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8987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3 第1单元综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核心素养系统知识从科学精神角度解读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是高考的长效热点,以后还有加大考查的趋势。命题通常以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文化类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如国家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高居民文化素养的各种文化活动,地方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的措施等,选取典型材料灵活切入,考查对文化作用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运用,突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对于文化的作用,既要看到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又要注意文化的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既要看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又要看到文化对人的影响。1理解一个实质文化的实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2、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2明确一个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3掌握一个观点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4把

3、握一个影响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点训练1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7年5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

4、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解析:选A根据题目的表述,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这里既有科学技术、教育又有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A项入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项错误。C项错误,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D项错误,文化具有双重性。2纪录片家风,以曾国藩家书颜氏家书朱子家训等古代著名的家训为切入口,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家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发人们对家风的关注。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源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是

5、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的呈现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A BC D解析:选C通过播放纪录片,打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从而影响人们对家风的关注,故正确;通过电视台呈现传统文化,可见文化的呈现离不开物质载体,故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共同影响,排除;传统文化不具有时代性,排除。十九大报告进补知识十九大报告新论述1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

6、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点训练1习近平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文化()可以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BC D解析:选D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排除;文化不起决定作用,排除。2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7年10月26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

7、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A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创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C文化创新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D创新决定着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解析:选C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排除A项;B项不能成为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排除D项。 失分点(一)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例12017年9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文博会以“文化科技融合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趋

8、势,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说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BC D解析选C说法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题意主旨表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正确切题。走出误区既不能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有可无;又不能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起决定作用。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并非所有文化都起促进作用,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是不同的,

9、只有优秀文化才起促进作用。失分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例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B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解析选A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一面,A项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发展,

10、因此B项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古典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次,排除C、D两项。走出误区解答考查文化和经济关系的题目时,首先,明确题干的指向,即看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影响文化,还是文化影响经济,或者是二者的相互影响。其次,注意对经济决定文化的准确理解。只能是经济决定文化,不能是文化决定经济;经济决定文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始终同步。再次,注意对文化作用的理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但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失分点(三)不能正确理解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关系例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

11、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基于()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A BC D解析选C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不符合现实,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符合题意。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故选。走出误区既要看到文化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影响,又要注意综合国力提升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如综合国力增强可以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既要看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又要注意它还

12、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仍然是经济力和科技力等物质力量。失分点(四)不能正确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例4下面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C D解析选B“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来说的,强

13、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不符合题意。走出误区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和非强制的;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时间。主观题常考点文化作用必备知能掌握牢设问方式为何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答题要点文化的实质文化对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术语(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14、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题流程应用好典例(2016全国卷节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