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0199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练习 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选择题(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读图可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并形成明显的相对位移,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形成了褶皱构造。答案:B下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读图,回答23题。2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2、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3. 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石灰岩、溶洞、天坑B天坑、溶洞、溶洞C溶洞、溶洞、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解析:第2题,河谷是河流侵蚀而形成的,在上游地区,地壳抬升,侵蚀加剧;从水平溶洞来看,在三个不同高度形成,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石灰岩多裂隙,地下水容易渗漏,地下水少,埋藏深,因此B项正确。第3题,天坑是由于地下溶洞顶部坍塌而形成,是在溶洞形成之后,而溶洞又是石灰岩受溶蚀而形成,因此A项正确。答案:2.B3.A(2018江西赣州4月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题。4P地区的

3、地壳演化过程是()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解析:图中呈水平分布的岩层属于沉积岩,说明有沉积过程;同时沉积岩层不连续分布,出现了断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花岗岩部分穿插到沉积岩中,则有岩浆侵入过程;最上面有沉积物,说明最后有沉积过程。答案:D(2017福州一模)下图是祁连山麓某河流冲积扇及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5图中从a到b()A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B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C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D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解析:图中由a到b,正是冲积扇扇顶到扇尾,沿线地势逐渐降低,地下水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到冲积扇尾部地下水出露形成绿

4、洲,故A项正确;由于不断下渗,故沿线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小;流水沉积是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故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与a地比较,b地地势落差更小,更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答案:A(2017洛阳联考)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区域在沉积岩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

5、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7下列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黑白妖石”含有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解析:第6题,由地质构造图可知,沉积岩岩层发生了褶皱,顶部岩层被侵蚀,后沉积岩形成,还受到流纹岩的侵入,因此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是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D项正确。第7题,从图中可知,“天眼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喷出岩;“黑白妖”石中的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泥岩是沉积岩,是岩浆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B项正确。答案:6.D7.B(2017西安模拟)扇三角

6、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BC D9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第8题,根据概念可知,说法不准确,故选D项。第9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答案:8.D9.B(2017河南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

7、剖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10B处地貌为()A断块山 B火山C背斜山 D向斜山1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解析:第10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第11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答案:10.D11.B二、

8、非选择题12(2017江西4月检测)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的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9、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13(2017绍兴模拟)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

10、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背斜往往形成_。(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解析:第(1)题,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标出AB一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算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各点的高度,用曲线连接起来。岩层的分布根据地层倾斜方向绘制。第(2)题,注意年轻的褶皱地区,没有受侵蚀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第(3)题,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应该为山脊;地质构造则根据岩层的倾斜方向来判断,应该为向斜。第(4)题,甲处向斜成山,主要是向斜槽部物质致密不易受侵蚀,而背斜顶部受侵蚀,使向斜槽部凸起成为山岭。答案:(1)(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