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8965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iii卷b版)课件: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2018天津文综,3,4分)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是 ( )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五年高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 和石灰岩分布,在页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河谷地 貌;而在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

2、成峰林等喀斯 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作用差异明显,D项正确;该地区小范围内年 降水量差异较小,A项错误;由图中岩层弯曲状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向斜构造,甲、乙两处均位 于向斜的侧翼但地貌不同,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区域植被状况,C项错误。 温馨提示 相同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差异多与岩石种类和岩性有关,如该题中石灰岩地区,流水 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蚀,而页岩和砂岩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不同岩性或土质在同等的外力作用 下,侵蚀强度差异明显,侵蚀地貌也呈现不同的形态。,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 (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

3、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 C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 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 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解题指导 恢复地壳发展历史:甲破坏了丙和乙,说明甲发生在丙、乙后;丙覆盖在乙之上,说 明丙在乙之后,断层对丙没有影响,说明丙在断层后;断层破坏了乙的完整性,说明断层在乙之 后,故区域地壳发展历史为乙断层丙甲。,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4、读图回答下题。,3.(2016江苏单科,21,3分)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 ( ) A.指化学沉积作用 B.指搬运作用 C.指成岩作用 D.指火山喷发作用,答案 AD 图中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 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错误。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 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 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物质循环的内容,难度中等。涉及大气、水、生物、岩石圈等内容, 解题时注意区分这几种循环过程。,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

5、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 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4.(2015天津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和岩浆活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 然后经过地质作用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 的

6、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最终在河滩泥沙中沉积,故C项正确。,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一要仔细审题,如矿物形成的位置;二要正确理解外力作用。,5.(2015天津文综,4,4分)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答案 A 本题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地形剖面图。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而形成,构造上一般呈 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而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故A项正确。,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正确理解火山构造是解题关键,D项容易被误选。,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6.(2015浙江文综,6,4分)有人称

7、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答案 A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岩层均为沉积岩,丙处山峰岩石必为沉积 岩,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砂岩按成因来分属于沉积岩,故选A项。,教师专用题组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 程和形成环境。,1.(2015上海单科,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 因的合理推测是 ( ) 岩浆冷却较快 岩浆冷却较慢 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 A. B. C. D.,答案 D 由“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

8、,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其在地球 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评析 本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正确掌握岩浆岩的两种类型及特点。,2.(2015上海单科,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 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 D 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 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1.(2018课标,6,4分)贝加尔湖形成于 (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答案 A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由“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测其成因是地壳断陷集 水成湖。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应大致呈圆形,而河流改道和滑坡阻断河流形成的湖泊应该 深度较小。,知识拓展 地壳断裂下陷往往形成长条形裂缝,并且深度较大,集水后形成的湖泊一般又深又 长。,2.(2018课标,7,4分)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答案 C 贝加尔湖位于高原山地,降水量加大和入湖径流

10、增多的水量溢出会往海拔较低的 地方流,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入湖泥沙增多会增加湖底沉积物,反而使湖水深度减小。只有 湖盆加深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 知识归纳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当内力起主导作用时,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较 小。,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 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3.(2014大纲全国,6,4分)K岛处于 (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 C 本题考

11、查六大板块的位置。依据经纬度可判断,K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 界处的北侧。,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 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1.(2018天津文综,4,4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答案 A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 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深切河谷;当地 壳相对稳定时

12、,流水下切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地。由此可知,该地地壳经历了 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持续抬升不会形成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项错误;地壳沉 降,该地区河流下切作用较弱,图中古河床较现代河谷的位置明显偏高,说明有明显的下切作 用,C、D项错误。 名师点睛 “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说明该地存在两 个河流阶地,由此可以推知地壳运动出现间歇性抬升。,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 回答下面两题。,2.(2018江苏单科,5,2分)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答案 A 由等高线

13、图可看出,甲乙之间最高海拔为185米,甲、乙两地的海拔均小于100米,因 此甲乙之间的地形为山峰,排除C和D选项。再由图可知,甲乙之间地表地层为P、甲地和乙地 的地表地层为C,与A选项的剖面图相符,故A项正确。,方法技巧 对于有多要素的复杂的等值线图,应根据每个要素单独读取有用信息,然后再综合 各要素信息一起分析。,3.(2018江苏单科,6,2分)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答案 A 沉积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一般是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丙处地表为D 地层,比其老的地层为志留系地层,故A项正确。,下图

14、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7江苏单科,5,2分)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答案 B 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岩浆岩丙的形态反映出,岩浆活动侵入断 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甲岩层形成晚于丙。因此选项 B正确。,方法技巧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沉积岩岩层越向下,岩层的年龄一般越老;若有岩浆侵入 活动,则岩浆岩的形成晚于其侵入的岩层。,5.(2017江苏单科,6,2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 A.1 B.2 C.3 D.4,答案 B 褶皱是岩

15、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 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 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 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知识拓展 地下岩层出现侵蚀面的情况,反映出的地质作用是岩层上升受侵蚀,之后岩层下降, 形成地势相对较低之处,进而发生新一轮的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读图,回答下题。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6.(2017天津文综,3,4分)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 A.岩浆岩、褶皱 B.沉

16、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答案 B 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读图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最可 能是沉积岩,且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褶皱。,知识归纳 三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许多沉积岩中有化石。 变质岩:具有典型的片理构造。 岩浆岩:侵入岩结构致密,岩性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多气孔和流纹。,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7.(2016北京文综,4,4分)平顶海山 (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 D 本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读图可知,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由岩浆岩构 成,B项错误;顶部平顶形态由外力侵蚀所致,C项错误;随着板块移动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 确。,评析 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图中“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