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09605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经理在工程中作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中文题目项目经理在工程中的作用 学生姓名 陆道华 专业 土木工程 层次年级 12春专升本 学号 11233408110002 指导教师 于永平 职称 讲师 学习中心 烟台学习中心 成绩 2014年3月6日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 要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项目管理的直接组织实施者,不仅是整个项目的管理中心,而且是项目工程人员的核心,其承担着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全部责任,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负责工程进度、

2、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及内外协调工作,以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费用(成本)以及施工进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浅述了项目经理在施工中的权力、职责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项目经理岗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项目经理 施工 作用目 录第一章 建造师制度的由来和发展1第二章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资格条件32.1个性因素32.2管理技能4第三章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的作用63.1项目经理的职责63.2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63.3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对安全、质量、进度的控制7第四章 工程管理中遇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4

3、4.1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144.2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154.2.1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154.2.2本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6结 论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第一章 建造师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早在1834年起源于英国,迄今已有170余年历史。在项目管理发源地的美国,注册建造师制度也建立了近50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该项制度,具有执业资格的建造师已有了国际性组织“国际建造师协会”。该协会于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成立,已有11个国家的建造师学会和工程管理教育评估委员会成为该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

4、、南非、印度和加纳等国。我国原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被该协会吸纳为团体会员。 为使注册建造师制度与世界接轨,原建设部早在1994年就开始研究建立注册建造师(营造师)制度,对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长期的充分论证。1997年1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执业资格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2000年,温家宝同志在听取原建设部关于深化建设体制改革汇报时指出:“调整和完善现行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分类,在现有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的基础上,增设建造师。实行建造师后,大中型项目的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须逐步由取得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以

5、提高项目经理素质,保证工程质量。”这为我国建立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指明了方向。2000年1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注册执业人员因过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当时,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虽已建立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制度,但对广大从事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建筑业企业的项目经理,还未建立严格规范的经考试和注册的执业资格制度,而是沿袭传统的行政审批方式。据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的建筑业企业有10万家左右,从业人员达3669万人,经批准取得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有50多万人,其中一级项目经理10万余人。因此,在这个庞大的建设领域

6、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将项目经理的行政审批,改革为严格的经考试、注册的建造师制度,不仅可填补工程建设领域执业资格制度体系的空白,而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有利于深化建设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利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生产安全、有利于建筑业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项目经理的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目前,我国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主要由考试制度、注册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执业制度和信用档案制度组成。这些制度的主要内容多以部令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予以规定和体现。现行的主要文件有: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

7、、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目录(试行)和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等。2010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发布了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建市2010192号),这些文件构成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体系。文件规定:建造师是指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士。建造师未经注册不得称为注册建造师,也不得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执业;取得建造师资格可终身保留其资格。注册建造师是指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可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从事相关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造师受聘注册后,

8、可以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从事相关施工活动的管理和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注册建造师的分级考虑了我国建设工程有国家和地方投资之分,有大、中、小之别,所以分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英文分别为Constructor和AssociateConstructor。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一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大、中、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二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承担中、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我国实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报考建造师的积极性,每年的报考人数增速较快,由最初的几十万人发展到近百万人

9、,考试合格率也不断提高。据2010年末统计,我国现有注册建造师101万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有23万人;属建筑工程类的一级注册建造师有11.8万人。第二章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资格条件首先,建造师是专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即:从业资格),而项目经理是一个管理岗位。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又存在必要的联系,只有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才能担任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在企业内部,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部工作的总负责人,对外可以作为企业法人的代表在授权范围内负责、处理各项事务,因此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的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由此可见,项目经理是与项目分不开的,

10、离开了项目,也就不存在“经理”,因此,要探讨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就不能不说项目管理,有怎么样的项目管理,就必须有怎么样的项目经理去管理,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变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也应与之相适应,否则就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对项目的管理主要限于对施工项目的管理,也就是说对一个建筑安装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施工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项目管理的发展与改革促进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以及施工项目规模的越来越庞大与复杂也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大环境与普遍采用项目法施工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建筑企业项目经理若

11、要实现预定项目管理的各种目标,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既包括“软”的方面个性因素,也包括“硬”的方面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2.1个性因素 项目经理个性方面的素质通常体现在他与组织中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力和行为方式上。素质优秀的项目经理能够有效理解项目部其他人的需求和动机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它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号召力,也就是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能力。人是社会上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部的成员是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调来后组合而成的,因此每个的素质、能力和思想境界均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之处。每个人从单位到项目部上班也都带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人是为了钱,有的人是为了学

12、点技术和技能,而有的人是为了混日子。也因此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均会有所不同,为了钱的人如果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工资,他就会有厌倦情绪;为了学技术和技能的人如果认为该项目没有他要学或认为岗位不对口学不到技术和技能也会生产厌倦情绪;为了混日子的人,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因此,项目经理应具有足够的号召力才能激发各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交流能力,也就是有效倾听、劝告和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 应变能力灵活、耐心和耐力,众所周知,施工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单件性,每个项目均具有其独特之处,而且每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千变万化的情况,因此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

13、才能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不利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并着手解决。没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则必然会束手无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最终就可能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对政策高度敏感,我国的项目管理仍然是在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因此,每个项目的管理都与市场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的,而每个市场信息和政策的变化比如材料价格调整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某个或全部目标的变化。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对政策具有高度的敏感,才能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的要求。 2.2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首先要求项目经理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识到项目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以及单个项目与母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总体环境和整个项

14、目有清楚的认识,项目经理才能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具体包括:计划是为了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对未来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规划、安排的活动。计划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职能,它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项目全过程中,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细化和具体化,同时又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形成一个前后相继的体系。计划又包括工期计划、投资计划、质量标准计划、劳动力计划、机械使用计划、物资供应计划等等。项目经理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就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或者对整个项目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各项工作才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项目经理对施工的项目必须具有全盘考虑、统一计划的能力。 组织,这里所说的项目经理必须

15、具备的组织能力是指为了使整个施工项目达到它的既定的目标,使全体参加者经分工与协作以及设置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一种人的组合体的能力。当一个项目在中标后(有时在投标时),担任(或拟担任)该项目领导者的项目经理就必须充分利用他的组织能力对项目进行统一的组织,比如确定组织目标、确定项目工作内容、组织结构设计、配置工作岗位及人员、制定岗位职责标准和工作流程及信息流程、制定考核标准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又必须充分利用他的组织能力对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组织,即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物的各种关系,使施工项目按既定的计划进行。目标定位,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定位目标的能力,目标是指施工项目为了达到预期成果所必须完成的各项指标的标准。目标有很多,但最核心的是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项目经理只有对这三大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才能使整个项目的管理有一个总方向,各项目工作也才能朝着这三大目标进行开展。要制定准确、合理的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就必须熟悉合同提出的项目总目标、反映项目特征的有关资料,如招投标文件、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