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9042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5 细胞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核(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高考海南卷)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解析:选B。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细胞刚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细胞表面对等分布,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膜蛋白能在细胞内外翻转,也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2016高考海南卷)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根细

2、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解析:选D。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存在载体蛋白,A项正确;液泡膜与类囊体膜功能不同,其上的蛋白质不同,B项正确;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C项正确;细胞呼吸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D项错误。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

3、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选C。A项,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项,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项,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项,细胞产生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高考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解析:选D。A项,运输O2的血红蛋白分布在红细胞的细胞质中,不是在细胞膜上。B项,T淋巴细胞不能分泌抗体。C项,胰岛素受

4、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 (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解析:选C。A项,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项,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C项,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mRNA等能通过。D项,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课时作业1(2018山东东营模拟)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叫膜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都

5、是糖蛋白B膜蛋白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C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脂质合成D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可运输葡萄糖解析:选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多糖结合形成,膜蛋白不都是糖蛋白,A错误;膜蛋白有的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到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C正确;受体具有特异性,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只能与胰岛素结合,不能运输葡萄糖,D错误。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

6、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选D。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内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大肠杆菌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人的肝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蛙的红细胞中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如细胞器膜),所以选D。3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e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C。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7、,磷酸“头”部(c)是亲水端,脂肪酸“尾”部(a)是疏水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的分布。4(高考天津卷)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解析:选A。A项中,因蔗糖溶液浓度较高,且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部,使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该现象可以体现选择透过性,但不能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项中,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以与记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

8、化,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免疫效应。C项中,胰岛素可以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能力加强,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D项中,传出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引起肌肉收缩。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5结合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某同学对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做了如下叙述。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

9、脂质的运输解析:选D。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6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

10、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解析:选B。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恢复时间延长;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7(2018山东外国语学校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基因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场所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出现染色体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解析:选

11、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存在形式,每条染色体/染色质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该类物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名染色体/染色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分裂方式是二分裂,不是有丝分裂,C项错误。8下列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相互作用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通过mRNA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酶、ATP和原料等C细胞质基因决定着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解析:选C。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关系: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要在细胞质中表达,

12、细胞质虽然控制一些性状,但还要受到细胞核的影响。所以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9(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图示为某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C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也随之解旋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答案:C10伞藻是单细胞绿藻,生物学上常用它来研究细胞的有关功能。如图是伞藻嫁接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伞帽形态可能由细胞核决定B为了增强实验说服力可以增加核移植实验C伞藻细胞质在伞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3、是合成构建伞帽的多种物质D伞藻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于细胞核中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伞帽的形态取决于细胞核。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以增加伞藻核移植实验,因为嫁接后的细胞中,有部分细胞质来自伞柄,部分细胞质来自假根,不能确定伞帽形态是由细胞核决定的。细胞质在伞帽的形成过程中合成构建伞帽的多种物质。伞藻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11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1)为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

14、是它_。(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成单分子层,测得磷脂单分子层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表所示:物质种类膜的类别蛋白质(%)脂质(%)糖类(%)变形虫的细胞膜54424小鼠肝细胞膜44524人红细胞膜49438线粒体内膜76240菠菜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70300如表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主要区别是_。(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6)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