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07495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淮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秦淮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秦淮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秦淮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秦淮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淮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淮区总体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13- -20302030)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142014年年3 3月月 1 1 前 言前 言 2013年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原白下区和原秦淮区两区合并为新秦淮区。为了适应南京城 市发展新要求,实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十二五”对新秦淮区发展建设的要 求,更好地落实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相关内容,有效衔接城市总体规划与 相关规划、下层级规划之间的关系,南京市规划局会同新秦淮区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了新区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对新秦淮区功能定位

2、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公共 服务性设施与支撑性设施、近期发展策略等进行统筹协调与安排,以指导新秦淮区的规划管理和 建设。这项规划编制工作是对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一次创新探索,以区为单元的总体规 划编制成果将大大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可实施性。 新秦淮区位于南京市中心位置,在主城核心南部,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主城区功能提升的 核心地区。两区合并后,在“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品质重塑”的思想指导下,将重点整合老秦 淮的历史文化优势和老白下的都市商贸优势,形成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双增长极”。在对老城 南地区进行整体保护的同时,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多元化再利用,提升区域承载能力。通

3、过 规划控制整合优化民生服务设施,引导促进优质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分配。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 用,引导新街口城市中心区的升级改造。疏通都市内外循环系统,对城市道路网络和重要基础设 施建设进行合理调控,有序引导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 本次规划由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承担,规划在编制过程 中,已充分听取和融入各方的意见及建议,并在通过专家技术论证后做了修改完善。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次规划,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 要求,依法进行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公众意见。 公示地点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1楼规 划公示厅 南京市规划局网站() 公示时间 2014年3

4、月28日至2014年4月27日 联系方式 联系人:汤晔峥、肖蓉 联系电话:18651631517、13915948719 电子邮箱: 邮寄地址:鼓楼区华侨路高家酒馆15号南京市规 划局城中分局 公示单位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13- -20302030)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142014年年3 3月月 2 2 区域位置 新秦淮区位于南京市中心位置,在主城核 心南部。南接东山副城,西邻建邺区,北接鼓 楼、玄武区,东邻麒麟创新科技园。因十里秦 淮贯穿全境而得名。秦淮区自古以

5、来就是南京 的社会经济中心,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秦淮区在南京都市区层面区位 秦淮区在南京主城区层面区位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原秦淮区和原白下区行政辖区,北 以汉中路、中山东路、宁杭公路为界,西至凤台路、外 秦淮河中心线,南至宁芜铁路、雨花东路,东南至双麟 路,东至外秦淮河及绕城公路,总面积49.35km,规划 研究考虑到周边区域及更大范围。 秦淮行政区划图 规划期限 近期: 2013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30年 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13- -20302030)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

6、0142014年年3 3月月 3 3 功能定位 行政区划调整后,应充分整合老秦淮的文化旅游优势 和老白下的商贸科技优势,实现资源重组,进一步提升新 秦淮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根据新秦淮的资源优势,结 合秦淮区“三中心一高地”建设战略,将新秦淮的发展定 位为:国际性商务商贸中心区、国家级文化休闲旅游中心 区、苏南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区、南京市科技创新和文化创 意双驱动发展高地。 优势 中心区位,交通便捷 经济总量大 产业特色明显 文化优势极为突出 资源和空间多样性强 劣势 产业结构老化 交通组织不畅 空间负荷较重,潜力有限 机遇 行政区划调整 新街口的转型提升 高铁枢纽和南部新城的大发展 挑战 周边

7、地区的改造升级 大都市区结构的分化 资源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民生保障的提升 国际层面 全国层面 苏南层面 市域层面 国际性商务商贸中心区国际性商务商贸中心区 国家级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区国家级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区 苏南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区苏南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区 南京市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驱动发展南京市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驱动发展 高地高地 发展目标 围绕新秦淮的功能定位,其发展目标归纳为“三心二 极一城”: “三心”:提升和扩大新街口及太平南路地区,打造中央 商务区;整合夫子庙、朝天宫、门东、门西、中华门外地 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区;立足老城,以生活 品质的提升为重点打造中心生活区。 “二极”

8、:以原白下科技园、紫金(白下)科创特别社区 为核心,对接麒麟生态科技城,形成东部科技创新产业 区;依托1865创意街区和紫金(秦淮)科创特别社区,对 接南部新城,形成南部新型服务和创意产业区。 “一城”:将整个秦淮区打造为具有都市活力的内城。 发展战略 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二个中心区 优势主导,着力打造新型产业链 民生为本,全面提升人民幸福度 空间混合,创造内生多元竞争力 五大功能分区示意图 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13- -20302030)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142014年年3 3月月 4 4 土地利用

