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61302836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第一学期初一语文试卷练习第九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九姓名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来源:Zxxk.Com在充满希望的九月,品读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我们在文学的殿堂里漫步; chng yng于冰心的诗行,我们懂得了青年人应该充实自己;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明白要多读书,读好书,去感受文学潜移m化的力量在这散发着馨香,值得chng憬的十月你又收获了什么呢?民俗文化是bn ln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对人们来说是很平常的,却平中有奇,shn yo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我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B他

2、将驾着一艘长长的、吃水很深的“风暴之灵”号,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驰骋。C我很疑惑今年的气候为什么如此反常。D天地杆上贴着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10月28日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件:一辆吉普车冲上天安门金水桥护栏导致多名游客受伤。B爸爸看了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忍俊不禁地大笑了起来。C李明在书摊中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哈利波特,真是妙手偶得呀。D看到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们不禁对科技工作者油然而生敬意。来源:学科网ZXXK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悟出

3、人生的真谛。B技术改良后,该生产线的日生产量增长了一倍。C他到现在还没有来,我断定他大概又去帮助那位孤独的老爷爷了。D她的自行车没有锁。5默写。(7分) (2)梅雪争春未肯降, 。 (4)次北固山下中大小景相互映衬的两句是: , 。(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是指 , 。(1) ,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 (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 赤壁)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 浣溪沙) (4)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但愿人长久, 。(苏轼 水调歌头) (6)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7)青山有幸埋忠骨,

4、。(杭州岳墓对联) (8)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冰心 纸船) (9)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10)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鲁迅 社戏)6名著与综合实践活动。(1)初一(4)班将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设计两个栏目并为其拟定栏目名称。(3分)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2)为了更深入地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学校网站创办了“名著阅读在线”版块,其中“讨论区”栏目的点击率很高。如果你是版主,请你回复以下两个帖子。主题帖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5、作者是谁?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姊妹篇是哪本书?(3分)回帖: 主题帖二:你如何看待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离家出走的行为? (要求:观点明确,并简述理由)(3分)来源:学#科#网Z#X#X#K回帖: (一)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第11题。(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1.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3分)_来源:Zxxk.C (2)结合所学过的苏轼的作品,谈一谈这首词中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3分)_1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

6、,试从句意、哲理、作者的情感等方面选取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1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句子来,写在下面。14、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清静。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

7、唤青春的情怀。15、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16、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_(二)(14分)(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注释 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况然:形容钟声。 悖(bi):荒谬。 (三)阅读于漪往事依依选段,回答1214题。(10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

8、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9、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节选自于漪往事依依)12.根据选文内容填表。(分)国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特点学生们的感受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来源:Z&xx&k.Com教古文的老师

10、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代课老师同学们都被深深感动了1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见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摆的身姿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此句中“只要稍一就”的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14.于漪老师写作此文时,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3分)_(五)阅读叶轻驰的怀抱太阳的月亮一文,回答1821题。(20分)对于月亮,母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母亲读过大学,在那个年代,算是少有的女知识分子。文人爱月,女文人更爱月,这点在母亲的身上印证无遗。从年轻时起,一到晚上,母亲喜欢坐在院子里,身边点一盏煤油灯,手捧一本书,在一

11、地月光中静静地沉迷在书中的世界里。可后来,母亲终究没能圆自己的梦。母亲的梦想,就是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一群可爱的学生,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可毕业那年,外婆生了场大病,身体从此三天两头地出问题。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膝下仅有母亲这个独生女。无奈,母亲放弃了梦想,回到城里教书,陪伴在外婆身边。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后来嫁给了父亲,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有条。父亲身体本来不好,在母亲的细心调养下,反倒日渐好了起来。有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专心工作,母亲还请了长假,专门照顾父亲的生活。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的工作渐渐出了成果。别人家的老夫老妻三两天头吵架,可父亲和母亲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不曾红过脸。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再后来,有了姐姐和我,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如那温柔的月光,照拂着我和姐姐的成长。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每次单位发了东西,母亲总是先分出奶奶和外婆的那一份,然后是父亲和我们姐弟的。轮到母亲时,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