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913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S-32 C1-35.5 N a-23 Mn-55 Zn-65 Mo-96 Ba-137 1.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 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 本草经集注对“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指的是高锰酸钾 D.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

2、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答案】C 【解析】A、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成分主要为Cu2(OH)2CO3,Cu2(OH)2CO3可溶于酸性溶液,故可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A正确;B、工厂中常用高压电或静电装置除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加以清除,故B正确;C、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 “如握雪不冰”根据颜色分析,这里的“消石”不是高锰酸钾,硝酸钾为白色晶体,“消石”是指硝酸钾, 故C错误;D、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

3、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近几年高考题中常常引用古语来说明某些化学现象,答题的关键就要特别注意某些关键字眼:如握雪不冰、紫青烟起、蒸令气上,才能与所学化学知识产生联系,找到答案。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1L pH=13 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7g 甲基(-14CH3) 所含的中子数9NA C. 标准状况下,1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22.4) NA D. 1mol 乙酸(忽略挥发损失) 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CH3CO18OC2H5分子 【

4、答案】A 【解析】A. 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A正确;B. 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是1mol,所含的中子数8NA,B错误;C. 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C错误;D.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CH3CO18OC2H5分子的个数小于NA个,D错误,答案选A。 点睛: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的酯化反应、

5、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主要仪器(铁架台等忽略) 部分操作 A 用浓硫酸配制480mL0.1mol/L硫酸溶液 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将量取好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线 B 从食盐水中得到NaCI晶体 坩埚、酒精灯、玻璃

6、棒、泥三角、三角架 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 C 分离甲醇和甘油的混合物 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液面以下 D 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分液漏斗、烧杯 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可用来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B溶液的蒸发结晶在蒸发皿中进行,不是在坩埚中蒸发,故B错误;C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到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测蒸气温度,故C错误;D萃取操作时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7、,故D正确;答案为D。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B. C6H14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 加聚制得 【答案】B 【解析】A、苯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是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所以都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其碳链结构分别为、,己烷的同分异构体为不同物质,所以其熔沸点不同,且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故B错误;C、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高

8、级脂肪酸和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水,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该反应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D、生物柴油是指以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是酯类,而矿物油的成分为多种烃混合物,两者成分不同,故D正确;故选B。 5. 某手机电池采用了石墨烯电池,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 B. 充电时A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B 电极的反应: Li2S8-2e-=2Li+S8 D. 手机使

9、用时电子从A 电极经过手机电路版流向B电极,再经过电池电解质流回A电极 【答案】D 点睛:在化学电源中,要特别注意题目或图中电子的流向、离子的移动方向,从而准确的判断出正负极;电子只在导线中流动,离子只能在溶液中移动,从而很快排除D选项;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及化合价升降变化数目,就可以准确的判断电极反应是否正确。 6. 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阳离子半径: XC,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NO3H2CO3,故C错误;C和H可以形成C2H2、C2H4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

10、D正确;故选C。 点睛:短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中,氢原子最小,小于0.1nm,第二周期元素大部分都小于0.1nm,第三周期原子均大于0.1nm,若知道这条规律,这道题就能很快的能推出元素。 7. 将cmol/L 氨水滴入10mL.0.1mol/L盐酸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0.1 B. 25时,NH4Cl 的水解常数(KA)=(10c-1)10-7 C. 水的电离程度: BCAD D. B点:c(NH3H2O)+c(H+)=c(OH-) 【答案】B 【解析】A、C点时,将10ml cmol/L 氨水滴入10mL.0.1mo

11、l/L盐酸中,pH正好等于7,c若等于0.1,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pH”、“=”、“”、“=”、“ (3). P(C)P(B)P(A)或CBA (4). (5). II (6).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活性降低 【解析】(1) NO分解生成N2与O2的方程式为:2NO(g) N2(g)+O2(g),根据已知的反应I和反应II,要得到该方程,则:,则H= = -180.8kJ/mol,故答案为:2NO(g) N2(g) +O2(g) H=-180.8kJ/mol (2) 根据图像,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则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向吸热,则反应的H 0; A

12、、B、C三点中N2O的转化率相同,则容器中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均相同,则容器的压强取决于容器的体积,根据图像,相同温度时:转化率大小为:IIIIII,则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为:IIIIII,且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增大容器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则说明容器体积大小为:IIIIII,故A、B、C 三点处容器内的总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C)P(B)P(A); 中在470下达到平衡时N2O的转化率是0.6,则该反应在470下平衡常数是,容器在470进行反应时,浓度熵0.0675,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起始速率:v(N2O)正v(N2O)逆; (3) 根据图像,在低温时,N2的量相对多一

13、些,而N2是反应II的生成物,故该催化剂在低温时选择反应II; C点比B点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少的原因可能是平衡的逆向移动等原因。根据图像,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I,而反应I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使得C点比B点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少;或者可能使由于温度升高催化剂失去了活性等原因。 11. 硼和氮的单质及一些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N 原子核外有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_。 (2) 经测定发现,N2O5固体由NO2+和NO3-两种离子组成,该固体中N原子杂化类型为_;与NO2+互

14、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_(写出一种)。 (3) 铵盐大多不稳定。NH4F、NH4I中,较易分解的是_,原因是_。 (4) 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 元素和N 元素间的元素为_(填“元素符号”)。 (5)晶体硼有多种变体,但其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见下图I),每个顶点为一个硼原子,每个三角形均为等边三角形。若此结构单元为1个分子,则其分子式为_;若该分子中有2 个原子为10B (其余为11B),那么该分子有_种不同类型。 (6)硼和氨构成的一种氮化硼晶体的结构与石墨晶体结构相类似,B、N原子相互交替排列(见图II),其晶胞结构如图III 所示。设层内B-N 核间距为a pm,

15、面间距为b pm,则该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g/cm3(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7 (2). 哑铃形(或纺锤形) (3). sp、sp2 (4). SCN-、CO2、CS2、N3-等中的任一种 (5). NH4F (6). F原子半径比I原子小,HF键比HI键强(或HF更易形成易夺取NH4+中的H+) (7). Be、C、O (8). B12 (9). 3 (10). 【解析】(1)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所以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能量由低到高,由里到外

16、排布,则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为2p轨道,呈哑铃形;(2)NO2+中N的价电子数为,杂化轨道类型为sp;NO3-中N的价电子数为,杂化类型为sp2;含有相同原子数和相同价电子数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SCN-、CO2、CS2、N3-等;(3)铵盐大多不稳定。NH4F、NH4I中,较易分解的是NH4F,原因是F原子半径比I原子小,HF键比HI键强(HF更易形成),F-更易夺取NH4+中的H+;(4)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处于该轨道的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5)顶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