9、现状 新秦淮区辖区总面积达49.35km,其中需要保留的水域面积达2.77km,可利用的建设用地约46.58km, 现状已经建设的用地面积为43.54km,在建用地面积约0.8km,未开发用地面积约2.24km,土地总体开发率 达89.85%。 秦淮区大多数区域现已为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全区现状用地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面积为3749.22ha,占 全区总用地面积的75.97%。村镇建设用地77.78ha,占全区总用地面积的1.58%。军事用地为主的特殊用地占总 用地面积的比例接近10%,主要分布于红花机场片区。非建设用地面积为560.02ha,以水域、农林用地、空地 等其他非建设用地为主,主要集

10、中在老宁芜铁路与绕城公路之间以及原白下高新科技园附近等地区。 秦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秦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现状城乡用地汇总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a) 占城乡用 地比例 (%) H 建设用地 4375.25 88.65% H11 城市建设用 地 3749.22 75.97% H14 村镇建设用 地 77.78 1.58% H2 区域交通设 施用地 60.47 1.23% H4 特殊用地 487.78 9.88% E 非建设用地 560.02 11.35% E1 水域 308.83 6.26% E2 农林用地 161.88 3.28% E9 其它非建设 用地 89.31 1.81%

11、城乡用地 4935.27 100.00% 人口规模 秦淮区地处南京中心城区南部,全区土地面积 49.35km,现状常住人口89.4万(2012年数据)。现状 人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老城周边,并形成若干人口峰 值中心;新区人口相对稀疏。全区现状居住用地面积 约13.17km,其中老城外缘分布最为集中。 根据预测,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为90.04万人, 2030年全区常住人口为94.30万人。 人口空间分布:城中片区稳中有降,城南片区下降明 显,新区增长迅速。 用地规模 从远景来看,秦淮区作为南京市主城范围内的 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全区的城市综合职能将继续增 强。同时,随着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12、,特 别是地铁站点的建设将促使全区的都市服务业达到 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 通过公共交通引导老城人口疏散,逐步增加明 城墙以外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按照2030年远 期规划常住总人口94.30万人的人口规模计,人均 建设用地面积约49.11m,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4601.98公顷。 现状人口密度分布图 预测人口密度分布图 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13- -20302030)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 20142014年年3 3月月 5 5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601.98ha,占总用地面积的93.2

13、5%。其中,居住用地为1396.51ha,占总建设用 地的30.35%,比现状增加90.75ha;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1221.53ha,占总建设用地26.54%,比现状增加 728.90ha;绿地与广场用地用地面积727.37ha,占总建设用地的 15.81%,比现状增加452.27ha。 规划城市非建设用地面积304.19ha,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6.16%,均为水域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a)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 例(%) 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m2/人) 大类 中类 R 居住用地 1396.51 30.35 14.81 R1

14、一类居住用地 5.51 0.12 0.06 R2 二类居住用地 1227.19 26.67 13.01 Ra 其他居住用地 35.72 0.78 0.38 Rb 商住混合用地 113.09 2.46 1.20 Rc 基层社区用地 15.00 0.33 0.16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691.75 15.03 7.34 A1 行政办公用地 21.47 0.47 0.23 A2 文化设施用地 23.29 0.51 0.25 A3 教育科研用地 507.54 11.03 5.38 A4 体育用地 1.48 0.03 0.02 A5 医疗卫生用地 36.23 0.79 0.38 A6 社会福

15、利用地 0.47 0.01 0.00 A7 文物古迹用地 22.82 0.50 0.24 A9 宗教用地 1.41 0.03 0.01 Aa 居住社区中心用地 22.77 0.49 0.24 Ak 公建预留用地 54.27 1.18 0.58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445.28 9.68 4.72 B1 商业用地 138.74 3.01 1.47 B2 商务用地 47.35 1.03 0.50 B3 娱乐康体用地 78.24 1.70 0.83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2.97 0.06 0.03 B9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0.87 0.02 0.01 Bb 商办混合用地 177.12 3

16、.85 1.88 M 工业用地 16.04 0.35 0.17 M1 一类工业用地 11.99 0.26 0.13 Ma 生产研发用地 4.05 0.09 0.04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221.53 26.54 12.95 S1 城市道路用地 1147.57 24.94 12.17 S2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0.85 0.02 0.01 S4 交通场站用地 17.23 0.37 0.18 S9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55.88 1.21 0.59 U 公用设施用地 62.73 1.36 0.67 U1 供应设施用地 24.86 0.54 0.26 U2 环境设施用地 32.68 0.71 0.35 U3 安全设施用地 3.79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