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9559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育才高中部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 理 科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城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神狐海域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 缓解全球变暖 B. 改变海流方向C. 很快取代石油 D. 影响海洋生态2. 试采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

2、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侵袭,该台风A. 生成于赤道低气压带附近 B. 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C. 撤出陆地后再次经过试采区 D. 气压值最低处的风速最大3. 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可能影响海洋生态。选D正确。2. 台风是强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或副热带海域,不是赤道附近;台风带来狂风暴雨,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影响开采;台风登陆后会减弱为热带低压,势力减弱,

3、不可能再次回到海洋;台风中心气压低,但风眼中心是无风,外围是狂风。选B正确。3.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四个地方中青青藏高原有多年冻土,可能有可燃冰。选C正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4. D点的海拔可能为A. 95m B. 145m C. 190m D. 290m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处地势落差大,宜建大型水电站 B. 该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宜发展立体农业C. 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 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处【答案】4. C 5. B【解析】4. 图示等高距是50米,河流是区域海拔最低的地方;主干

4、河流的海拔是100米,D点附近是一支流,注入主干河流的,可判断D的海拔150-200米。选C正确。5. 图示地区最高海拔不超500米,属丘陵平原地形,落差小不适宜建设水电站;丘陵面积较大,平原面积小,土地资源有限,可发展立体农业;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是我国东南地区,是外流区;B海拔高于C,但C在一陡坡下方,B不可能观察到C。选B正确。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回答下列各题。6. 与广州相比,拉萨A. 较大 B. 较大 C. 较大 D. 较大7. 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A. 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 旅游业发达,大气污染小C. 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

5、长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答案】6. D 7. D【解析】6. 拉萨较广州纬度高,太阳高度小,拉萨的太阳辐射较小;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拉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但空气稀薄,大气不能获得地面更多的热量弱,温度低,地面辐射较大。选D正确。7. 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选D正确。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汕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下列各题。8

6、. 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9. 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A. 正值准静止锋控制多雨 B. 昼夜长短差别不大C.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 D. 夜间出现霜冻现象【答案】8. A 9. B【解析】8. 黄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A正确。.“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0. 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

7、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11. 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答案】10. C 11. B【解析】10.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地坑是凹在地下种树并不能遮阳挡雨、遮挡风沙;是种在坑里的对美化建筑也起不到作用。选C正确。11.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直立

8、性好,不易坍塌,地下不易出水的地方;降水较少的地区。选B正确。12. “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代表剧种秦腔。选D正确。下图为某地气候降水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若该地最冷月气温约为18,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13.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B.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C.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风【答案】12. B 13. A【解析】试题分析:12. 最冷月气温为18则气候类型为热带

9、气候;欧洲纬度高无热带气候类型分布,B正确。13. 该气候类型降水变率大,7月降水最多,可能为季风气候或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A正确,C错。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降水是西北风带来的,D错。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7月降水少,B错。【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分布及成因【名师点睛】气候类型判断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

1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下图为 2016 年 4 月 20 日 12 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 从图中可知A. 甲地出现对流雨 B. 乙处出现狂风暴雨C. 丙处吹西北风 D. 丁处将迎来冷锋天气15. 图中乙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北京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14. A 15. B【解析】14. 据图可知,甲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易出现对流雨,故A项正确;乙位于冷锋锋后

11、,可能会出现暴雨,故B项错误;丙处吹东南风,故C项错误;丁地受高压控制,故D项错误。15. 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受冷锋系统控制,该锋面系统过境后,会出现气温下降,气压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故B项正确。【点睛】等压线的判读方法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

12、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关于河流补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雨水 B. 是高山冰雪融水C. 是地下水 D. 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17. 由统计资料可知A. 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 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C. 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D. 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答案】16

13、. C 17. D【解析】试题分析:16. 根据补给的时间判断,主要是在春季补给河流,说明气温回升后的积雪融水;主要在夏季,说明是在季风区,是大气降水;的补给量比较稳定,且不多,是地下水;该河流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故选C。17. 读图可知,曲线a水流季节变化小,应为修建水坝后测得的径流量变化曲线,A错。河流的两次汛期分别为春汛,与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融水有关;夏汛,和大气降水有关,B错。河流有春汛和夏汛,并以夏汛为主,应位于东北地区,C错。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纬度高,冬季有较长结冰期,D对。故选D。【考点定位】河流水文特征【名师点睛】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

14、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性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湖泊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明显的季节性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