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305371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8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 传真函件传真函件 CECQWQL04001 收件人收件人 李中元 传真号传真号024-22857223 发件人发件人 日日 期期2010年 03 月 19 日 关关 于于 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 方案 页页 数数共 6 页(包含此页) 签签 发发 编编 号号HD-198 哈大客专公司:哈大客专公司: 根据 2010 年 2 月 4 日 “关于召开桥梁预留站后接口相关事宜的会议” 精神, 及铁一、 三院提供的接触网支柱荷载资料,我院对哈大客专在四电接口施工中,存在接触网支柱 基础漏埋或错埋的简支箱梁(通桥(2008)2322A)进行了检算,建

2、议采用以下处理方案: 一、 接触网支柱基础未进行预留或预留位置错误时: 一、 接触网支柱基础未进行预留或预留位置错误时: 1、 QJ-A1、QJ-A2 型基础未按正确位置进行预留: 本次检算按 QJ-A 型基础最大垂直力 30kN、最大横向弯矩 140kNm 进行。 对于该种情况,应在设计位置上进行植筋处理,由于桥面板内未预留横向加强钢筋, 故还应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厚处理。桥面板采用局部向上加厚,其构造及桥面以上支柱 基础构造尺寸按附图 1 施工。 其中在桥面板顶面植筋,钢筋直径采用25 时,钻孔直径 3032mm,钻孔深度不应 小于 220mm;钢筋直径采用20 时,钻孔直径 2528mm,

3、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270mm;钢 筋直径采用18 时,钻孔直径 2224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240mm;钢筋直径采用12 时,钻孔直径 1618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180mm。锚栓钻孔可采用 M39 锚栓,钻孔直 径 42mm,锚栓穿透桥面板,并通过钢板 2 锚固于桥面板下缘,锚固钢板 2 水平放置,翼 缘板下缘与钢板 2 间空隙采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灌筑。预埋钢板 1 采用多元合金共渗 封闭层处理,锚固钢板 2 和后植锚栓外露部分及其基础面以下 150mm 范围内采用多元 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 第 1 页 地 址:丰台区广安路 15 号中铁咨询大厦 邮政编码:100055

4、传 真:52696318 电 话:51831237 联 系 人:邓运清 2、 QJLX-1 型基础未按正确位置进行预留: 本次检算按 QJLX-1 型基础最大上拔力 66kN 进行。 对于该种情况,可在设计位置上进行植筋处理,并按桥梁设计图纸中有关 QJLX-1 基 础构造进行拉线基础施工。 其中拉线基础植筋直径采用16,钻孔直径 2022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220mm。 锚栓可采用 M24 锚栓,钻孔直径 28mm,锚栓穿透桥面板,并通过钢板 2 锚固于翼缘板下 缘,锚固钢板 2 水平放置,翼缘板下缘与锚固钢板 2 间空隙采用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灌 筑(见下图) 。预埋钢板 1 采用多元合

5、金共渗封闭层处理,锚固钢板 2 和后植锚栓外露 部分及其基础面以下 150mm 范围内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植筋 位置、间距及桥面以上拉线基础构造尺寸和箍筋设置均按原桥梁设计图纸执行。 3、 QJ-B 型、QJ-C 型基础未按正确位置进行预留: 本次检算按 QJ-B 型或 QJ-C 型基础最大垂直力 85kN、最大横向弯矩 170kNm 进行。 对于该种情况,应在设计位置上进行植筋处理,由于桥面板内未预留横向加强钢筋, 故还应对桥面板进行局部加厚处理。桥面板采用局部向下加厚,其构造及桥面以上支柱 基础构造尺寸按附图 2 施工。 其中在桥面板顶面植筋,钢筋直径采用25 时,钻孔直

6、径 3032mm;锚栓钻孔可采 用 M39 锚栓,钻孔直径 42mm,锚栓穿透桥面板,埋入梁顶面以下深度不应小于 430mm。 在桥面板下缘植筋, 钢筋直径采用18 时, 钻孔直径 2224mm, 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260mm; 钢筋直径采用16 时,钻孔直径 2022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220mm;钢筋直径采用 12 时,钻孔直径 1618mm,钻孔深度不应小于 180mm。预埋钢板 1、2 采用多元合金共渗 封闭层处理,锚栓外露部分及其基础面以下 150mm 范围内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 技术封闭层处理。 第 2 页 对于部分漏埋的 QJ-B、C 型基础,当最大垂直力35kN、最大横向

7、弯矩140kNm, 也可采用局部向上加厚的处理方式,其构造参照 QJ-A 型(附图 1)进行,桥面板之上的 支柱基础构造仍按附图 2 的 B、C 型支柱施工。 4、 QJ-A1、QJ-A2 型支柱基础类型预留错误,要改为 QJ-B 型基础: 对于已按 QJ-A1 或 QJ-A2 型基础设计图纸施工的支柱,可采用钻孔植筋的方法处理: 将接触网支柱基础顶面的预埋钢板 1 卸下,在基础的混凝土表面植筋,具体位置见下图。 钻孔植筋可采用 M39 锚栓, 钻孔直径 42mm, 钻孔深度 (自基础顶面算起) 不应小于 600mm, 单根锚栓设计抗拔力应不小于 160kN。锚栓外露长度、精度及防腐要求按设计

