝子、合欢皮等 湿热

6、湿热: :加薏米、黄柏、黄芩等加薏米、黄柏、黄芩等 中药足疗中药足疗 宽筋藤粉宽筋藤粉-通络活血,缓解疲劳通络活血,缓解疲劳 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中药药浴:中药药浴: 1 1、生姜(带皮)或艾叶煮水洗头,洗后热风、生姜(带皮)或艾叶煮水洗头,洗后热风 吹干。吹干。 2、艾叶250g分10次煎水外洗擦身。 3、甘松25g+桂枝25g,一周后煎水洗头。 耳针耳针 胸、肝、胃、内分泌、子宫胸、肝、胃、内分泌、子宫 作用:作用: 疏肝、健胃、催乳疏肝、健胃、催乳 促进泌乳、子宫复旧、促进泌乳、子宫复旧、 助消化助消化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 特点:“简、便、廉、验”特点:“简、

7、便、廉、验” 方法:辨证施治,选取药物方法:辨证施治,选取药物 原理:穴位敷贴,透皮吸收,原理:穴位敷贴,透皮吸收, 作用: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功效。作用: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功效。 产后常用膏药:健运康复膏、产后常用膏药:健运康复膏、 活血化瘀膏、活活血化瘀膏、活 络护乳膏、暖宫活血膏络护乳膏、暖宫活血膏 通络护 乳膏 王不留行: 元胡: 桃仁 乳根用于乳腺增生疾病,以及哺乳期乳房胀 痛、乳汁不通,围月经期乳房胀痛 不适等症状。 健运康 复膏 厚朴足三里用于腹部手术后促进排气排便 活血祛 瘀膏 延胡索:桃 仁 关元、 气海、 三阴 交 促进腹部手术后快速整体康复。用于腹 部手术后腹痛等,以及

8、腹部手术后 的常规保健应用。 暖宫活 血膏 当归:三七: 川芎: 炮姜: 吴茱萸 关元、 三阴 交、 子宫 穴 用于流产术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出 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 术后康复;可常规应用于流产术后 保健。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足三里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穴。足阳明胃经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3寸,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产后作用:健脾胃、痛乳、助消化产后作用:健脾胃、痛乳、助消化 (健运康复膏)(健运康复膏)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中脘中脘: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

9、中线上,当脐中上4 4寸。寸。 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产后作用:产后作用: 和胃降逆止痛(健运康复膏)和胃降逆止痛(健运康复膏)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血海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寸,当股四头肌内侧 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 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角斜置,指 端尽处取穴。端尽处取穴。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恶露排出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恶露排出 常用穴位介

10、绍:常用穴位介绍: 委中委中 位于腘窝横纹正中凹陷处。位于腘窝横纹正中凹陷处。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壮腰健肾膏:壮腰补肾、减轻疲劳壮腰健肾膏:壮腰补肾、减轻疲劳 活血化瘀膏:活血舒筋、预防血栓活血化瘀膏:活血舒筋、预防血栓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肾俞肾俞 在腰部,当第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腰椎棘突下, 旁开旁开1.5寸。寸。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壮腰健肾膏:壮腰补肾、壮腰健肾膏:壮腰补肾、 减轻疲劳减轻疲劳 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 治产后腰痛治产后腰痛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气海气海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任脉穴。在下腹部,

11、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寸。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暖宫活血膏: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暖宫活血膏: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 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关元关元 【取法取法】在脐下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寸,腹中线上。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暖宫活血膏: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暖宫活血膏: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 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助子宫复旧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腰眼腰眼 在腰部,当第在腰部,当第4腰椎腰椎 棘突下,旁开棘突下,旁开 约约3.5

12、寸凹陷中。寸凹陷中。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壮腰健肾膏:补肾壮腰、消除疲劳壮腰健肾膏:补肾壮腰、消除疲劳 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乳根乳根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肋间隙,距前正中 线线4寸。寸。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通络护乳膏:通络通乳通络护乳膏:通络通乳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三阴交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寸,胫骨内 侧缘后方。侧缘后方。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活血化瘀膏:

13、活血止痛,助恶露排出活血化瘀膏:活血止痛,助恶露排出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子宫穴子宫穴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寸,中极旁开3寸。寸。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暖宫活血膏:暖宫活血膏: 活血止痛,助恶露排出,子宫复旧活血止痛,助恶露排出,子宫复旧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太溪穴太溪穴 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 之间的凹陷处。之间的凹陷处。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壮腰健肾膏:补肾固元、强筋骨壮腰健肾膏:补肾固元、强筋骨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太冲穴太冲穴 位于人体足背侧

14、,当第位于人体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活血化瘀膏:疏肝活血止痛活血化瘀膏:疏肝活血止痛 穴位点按:疏肝解郁、通乳穴位点按:疏肝解郁、通乳 预防抑郁预防抑郁 常用穴位介绍:常用穴位介绍: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 足少阳胆经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足少阳胆经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在产后作用:在产后作用: 活血化瘀膏:疏肝活血止痛活血化瘀膏:疏肝活血止痛 穴位点按:疏肝解郁、通乳穴位点按:疏肝解郁、通乳 预防抑郁预防抑郁 缺乳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是指产后哺乳期内, ,产妇乳汁甚少或产妇乳汁甚少或 无

15、乳可下者无乳可下者, ,称产后缺乳称产后缺乳, ,中医又称中医又称“产后乳产后乳 汁不行汁不行”。 本病属产后情志失调本病属产后情志失调, ,气血虚弱气血虚弱, ,气虚无以化气虚无以化 为乳汁为乳汁所致。所致。 缺乳食疗方缺乳食疗方 1 1、章鱼煲花生章鱼煲花生 2 2、 木瓜煲鱼头木瓜煲鱼头 3 3、 猪手煲花生猪手煲花生 4 4、王不留行炖猪蹄王不留行炖猪蹄 5 5、 白鲫鱼汤白鲫鱼汤 6 6、 猪蹄煲水鱼汤猪蹄煲水鱼汤 可适当加通草可适当加通草、路路通等路路通等,此外可多饮赤豆汤此外可多饮赤豆汤, 或煮饭或烧粥时或煮饭或烧粥时,煮沸后上层滚浮稠浓成泡沫形状煮沸后上层滚浮稠浓成泡沫形状 的浓汁盛起后的浓汁盛起后,温饮代茶温饮代茶,有和胃生津有和胃生津、充养乳汁充养乳汁 之功之功。 缺乳的治疗 1 1、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佐以通乳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佐以通乳-八珍汤加减八珍汤加减 肝郁气滞型:疏肝解郁肝郁气滞型:疏肝解郁,通络下乳通络下乳-四逆散加减四逆散加减 通乳药物有:路路通通乳药物有:路路通、漏芦漏芦、王不留行王不留行、穿山甲穿山甲、 桔梗桔梗、通草通草、花粉花粉 2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3 3、耳针耳针 4 4、按摩治疗按摩治疗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