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07072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5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2节 考点2 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考点2理解词句含意,鉴赏表达技巧题型1_理解词句含意“词句含意理解类”虽说是理解,但它属于考试说明中的“鉴赏评价”层级,是“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中的一个考点,可从两个角度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理解句子含意。角度1:理解词语含义明常识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

2、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5江苏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孱弱”的含义。(1)题干中有“含义”“内涵”等字样(2)题干中还有“理解”“赏析”“简析”等字样(2015广东卷)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2015重庆卷)怎样理解文中

3、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014湖南卷)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其他设问方式:(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指什么?(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熟技巧“3联 1依”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3联”第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第二“联”,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第三“联”,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

4、解词语的含义。“1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答题模式: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有个邻人也喜欢它

5、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

6、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

7、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

8、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矮,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

9、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4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准确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凝固:原是指由液体变成固体。迟迟疑疑:原意是指人犹豫不决的样子。第二步:联系语境,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本题所考查的两个词语分别描写邻人和小狗的状态,二者为何会有这样的状态,联系上下文的有关内容,从邻人和小狗之间互相逗乐的关系中,便可分析出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第三步:依托修

10、辞挖掘表达效果。“迟迟疑疑”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结合拟人的一般作用,联系文本分析效果。【答案】凝固:本指由液体变成固体,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半空不动的状态。形容邻人想要抚摸小狗的手落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邻人在多次愚弄小狗之后被小狗闪避愚弄的诧异与尴尬。(2分)迟迟疑疑:原意是指人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狗屡被欺骗之后对人的不信任。(2分)角度2:理解句子含意明常识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重要句子则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

11、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精策作用的句子等。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5湖南卷)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1)题干中有“意思”“含意”“内涵”等字样(2)题干中有“理解”“解释”“简析”等字样(2014山东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014安徽卷)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其他设问方式:(1)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2)请

12、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3)请简析该句的内涵。(4)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熟技巧1理解句子含意需“3抓”(1)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位置分析思路 总领句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总结句需上溯,寻找

13、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而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2组织答案的规范模式体会语句含意题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1)概括抽象的句子要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2)生动具体的句子要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作抽象化处理。(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要突出其特点。如语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或象征、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

14、对这些手法表达效果的解读。(4)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要进行切分,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分别回答。(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回家啰!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原卷如此。应为“朗朗上口”编者注)。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