8、图纸执行。 预埋钢板 1 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5、 QJ-B 型支柱基础类型预留错误,要改为 QJ-C 型基础: 对于已按 QJ-B 型基础设计图纸施工的支柱,可采用钻孔植筋的方法处理,具体施工 方法及要求同 4,锚栓位置见下图。 第 3 页 6、QJ-A2 型支柱基础类型预留错误,要改为 QJ-C 型基础: 对于已按 QJ-A2 型基础设计图纸施工的支柱,其基础部分应在原支柱两侧加长(顺 桥向) ,由原长度 1m 加长至 1.5m,见下图,具体处理方法:将原支柱边缘凿除,露出外 层钢筋,M2、M2钢筋与原支柱箍筋 N5、N5焊接,单面焊缝长不小于 120mm,双面焊缝长 不小于 6

9、0mm。M1、M3 钢筋分别在桥面板顶面和支柱基础侧面钻孔植筋,M1 钢筋钻孔直径 2528mm,钻孔深度不小于 200mm;M3 钢筋钻孔直径 1618mm,钻孔深度不小于 160mm, 并与 M1 钢筋绑扎牢固。 支柱锚栓在接触网支柱基础顶面植筋,具体施工方法及要求同 4,锚栓位置见下图。 第 4 页 二、 植筋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 植筋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钻孔位置 钻孔位置尽可能准确,植筋的直径、间距、钻孔深度及孔径应满足设计规定要求。 桥面植筋之前,检查被植筋混凝土表面是否完好,在桥面准确定出植筋的位置并做好标 记,并用钢筋探测仪对植筋位置处梁体钢筋进行探测,同时应考虑施工误差的

10、影响,避 开原梁体钢筋及预埋钢板,以免钻孔植筋时损伤梁体结构。钻孔过程中,若末达到设计 孔深而碰到结构主筋,不可打断或破坏,应另行确定钻孔位置,原孔位以相当原混凝土 强度的无收缩灌浆料填实。由于桥面构造限制,应尽量减小钻孔深度及钻孔数量,植筋 深度应扣除混凝土表面剥落层及出现裂缝层。在桥面板下缘水平植筋时,应将结构保护 层凿除,形成垂直操作面后再钻孔植筋,其钻孔深度应从操作面算起。 2、 钻孔设备 钻孔应采用专用钻孔设备。可采用大功率免出力电锤钻或无震动钻孔设备(即水钻) 及专用钻头以确保孔径孔深要求,严禁用风钻打孔,避免损伤周围梁体混凝土。 3、 植筋材料 施工中所选用的植筋材料应满足相应的

11、设计承载力要求,并进行有关试验室和现场 检验。植筋选用的锚栓必须适合锚固区基材,对锚固区基材无膨胀挤压应力,满足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及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中的相关规定,适用于小间距、小边距,采用适 用于裂缝混凝土的注射型定型化学锚栓。锚栓及钢板材质满足通化(2008)1301 的要求, 锚栓机械性能不应低于 Q345B 钢。锚栓穿透桥面板时,锚栓头应采用镦头加工,其构造 尺寸应满足 GB/T5780-2000 规定。 4、 植筋胶材料 应根据设计抗拔力的要求选用可靠的植筋胶材料,根据植筋胶的特点确

12、定植筋工艺。 植筋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表 1 及混凝 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的要求,不含乙二胺且无毒,同时应满足相应等 级的抗震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疲劳试验、拉拔试验。如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则应 在梁体构造允许范围内调整锚固深度确保连接钢筋的锚固性能。胶粘剂的填料必须在工 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5、 施工工艺 钻孔完毕后应用吹气筒或其它空压设备将孔内灰屑吹出,并金属毛刷刷三遍,吹三 遍,确保孔壁无尘。注胶时将搅拌头插入孔的底部开始注胶,逐渐向外移动,直至注满 第 5 页 孔体积的 2/3 即可。准备好的钢筋旋转着

13、缓缓插入孔底,在规定的初凝时间内进行安装, 使得植筋胶均匀地附着在钢筋的表面及缝隙中,待其规定的固化时间过后再进行焊接, 绑筋等工作,在固化期内禁止扰动钢筋。 6、 二次混凝土灌浆料 1. 在桥面板下缘局部加厚时,由于局部加厚混凝土振捣困难,同时振捣有可能加剧修 补混凝土与梁体的不密实,为保证后灌混凝土质量,灌筑混凝土应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 料(免振捣)以保证修补混凝土与梁体有效结合。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早强、高强,1-3 天抗压强度可达 30-50Mpa 以上。 (2) 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免振捣,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 具有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

14、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与钢筋握 裹力强,粘结强度高。 (4) 耐久性强,在反复动载作用下,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7、 浇筑二次混凝土 为提高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的粘结力,浇筑二次混凝土前,应对新旧混凝土接触表面 进行湿润、凿毛处理。对于在桥面板下缘局部加厚的施工,可利用植筋倒挂模板(需考 虑修补材料的自重) ,并用水泥(砂)浆、塑料胶带封堵模板连接处,以确保模板与原混 凝土界面密合,不漏水、不漏浆。为保证灌浆料灌筑密实,可在翼缘板上对应修补的部 位开设一个灌筑孔,直径一般为 5060mm(注意躲避钢筋) ,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 方向灌入灌浆部位,不得振捣。 灌筑二次混凝土至翼缘板板上顶面平齐,养护期不少于七天。施工时注意养护和拆 模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使修补材料满足结构使用要求。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